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来自 Apple 的 iPhone 高级产品经理 Jeremy Hendricks (iPhone Senior Product Manager)、影像工程部门副总裁 Jon McCormack (Vice President, Camera and Photos Software Engineering),以及首席影像美学研究员 Pamela Chen (Chief Aesthetics Scientist for Camera and Photos) 一起聊了聊关于新一代摄影风格的功能、设计、理念等等。注:本文部分素材来自 Apple,所有样张均经过压缩处理。新一代摄影风格,「新」在哪里
「反差色」风格,素材由 Apple 提供。比如「安静」风格,Pamela 和团队参考了远在 19 世纪初期,影像领域比较大规模流行的一种影调风格。据介绍,由于彼时摄影刚刚兴起,摄影师们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作品、让影像创作们受到认可,展现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影像创作时会去模仿类似当时绘画作品的风格,这就是「安静」这个风格溯源的由来。
使用 iPhone 16 Pro 拍摄,套用「安静」风格。总的来说,经过 Pamela 和团队的精心研究,「心情」不仅仅是要还原某个历史时期的影像流行趋势,更是要让如今手握 iPhone 的你,能够用「心情」风格准确描述自己当下的状态和情绪,做到足够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当然,也许 iPhone 16 系列预置的这些风格仍然不能满足你的表达需求,因此这一次为你提供了更灵活的调整方式。除了色调和颜色,新增调色盘选项,让你控制整体风格的强度;调整方式由之前 iPhone 15 Pro 系列中的独立式刻度调整改为网格象限式调整形式。
Jon 向我们表示,新的交互方式能够更直观和容易地让用户看到风格调整后的实时预览,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实时修改。如果是此前的刻度式调整,用户在独立调整参数时还需要考虑与另一项参数的关系,来回切换调整效果,预览上会更不那么直观。▍拍好摄影风格,易用是关键对于新一代摄影风格的交互形式,我继续问及关于调整精度的问题。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原先的刻度式调整对于数值的把控精度会更高,但 Jon 也认为新一代摄影风格的重点是灵活和易用,用户只需要关注到手指在象限中滑动之后预览窗口里的图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然后一键出片就行了。有了这样的交互方式,不论是职业摄影师还是没有专业背景的用户,都能利用新的预设风格、新的调整面板以及强度滑块,方便有效地将自己的影像创意变为现实。
Jeremy 告诉我们,用户喜欢用 iPhone 拍摄精彩的照片和视频,但也希望拍摄是即时和易用的,用相机控制使用摄影风格时也要做到这一点。摄影风格要让你轻松展现自我风格,相机控制则要让你更容易地表达不同时期和状态的情绪,这样的设计可以让用户更好地保持创意与专注;有更复杂的自定义需求时,可以再在屏幕中点击摄影风格进行精细调整。
「黑白对比」风格,素材由 Apple 提供。这样的理念也贯穿在了系统的方方面面。你可能注意到了,在 iPhone 16 系列的系统设置中选择默认摄影风格时,除了改由让你选择 4 张自己用 iPhone 拍摄的照片预览风格效果,能够设置为默认使用项目的风格只有「底色」而没有「心情」。
这是因为用户对于肤色和底色的偏好总是有相对固定的倾向的,让用户时刻表达、并在不同的照片中保持一致性对于摄影来说尤为关键。而「心情」由于强烈的风格化特性,会根据用户在不同场景、不同时刻的摄影状态和需求而改变,因此没有将其作为默认可选的项目。但是,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在相机的「保留设置」选项中选择保留上次使用的摄影风格,来让每次打开相机时选中的都是你上次使用的「心情」风格。▍拍出风格,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iPhone 15 Pro 没能在拍摄时用上新一代摄影风格,不少人还是颇有微言。我们了解到,其中原因也与 A18 系列芯片的算力关系紧密。新一代摄影风格有一项相当实用的更新,那就是所有的风格调整都是可逆并且支持切换,也就是当你认为摄影风格没能很好地帮你传达按下快门那一刻的情绪时,iPhone 16 系列给你提供了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