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描述图片
搜索
查看: 1262|回复: 0

“信仰照亮新征程”㉖ | 90年后,“雁儿”收到丈夫捐躯的消息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回帖

3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6
发表于 2024-10-30 2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包野原名许鸿藻,是从汕头走出的革命者,他曾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并在德国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才华横溢,夺目多国语言。

而他的妻子叶雁苹原名叶巧珍,是目不识丁的本地女性,两个人因包揽婚姻走到一起,许包野为妻子改名“雁苹”,取意“鸿雁相伴 苹藻相依”,表达白头偕老的感情。完婚后,他开始教妻子识字、写字。
留学期间,许包野与妻子时常通信,他曾写了20多页的长信与妻子漫谈,在信中教给她许多知识。许包野特地写信给父母,恳求说:“女子不应该受困于家务中,应该送雁苹去读书。”
“中国现在的女子,正如春花放蕊,未来是不可限量的”,如许的见地,放在百年之后的今天,都是相当前卫的。
2024年清明前夕,雨花台义士纪念馆与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职员,一同来到了许包野义士的家乡——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走访义士故居,在一个尘封已久的樟木箱里,研究职员发现了一本手写诗集和多封寻夫信。
这对聚少离多的夫妻之间的深情,在手写诗会合披露无疑。尤其是《雁儿》一诗,抒发了雨花英烈许包野留学欧洲时,对妻子的思念与爱。
这本新发现的许包野手写诗集,留存了浩繁他留学欧洲时写的诗,涉及的内容包罗对亡父的哀悼、对妻子的思念、对国家前途的思索、对革命抱负的憧憬。此中在《雁儿》一诗中,他将思念与爱诉诸笔端,托雁儿捎给故乡的爱人。诗中写道:
“可爱的雁儿/你若到了南边/见了我的爱人/你可对她说道/祝你平安/又劳你来岁春天/给我带来好消息。”
这诗中的 “雁儿”,暗合妻子叶雁苹的名字。
许包野义士肯定没有想到,1931年他回国后,与妻子相聚不到十天,就离家参加革命工作,之后,这对夫妻再也没有晤面,妻子叶雁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等候。
作为“革命圣火接引人”,九一八事变后,许包野受共产国际的调派,秘密回到祖国从事革命工作。他曾在江苏、河南任省委书记,对敌斗争经验丰富,机警大胆、沉着果断,然而,1935年2月,因叛徒出卖,许包野在开封被捕,解来南京,不久在敌人的酷刑中永远闭上了眼睛,此时,他年仅35岁。
而在他的家乡广东澄海,妻子叶雁苹并不知道他已殉难,足足等了他半个世纪……
此次在许包野的故居里,发现了叶雁苹写给广东、福建等各地各级有关部门的寻夫信,共计7封。颠末多番找寻,终于找到了许包野的“下落”。叶雁苹这才知道,她等候了半个世纪的丈夫早已捐躯。
这场“凌驾半个世纪的等候”感动了无数人,也成为在南京高校演绎的赤色微话剧《雁儿》的灵感。今天的年轻大学生扮演许包野与叶雁苹,代入雨花英烈与其家属的时空对话,深沉有力地突出了雨花英烈的精力:他们普遍出生于富有家庭,受过谁人时代领先的教导,但在国难当头时,他们都与许包野义士一样,不吝捐躯正常的生存,为民族大义而贡献了一生。
出品人 刘斌 王文坚
总策划 葛俊杰
监制 冯秋红
策划 周洁  孔小平
编导|脚本 华明玥
统筹 杨恒国 高天翔 许紫筠
拍摄 欧阳源迪 劳鑫然 谢莎莎
剪辑 朱雨柔
片头海报 赵岑
出镜 戴今昭
出品 雨花台义士陵园管理局  扬子晚报
校对 盛媛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