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省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了一条股权转让公告。公告显示,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百瑞信托”)转让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原资产”)5%的股权,公告起始日期为10月31日,挂牌价为5亿元。
无独有偶,北京产权交易所也发布了一条相关的股权转让公告。公告显示,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信托)拟转让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嘉合基金)27.27%股权,公告起始日期为11月4日,转让底价接近1.78亿元。
前不久,外贸信托将其持有的宝盈基金25%的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之后发现,今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都转让过所持金融机构的股权,具体情况如何呢?
多次转让股权未果
据记者了解,上述三家信托公司转让股权的行为都并非首次。
9月底,中原资产这份股权曾被首次挂牌,彼时的挂牌价接近5.09亿元。股权结构方面,百瑞信托是中原资产的第五大股东,持有中原资产5%的股权,此次挂牌转让意味着百瑞信托有意“出清”其持有的中原资产股权。
嘉合基金的股权也被中航信托多次转让。早在2022年12月,该笔股权就曾被挂牌转让。随后,2023年6月、2023年11月该笔股权被再次挂牌,但并未成交。
据了解,中航信托与上海慧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列为嘉合基金的第一大股东,而此次挂牌转让也意味着中航信托有意“出清”其持有的嘉合基金全部的股权。
外贸信托于今年6月与8月都曾挂牌转让所持宝盈基金25%股权,不过至今依旧“无人接手”。
“对于优质的金融机构股权,信托公司可长期持有,这不仅可以保持分红收益稳定,有利于打开信托公司获利空间,而且也可通过资源共享、交叉融合等方式形成业务协同效应,构筑差异化的投资管理能力。”用益信托研究院相关分析认为。
多次转让为哪般
记者观察到,近年来多家信托公司都曾转让所持金融机构的股权。2021年,陕国投转让其持有的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亿股股份;2022年山东信托将其持有的富国基金16.675%的股权转让给山东金融资产;2023年上海信托转让其所持有上投摩根基金的51%股权。
今年,信托公司转让所持金融机构股权的步伐依旧没有停止。截至目前,中海信托、外贸信托、重庆国际信托、山西信托、中航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都曾转让所持股权,涉及银行、券商、基金、资产管理等多类型金融机构。
用益信托研究院分析认为,信托公司转让出清金融机构股权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出于合规考虑,信托公司应进一步简化控参股公司的架构,严控关联交易风险;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出售金融类机构股权,是为自身战略转型铺路,既有利于聚焦主业,回归本源,又可为当下转型发展带来一笔不错的现金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