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前的一段时间内,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对本次选举结果产生过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临近选举的那几天,哈里斯的选情似乎超过了特朗普。笔者也不例外,在上一篇文章中预计本次选举将是一次异常焦灼的过程,因此结果可能在最后一批选票被统计后才可能被确认,因此整个周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事实上,特朗普的选情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几乎横扫了所有摇摆州,并且在整个开票过程中一直保持领先。
那么这种动摇的如何产生的呢?主要原因来自于美国所谓“主流媒体”的最后发力。我们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媒体一直是以民主党为代表的美国建制派的传统宣传阵地。这些所谓的“主流媒体”涵盖了电视、报纸、线上平台等多种形式。它们往往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上发挥关键的舆论引导作用。而这些媒体在政治偏好上事实上并不具有中立性,其中大部分都是民主党坚定的支持者,例如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Yahoo News、Google News 等。这其中有些媒体宣称中立,但在“反特朗普”上,它们似乎达成了共识。而真正站在特朗普这边的主流媒体,比较有代表性的只有福克斯新闻(Fox New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而在临近大选的这几天,你能从这些媒体渠道看到的内容,大都是偏向哈里斯,包括双方竞选过程中的突发小事件记述、动态民调结果,甚至营造出哈里斯在提前选票上的优势。这些信息自然会影响这些主流媒体订阅者的判断,并认为选情有出现反转的可能。然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除此之外,对于哈里斯的竞选支持上,主流媒体经过一次重新调整。我们知道本次选举中,民主党经历过换帅,在特朗普枪击事件发生后,拜登的选情直线下降,当时在奥巴马、佩洛西等大佬未明确表态之前,主流媒体对哈里斯接替选举颇具微词,包括对其过往政绩的怀疑等,但在党内整合成功后,所有质疑的声音完全消失,并火力全开的支持哈里斯。从选举的角度,这自然对民主党有好处,但是也体现了所谓主流媒体,已经完全丢弃了作为媒体的中立性与公平性,更多的是为背后的利益者服务。所以从最终的选举结果很明确的表明,美国民众对此已经产生了厌恶,并不为所动,因此我认为至此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在本次大选中受到极大打击。
我们知道,对于民选政治来说,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拥有了主动权,不仅可以通过编织信息茧房来影响潜在选民意识形态,也可以通过Fake News抹黑政敌或干扰政策的实施。而在美国主流媒体公信力下降的背景下,民主党为代表的美国建制派迫切需要找到“Plan B”来弥补自身在内宣上的不足,而民主党背后的利益集团中不乏科技、全球化业务相关的资本,因此扶持一个自己可以控制的、对自身有利的社交媒体平台是相对便捷的,这也为相关产品在融资与资源获取上带来了便利性。
伴随Twitter的私有化,马斯克事实上成为X的“独裁者”,其意识形态势必引发用户对X中立性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