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曾有上百人尝试抵达北极,他们选择的方式都是驾船或乘坐雪橇。他们全数失败,丧生者有几十人。只有三人试图乘坐热气球抵达所谓的“北极圣杯”(Arctic Grail)。带队的是瑞典工程师萨洛蒙·奥古斯特·安德烈(Salomon August Andrée)。1895年第六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安德烈对伦敦的观众们说,别的工具办不到的事,氢气球可以。
安德烈的反对者们对他被伦敦《笨拙》(Punch)杂志称为“热气球派”的奇思异想大加嘲讽。他们说,人不可能控制热气球的速度与方向,失败在所难免。安德烈则不屈不挠,他决定两年后与另外两位探险伙伴一起从瑞典出发尝试抵达北极——但他们却失踪了。几十年以后,他们的命运才为世人所知晓。
热气球爱好者
1854年,安德烈出生于瑞典一个叫做格兰纳(Gränna)的小镇。长大后,他成了一名机械工程师,对飞行兴趣浓厚。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22岁的安德烈为航空与热气球展览惊叹不已,从此开始了对热气球飞行的终生痴迷。
安德烈出生的年代,北极探险正当其时。前往北极的高调尝试十分流行,然而没有一例取得成功。1871年,美国探险家查尔斯·弗朗西斯·霍尔(Charles Francis Hall)试图搭乘“北极星号”船前往北极,但以失败告终。这没有吓退英国海军军官乔治·纳尔斯(George Nares)的脚步,1875年,纳尔斯也向北极进发,而他同样没能成功。纳尔斯的冒险让许多人相信,人根本无法航海去北极。
1896年首次充气时,安德烈热气球的氢气泄露了。为了保证密闭性,它的制作上采用了双层丝绸,并且内外侧都涂上了清漆。尽管从前没有气球能飞行超过36小时,但制作者说,这只热气球能在空中飞一个月。然而,看到它仍会漏气以后,团队最初的一位成员尼尔斯·艾克霍尔姆(Nils Ekholm)退出了该任务。之后,土木工程师克努特·弗兰克尔补上了他的位置。
但就在飞上人群上空不久后,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或许是一阵突然吹来的寒冷气流,又或许是悬挂着的牵引绳的影响,这艘热气球被迫急速下降,吊篮接着撞上了水面。安德烈扔掉压舱物时,围观者们发出尖叫。之后热气球重新爬升,在视野中停留了一个小时,然后平缓地向东北方飞去。这是人们最后一次看到三位探险家活着的样子。
“在许多北极探险家的命运疑云中,安德烈和他的热气球探险可能是最神秘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学教授、《北极最伟大的演出》(The Greatest Show in the Arctic)一书的作者P.J.卡佩罗蒂(P.J. Capelotti)说,“他使用了独一无二、大胆无畏、而且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颇有些愚勇的技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逐想象。” 热气球升空一周后,安德烈的一只信鸽带来了一条消息。这封写于7月13日的信上说:“北纬82度……旅途顺利,向东前进,向南10度。甲板上一切顺利。此为第三封信鸽投递。”然而除此以外,人们再也没有找到别的消息。
埋藏在冰下的故事 安德烈的日记外面卷着一层稻草,被用毛衣及丝绸气球的碎片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在20世纪30年代这些遗物被发现几个月后,《安德烈的故事:北极飞行的完整记录》(Andrée's Story: The Complete Records of His Polar Flight)一书面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图源:AUR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