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云南昭通的苹果上了社交媒体热搜,不是因为苹果好吃,而是因为当地有人用苹果拦路,还与过路司机发生了冲突。
2024年9月26日,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则视频,只见有人把成袋的苹果放在公路上,足足有十几袋,一字排开,把整条路都拦住了。视频随后显示,一辆小汽车径直开过去,压坏了不少苹果,司机下车,与拦路者发生冲突。拦路者甚至声称,“你压昭通苹果?我们的土特产”“你吃什么长大的?”据封面新闻采访,这位司机表示,当时是因为当地执法人员将占道售卖苹果的果农的车辆拖走了,果农为了表达不满,就用苹果把路堵了,自己压坏了4袋苹果,最后赔了200块钱。
27日上午,昭通市昭阳区政府新闻办第一次发布情况通报,称视频反映的情况属实,事发26日上午11时许,接到报警后,属地派出所、交警大队以及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执法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处置,第一时间恢复道路通行,相关人员已经被公安机关传唤,“工作正在开展中”。
应该说,这个通报还算及时,首先承认事件属实,接到报警后,执法人员马上就到现场处置,第一时间恢复了交通。至于后续的处理,也有警方已经传唤“相关人员”,正进一步处理等表述。不过,这个表述语焉不详,没有明确说明“相关人员”都有哪些人,“工作开展中”也让人觉得工作效率有点低。这样简单明了的问题,快一天时间了,还没整明白。
事情的原委很简单。不管是为了卖苹果,还是因为对当地执法不满而强行拦路,意图强买强卖,这一行为的违法性都毫无疑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9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拦截车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非法拦截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由交警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从网上视频可以看出,苹果拦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违法行为证据确凿,警方有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对拦路者进行罚款甚至是拘留。另外,用苹果拦路,要求过路司机买苹果才放行,还涉及强买强卖。
而昭阳区政府新闻办27日下午又发了一次通报。这份300多字的通报分为4段,第一段先夸了下昭通苹果。第二段,讲进入销售季以来,部分商贩在国道上占路销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当地相关部门对违规占道的苹果商贩进行清理整治和引摊入市。第三段与上午的通报差不多,补充了一些内容,称是部分不理解、不配合、不入市的商贩用苹果拦路,与司机发生冲突,警方及时到场处置并恢复了交通。第四段则是表决心,表示要进一步强化群众工作,加大法规宣传和交通秩序维护,促进市场经营和交通秩序规范有序。
这份新的通报,前面两段,先夸昭通苹果,再夸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而且这两段占据了大半的篇幅。后面部分,相比上午的通报,也没有太多的信息增量,还是没有说明白到底有没有对拦路的商贩进行处罚。正是这份通报,引起了网民不满。网友纷纷嘲讽,“差点以为是苹果售卖活动总结”“通报后面放一个网购链接就完美了”。就连微博上的知名警方大V,也表示对这份通报非常无语,直斥这是“今年最离谱的通报”。
昭阳区的第二份通报,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事件的严重性。苹果拦路,强买强卖,轻了说是阻碍交通,重了说是车匪路霸。这样的事件,如果不严肃处理,会严重破坏当地的形象。旅游业是云南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旅游业综合增加值在云南全年GDP中占比超过12%。文旅也是昭通要大力发展的产业。而现在很多人出游是自驾游。如果昭通到处都是拦路强买强卖,谁还敢去昭通旅游呢?
苹果拦路事件,也会损害昭通苹果的形象,对苹果销售产生负面影响。已有很多网友在评论中表示,“再也不买昭通苹果了”“土特产不是你们强行霸道堵路的理由”。很多卖昭通苹果的直播间里,网友们在评论区调侃,“不是拦路的苹果不要”。
在社交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事件,都可能短时间内传遍整个网络。如果对于负面事件应对不当,就会极大破坏当地的形象,连带损害地方的文旅产业。反之,如果应对得当,好口碑也会出现现象级的传播,为地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2023年火出天际的淄博烧烤。毕竟单纯从美食角度来说,全国有名的烧烤不计其数。但淄博烧烤为什么能火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政府特别重视游客的感受,在一切方面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公众对一个城市的要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管理者、执法者要公平公正,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侵害消费者利益、侵害公共利益的人,不包庇、不纵容,当然也不矫枉过正,严格依法处罚。只有严格执法,不枉不纵,才能给人以安全感,才能提升城市形象,人们才能放心去这个城市旅游、经商。
辛省志
责编 陈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