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抛砖引玉,字面意义上看,为抛出砖去,引得玉来。该词常被用作谦词,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但其实,它也是一计兵法。
郑军诱敌破戎示意图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郑军诱敌破戎
战起
公元前714年,正值春秋时期,中华大地上群雄纷争。活动于今山西省西部吕梁市交城县、西南部运城市平陆县一带的游牧部族北戎(又称山戎,春秋时期实力较强盛),趁着郑国与宋、卫、陈、蔡打仗之际,南下攻打郑国。
当时,北戎军队以骑兵为主,具有游牧民族的天然优势,行动飘忽不定,机动性和灵活性强。郑国的军队则以车兵为主,虽然冲击力强,但很受地形限制。
古代士兵(图源:千库网)
设计
郑庄公见戎人来袭,亲自带兵抵御,但十分担心郑军抵挡不住北戎的突袭。他的二儿子公子突对他说:“戎人的军队轻率冒进,没有多少纪律;他们的士兵十分贪婪,并不团结,胜了要抢劫物资、争夺战功,败了互不相救。队伍前方的士兵见到财物和俘虏,一定只想着前进,遇到伏兵也只会四处奔逃。”
公子突认为,郑军可以用伏击之计,派勇敢的士兵前去诱敌,将敌军诱进战场后,快速离开战场。同时,再在战场中设下3处伏兵,看准时机,一齐发作,定能大获全胜。
计成
郑庄公采纳了公子突的建议,派大夫祝聃(dān)率领一队士兵前去试探,又将郑军的主力分成3个部分,埋伏在北戎军追击的必经道路附近。交战之后,祝聃及其手下的士兵与北戎军稍作接触,就装出败退的样子,沿途丢弃了大量的盔甲和军旗。
北戎军一见有利可图,立刻穷追不舍。待他们深入伏击区域后,郑军3处伏兵同时出击,兵卒呐喊,车马喧嚣。北戎军见状,争相逃命,郑军大获全胜。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伏击成功战例。郑国军队因势利导、设伏邀击的作战策略,对后世作战指挥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楚国灭绞国之战
战起
公元前700年,楚武王发兵攻打绞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
楚国灭绞国之战示意图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侯知道出城迎战的话一定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国都城(位于今湖北省十堰市郧〔yún〕阳区西北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
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