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0

庙堂之高8:宋末三杰:国破家亡,山河沦丧之时,南宋最后的气节

[复制链接]

51

主题

0

回帖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3
发表于 2024-11-24 0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webp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宋朝亡了,文天祥被关在监狱中的每个瞬间,都无比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宋朝早已经亡了。在蒙元铁蹄踏破临安的时候,在宋恭帝赵㬎被俘的当日,或者更早一点,在宋度宗赵禥登基之后无心国事,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时,宋朝就已经亡了。有一个词语叫名存实亡,指的就是这种现状。这偌大的国家剩下的,只有一副一触即碎的躯壳,和爱国志士剖出肺腑唱起的悲歌。
一、南宋末路
景定五年,宋度宗赵禥从伯父宋理宗赵昀那里继承了一个失权丧土、政治腐败、苟延残喘的国家,面对这样的局面,哪怕最英明的君主也未必能够让南宋朝廷回春,更何况那赵禥不是这样的君主,他与英明二字简直绝缘。赵禥的母亲怀上他的时候,曾经被逼着服下打胎药,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赵禥的智力远低于正常水平,一直到七岁才学会说话。
他登基后的荒唐劲儿比他的伯父宋理宗更甚,不仅整日沉迷宴饮酒色,甚至将批答公文的权力交到得宠的后妃手中。在理宗朝权倾朝野的贾似道,也没有因为皇位易主而受到影响,反而在度宗的纵容下更加专横跋扈。
2.webp

 
奸臣遇上暗主,让南宋朝廷直接开启了地狱模式:襄、樊相继失陷,元朝通往南宋腹地的通道就此打开,这个在风雨中飘摇了好久的王朝,彻底走向了不归路。
咸淳十年,赵禥病死,他的继承人是年仅四岁的宋恭帝赵㬎。换一个皇帝并没有为南宋带来曙光,他登基的第二年,是南宋德祐二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这一年元军攻破临安,宋恭帝也被俘虏到了元大都。
南宋基本灭亡。
之所以用“基本”二字,是因为宋度宗还有两个儿子流亡在外,分别是他的长子赵昰和三儿子赵昺。
临安陷落后,两位皇子被他们的母亲杨淑妃辗转带到福州,德祐二年五月,图谋中兴的南宋旧臣将赵昰拥立为帝,史称宋端宗。端宗的小朝廷除了将弟弟赵昺封为卫王外,还加封了三个臣子,分别是枢密副使张世杰、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文天祥和签书枢密院事陆秀夫。这三位臣子,正是一直坚持抗争到生命最后一刻,并最终殉国的宋末三杰。
3.webp

 
二、三杰聚首
在端宗的小朝廷里共事之前,张世杰、文天祥和陆秀夫其实彼此之间不是很熟。虽然同朝为官,但他们的交集极为有限,就连在政坛上的活跃时间都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差。
文天祥和陆秀夫都是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中的进士,文天祥还是当年的状元,但中举后不久,文天祥就因父丧回家丁忧,陆秀夫则被镇守淮南的李庭芝挖到了自己的幕府中。
同榜的两位进士在这仅有的一面之缘后就此分别,陆秀夫一直在李庭芝幕府里深耕,而文天祥则沉浮于宦海之中,因为过于耿介的脾气而屡遭排挤。
张世杰和两位文人的关系就更远了,他是士卒出身的武官,南宋动荡的社会环境给了他很多升迁和立功的机会,不是在征战四方,就是在对抗元军的路上。不过,他虽然受到过很多来自中央和上级的欣赏,但却一直在地方辗转。
一直到德祐元年(1275),长江上游边防告急,南宋朝廷诏令天下兵马入京勤王,张世杰第一次有了接触中央权力机关的机会。文天祥也在这次勤王的队伍当中,而陆秀夫则因为在李庭芝幕府中出色的表现,被李庭芝推荐到南宋朝廷工作。三个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在此刻相交,并最终宿命一般地走到了相似的终点。
4.webp

 
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迫近临安,南宋一朝危如累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22 09:07 , Processed in 0.1363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