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员帕特里夏·金(PATRICIA M. KIM):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表示,他将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60%至100%的关税,此举很可能引发贸易战,并迅速将中美关系拖入恶性循环。关键问题在于,特朗普会以多快的速度实施关税政策?他是否愿意就升级版的贸易协议进行谈判?或许这一协议比第一阶段协议“更大更好”,由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疲软,中国未能完全履行第一阶段协议的条款。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员帕特里夏·金(PATRICIA M. KIM):特朗普多次在竞选中重申,将结束乌克兰和中东战争。中国在这些战争中被特朗普视为障碍还是合作伙伴,很可能会影响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政策的总体走向。未来几个月,特朗普新政府将密切关注中国与俄罗斯、朝鲜、伊朗和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发展。
▲特朗普提名的国务卿卢比奥(左)和国安顾问沃尔兹(右)是美国国会的知名对华鹰派,政策立场强硬。
七、对华认知:由个人利益还是意识形态驱动有待观察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员帕特里夏·金(PATRICIA M. KIM):特朗普并非由意识形态驱动,他对与不同类型的领导人合作毫无顾虑。他曾称赞中国的国家治理风格,称中国为“朋友”。然而,特朗普周围的许多人则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了生存“威胁”。他们将中国视为必须遏制和削弱的对手,而非谈判桌上的潜在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