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描述图片
搜索
查看: 451|回复: 0

格萨尔王与凯撒有什么关系?一个名号背后的文明交流史

[复制链接]

23

主题

0

回帖

6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9
发表于 2024-11-2 0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武帝元鼎三年,探险家张骞病逝于长安,结束了他从郎官到博望侯的传奇一生。也正是这一年,汉使第一次抵达了安息,张骞的继承者们还在继续着向西凿空的脚步。
安息,语言学构拟的汉代读音是ansək,即汉朝对波斯帝国阿尔沙克(arshak)王朝的音译,被罗马贬称为帕提亚的也是它。安息以及历代波斯王朝的君主,都喜欢使用“万王之王”这个源自两河流域的头衔,这个称号的缩写被汉语音译为“沙阿”,请暂时记住这个头衔,因为它和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密切相关。
说回西行的汉朝使团,安息君主高度重视这次外交接触,派遣两万骑兵到边界迎接汉使入境,一路护送到首都。迎接一个使团动用两万军队,显耀武功之意不言自明。
波斯的护送大军也确实给汉使留下了深刻印象,使者回国后立刻向武帝详述了安息国情:“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
贵霜君主的四顶帽子

波斯帝国如此重视与汉朝的建交,是希望能多一个军事盟友。
此时的波斯,西面有着希腊塞琉古的压力,东面刚刚从塞种入侵带来的大混乱中恢复过来。塞种人是被月氏人赶过来的,月氏人则是被匈奴人赶过来的,匈奴人正在和汉朝交战。敌人的敌人的敌人的敌人,或许能成为盟友?
汉匈争霸导致的这次各族连锁西迁,给中亚带来的混乱持续了数代人,经历过上百年的激烈融合和列国混战,公元初年中亚和北印度的霸主——贵霜帝国,终于闪亮登场了。
这个从混乱中崛起的贵霜帝国,到现在也没人能说清楚它的族属:贵霜对汉朝仍然自称为“大月氏”,然而看出土贵霜古币上所绘君主头像,俨然是高鼻长髯的胡人相貌,长得一点也不“月氏”。贵霜帝国的建立者,是大月氏统治时期的一个诸侯,他出身的族群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
贵霜混乱的地方不只是族群和来历,还有国王的称号也一言难尽。比如贵霜初期君主迦腻色伽二世(78-102在位),他的头衔就有四个:大君(Mahārāja)、万王之王(Rājatirāja)、天神之子(Devaputrasa)、凯撒(kaisarasa)。
“大君”是印度君主的传统称号,佛经音译作“摩诃罗惹”。“万王之王”是波斯和两河文明传统,“天神之子”是对汉文“天子”的翻译,而“凯撒”来自罗马帝国。
虽说拿来主义没什么好稀奇的,但是像贵霜人这样,一口气把四个文明的头衔同时拿过来用的,还是很罕见的。贵霜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是各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加上族群来源复杂,最终造就了贵霜国王头顶四个帽子的奇观。
凯撒家族与罗马第一王朝

贵霜、汉朝、罗马、帕提亚被西欧史学家并称为古典四大帝国。然而在汉朝眼里,安息(帕提亚)和月氏(贵霜)不过是罽宾之流的战五渣小国,还不如西域三十六国里的乌孙能打。四大帝国并称显然不是汉朝的认知。
反倒是贵霜帝国解体后的中亚人,世界观里有和“四大帝国”类似的东西。比如昭武九姓中以贵霜自居的何国(自称Kushanika,Kushan音译就是贵霜),认为四方有四主:人主中国、象主天竺、宝主波斯、马主突厥,基本上就是一个四大帝国的概念了。
这里提到的罽宾,是今中亚地区的小国,曾一度臣属于贵霜,仗着自己距离汉朝遥远,曾劫杀路过的汉使来抢夺钱财。有次一名叫文忠的汉使出使罽宾,罽宾国王又起了贪念,被文忠察觉。文忠于是找到附近属国“容屈国”的王子阴末赴,与他联手,“攻罽宾杀其王”。不仅控制罽宾国政,还以汉廷的名义册封阴末赴为新任罽宾王。罽宾的古音大致是kˤas pin,可能为“克什米尔”(kashbir)译音,一般认为辖区或还包括巴基斯坦北部乃至阿富汗东北部,即古健陀罗地区至喀布尔河谷。
汉朝敢把贵霜视作罽宾之流,是因为和贵霜帝国交过手:汉明帝时,班超复置西域都护府,贵霜帝国致使西域,求娶汉公主,被班超拒绝。贵霜于是派遣副王率军七万攻打西域都护府,班超集合汉朝在西域的驻军和各附庸国的兵马,诱敌深入将贵霜大军围困,迫使贵霜投降并纳贡求和。
然而汉朝对罗马的印象却很模糊,汉朝称罗马为“大秦”,这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汉文史料给出的解释是,罗马人长得很像中国人,而胡人对中国的称呼是秦人。这个解释显然不成立,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罗马人和中国人长得并不像,如果中亚的胡人觉得罗马人和中国人长得像,那应该也是觉得安息人和中国人长得像才对。
“大秦”二字的汉代音,大概是lˤats dzin,连读起来很像拉丁(latin)的发音。拉丁人是罗马的主体民族,所以“大秦”这一称呼,最有可能是“拉丁”的音译。如此说来,拉丁语也就是大秦语,拉丁舞也就是大秦舞了。
在语言学帮助下,很多汉代翻译的西亚古地名,如今都找到了对应地名。比如乌弋山离,古音a lək ʂan raj ,其实就是alexandria=亚历山德里亚;而另一个很古风的条支,二字拟音(s)liw ke,显然就是seleukia=塞琉西亚。不过知道了对应地名也没有什么用,托亚历山大和塞琉古的福,西亚遍地是亚历山德里亚和塞琉西亚,汉书里面的古地名具体是哪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击败贵霜帝国后,班超也曾经试图与罗马取得联系,他派甘英出使安息,目的就是通使大秦。然而垄断了商道,当中间商赚差价的安息人,并不希望中国和罗马直接接触。所以,安息人隐瞒了走陆路就能到罗马的真相,故意把甘英带到了波斯湾,说渡海顺风要几个月逆风要几年,海里还有种妖怪会让人思慕不止:“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
没错,听上去很像希腊神话中用歌声迷惑旅人的海妖塞壬,而甘英就被这个塞壬的波斯湾山寨版段子给吓回来了……
汉朝使团终究没能抵达罗马,但是罗马使者却从海路来到了汉朝,《后汉书》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这个大秦王安敦,被认为就是罗马帝国的安东尼王朝。
关于罗马的王朝,常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国的朝代国祚都只有几百年,而罗马以及东罗马的国祚却长达上千年?
实际上,和中国的改朝换代类似,罗马帝国的统治家族也在不断变换。如果以中国式的朝代划分标准来看,罗马帝国也是由十几个王朝组成的。安东尼王朝可以称为罗马帝国史上的第三个王朝,而第一王朝是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正是这个王朝把凯撒从人名变成了罗马皇帝的称号。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Julio-Claudian Dynasty),是凯撒家族与克劳狄乌斯家族联姻结合而成,而凯撒本人其实是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并未称帝。从皇室族谱中可以看出,罗马帝国前几位皇帝名字中都带有“凯撒”(Caesar),使人们形成了皇帝都叫“凯撒”的印象。
第一王朝结束后,罗马进入四帝内乱时期,尽管通过武力取得皇位的四帝都已经与凯撒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了,他们还是在称帝后改姓为凯撒。此时的“凯撒”仍然不是罗马皇帝的正式头衔,但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安息人和贵霜人,都已经默认罗马的皇帝就称呼为凯撒。于是就有了贵霜用凯撒作为君主头衔的奇妙一幕,而前文提及的罽宾,也在贵霜的影响下使用了“凯撒”作为国王头衔。(关于罽宾国王头衔的考证,请参见学者马小鹤的《唐代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墓志考》)
凯撒与沙阿,格萨尔与沙皇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沙俄君主的头衔“沙皇”(царь,拉丁转写为Tsar,汉语音译为“沙”),其实是“凯撒”一词的俄语缩写,因为凯撒在俄语里拼写为Цезарь。俄罗斯从东罗马帝国继承了东正教,历史上还曾经与东罗马皇室联姻。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俄罗斯君主使用凯撒作为头衔,表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似乎在情理之中。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俄语的沙皇,其实来自保加利亚的君主头衔“沙”,源自前面提到的尊号“沙阿”(šāhān šāh),即波斯语的万王之王。
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贵霜帝国都可以大胆表示自己在“沙皇”称号出现过程中的传承意义,毕竟“万王之王”和“凯撒”它都用过。
不开玩笑,贵霜帝国确实在传播凯撒这一头衔上有很大影响——甚至很有可能影响到了西藏史诗传说中的“岭国格萨尔王”:“格萨尔”(gesar)一词在藏语里面无解,而仔细考究格萨尔王的传说起源,会发现格萨尔王本不是藏地的王。
根据古代藏语文献《贤者喜宴》记载,在吐蕃还没有崛起之前,藏族的祖先被四方强权围堵:“据谓:汉地之王如缠树之蛇;天竺之王如恶狼窥羊;大食之王如鹰扑鸟群;格萨尔王(ge-sar-rgyal-po)如系树之马,暴躁不安。如是,西藏无法同彼等作战。”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和前面提到的中亚人的“四主”有点像,来比对一下:中国-汉地;天竺-印度;波斯-大食;格萨尔-突厥?
吐蕃崛起的时候,正逢波斯被阿拉伯帝国倭玛亚王朝所吞灭。这样看来,除了突厥和格萨尔,其他的都能一一对上。
学者王沂暖的《格萨尔王传中的格萨尔》一文,也考证认为格萨尔最早应该是藏地对突厥王的称呼。那么,吐蕃崛起之前,西藏能够接触到的突厥有哪些呢?答案开始清晰起来了:中亚的突厥部落
南北朝到隋唐,大量突厥语族群西迁进入和落居天山南北以及中亚各地,范围恰好在西藏的西北部。根据新罗僧人慧超的《往五天竺国传》记载:“罽宾国,此国土人是胡,王及兵马突厥。骨咄国,此王元是突厥种族。当土百姓,半胡半突厥……言音半吐火罗半突厥半当土。”
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的中亚,包括罽宾所在的阿富汗地区,正处在一个突厥语化的浪潮中,王室和武士普遍是突厥人,而民众仍然以当地土著为主。而我们之前提到过,罽宾国的国王,曾经用凯撒作为尊号。
把这些碎片串联到一起,就有了这么一个解释:贵霜帝国使用凯撒作为君主头衔,被中亚各国继承(比如罽宾);中亚的突厥化,让接触到他们的藏地先民,形成了“突厥王尊号凯撒/格萨尔”的印象;格萨尔作为王的称号,在说唱艺人的传颂中融入了藏地英雄的故事,最后有了格萨尔王的称呼。
格萨尔王,虽然这个称号很可能来自凯撒,但故事内容显然和凯撒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像格萨尔王这种口传史诗,内容极其丰富变体非常多,可以说包罗万象,某些地区流传的版本里甚至还有打日本鬼子的桥段。
至于贵霜帝国在王号上的拿来主义,对于缺乏历史和没有建立过大帝国的新兴族群来说,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比如几乎所有的北亚游牧族群,都使用鲜卑人发明的可汗一词作为领袖头衔。或者举一个大家更熟悉的例子: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君主都喜欢称王称帝,包括日本的“天皇”一词,也是来自唐高宗的称号。
考察这种称号在亚欧大陆上的传播,不仅本身很富趣味性,也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南海墨
责编 陈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