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搜索
查看: 407|回复: 20

“对等关税”落地,中国外贸人怎么看?怎么办?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0

回帖

85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52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3日清早,美国方面的清关代理就向中国客户发出了相关的关税调整及影响告知书,并建议重新评估成本,作出新的物流安排。
“影响还是很大的。”上海外贸人林君(化名)告诉第一财经,面向美国市场的2B业务在今年关税再加20%的基础上已经没法做了。叠加新的这波基准关税加对等关税,对整个行业而言,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消化分摊如此高的加征比例,“工厂摇头做不了,客户也难,大家都一样”,所以如果要继续做美国市场,必须换新的赛道和模式。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面对仍在加剧的不确定性,中国乃至全球的外贸人都面临巨大压力。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多位外贸从业者后发现,但再难也要危中寻机,找到应对办法和增长路径。久经沙场的外贸人也多数保持着谨慎乐观态度。将视野放宽,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波及全球,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关税与其他区域相比的差距相对缩小,或许也并不完全是坏事。
怎么看?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肯定受影响了。”东南物流(越南)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刘祁峰告诉第一财经,涉及到增税品名的订单已经开始暂缓出货,观望变数。与此同时,东南亚的团队在3日上午也都立即反馈称“有影响”。此次美国关税的调整让各国都难以幸免,已经向东南亚转移的中国企业也是如此。后续各国可能有反制政策,将继续让贸易摩擦升级。
上海一家以美国市场为主的货代企业负责人看法并不悲观。他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次就像是重置关贸总协定,对中国来说并没有那么不好,“与其他经济体比,相对关税差小了”。相比此前只针对中国加了20%的关税,此次反而可能让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恢复一点。另外,如此大幅的关税,不论怎么转嫁,最先影响的还是美国企业的现金流,“关税主要还是美国企业支付”。所以将首先让美国企业的现金流需求大幅激增,从而使得美国加快降息,并让企业更愿意也更急需加大美国本地的生产投资。
上海希阙汽车科技的创始人涂俊也认为,美国对全球实行对等关税,不再只针对中国,从这个角度而言,并非坏事。他告诉第一财经,具体的关税情况,还要等到4月9日正式施行时才能完全明确知晓,“通过美国海关窗口实际操作才能确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生产基地设在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人杜传奎对第一财经表示,由于所在行业的制造几乎全部在中国,所以不管加多少关税都是同行一起同时加。这样的供应链结构意味着,上涨的关税将全部由美国的客户支付,事实上过往的货运模式也是由客户在美国港口清关时完成申报流程并支付。当然,不得不支付关税的客户也将不得不在终端涨价,“涨价后销量会减少,未来采购量也会减少”。3日当天,已经有客户与杜传奎进行了沟通,并坦言将及时涨价。在未来采购量受影响的同时,利润相对稳定且透明的他们,也选择拒绝极个别客户提出的降价要求。
怎么办?换新赛道,适当涨价
林君提及的新赛道,是指往跨境电商2C的方向做。在“对等关税”的压力下,虽然他的2C业务也是通过一般贸易的方式将货物集中运到海外仓后再通过沃尔玛、亚马逊等平台售卖,同样逃不开关税压力,但这样的模式相较2B而言,链条更短,利润率和附加值相对高,同时也更灵活,试错成本低,更适合应对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
在“对等关税”落地的同时,白宫也宣布,将于5月2日终止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这可能会对Temu和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造成较大冲击。这是今年2月美国取消免税政策又暂停后的又一次变动。在此前取消免税政策出台时,就已有不少企业将原本的直发模式转变为了海外仓模式。中国与海外仓相关的政策和基建也由此加快了步伐。
这是林君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尝试的转型,起步伴随着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变动。“现在一天能有30单,这个月估计能出1000多单,还处于起步阶段”。而2C业务是他们今年希望获得的增量之一。除了模式的变化,这也对他们提出了选品和运营方面的更高要求,“要选好品,挑选终端利润高的,再进行精细化运作”。在推出利润较高的标品后,他们还将增强设计和微创新能力,开发符合当下市场需求和场景的新品,提高附加值的同时增加销量。
“我们下半年英国和德国仓也开始建了,现在在美国就有3个海外仓。”林君表示,当前形势不稳定,影响了预期和信心,在做好最坏打算的同时,只能随机应变,走一步看一步了。
江苏一家汽配件外贸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李皓(化名)告诉第一财经,关税增加必然会影响成本和利润,为此他们会适当涨价。“这是市场所有参与方博弈的过程,我们也希望全部是消费者承担,但会有一个过程,本身市场竞争是存在的。”他认为,但关税增加并不会影响市场需求,“美国需求是在的,不会变”。
李皓他们也在近年来加快了跨境电商2C模式转型的中国制造企业。随着近年来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布局的不断完善,他们改变了原先依赖传统渠道商的模式,在市场上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的短链模式也增强了产品的成本优势。
李皓认为,线上的价格透明,这让他们可以借助大数据直接决定做哪些品类,把供应链优势和美国需求直接对接,从而大幅优化营运能力。为了不断扩大市场增量,他们的做法除了持续发力营销端和海外仓以降低成本、提高履约能力之外,还将在供应链上不断投入,开拓品类。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0

主题

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的实质就是,我们的社会长期以来重视生产,而不重视消费造成的。总想着让人拿更少的钱去生产做出更多的产量造成的。导致生产供应过剩,而生产者百姓却无力消费。这是我们的政策偏好导致的,是有惯性的,一时半会儿不好扭转过来这个思路。为啥现在近几年要提倡消费呢?因为我们的商品的传统买家消费者欧美市场,不想要我们的商品了,我们只有转向国内市场了,而国内的消费能力不足,也只能提高生产者的收入才能提供消费能力了。

0

主题

7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友善对等伤害对等无非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制造种类范围全球占比70%,贸易战受害者无非就是两国人民。中国打美帝还是有一套的。[奋斗][奋斗][奋斗][奋斗][奋斗]

0

主题

1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了也没用,美国各阶层还是要依赖中国的“小商品”,它改不了生产链,中国商品物美价廉一样有竞争力。相反,美国人手头的钱又要变紧了,经济会更难流通,通货膨胀,恶性循环。

0

主题

1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20%加上34%是针对所有商品还是部分商品,如果是不分又是哪部分商品?

0

主题

15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降低贫富差距,促进内需!既然走不出去,我们就内部消耗。同时,增加对友好国家的贸易合作!

0

主题

1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美国进口的所有产品都加征百分之108的关税![点赞][点赞][点赞]

0

主题

1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加关税,产品就加价,因为美国本来就没有产品,老美必须要买,等美国产业回流都要等几年,就看老美能撑多久,只要坚决不降价,坚决加价,相信他顶不住。

0

主题

1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企业家精神管理一个国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美国一国而言是最正确的,对其他国家来说是最错误和不可接受的,这也倒逼其他支持全球贸易的国家联合起来做生意。

0

主题

1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前天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的短期影响分析1. 直接出口冲击有限,但部分行业承压• 对美出口依赖度降低: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GDP比例仅为2.3%,显著低于越南(29.7%)等国家,且中国对美出口占外贸总额比重已降至14.6%。这表明整体经济对美依赖度较低,关税的直接冲击相对可控。• 部分行业受波及:钢铁、铝制品、汽车零部件等关税重点领域可能面临出口成本上升,例如中国输美钢制螺丝的综合关税将达70%,导致价格飙升。但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完整(如东南亚服装生产依赖中国布料),可部分抵消转移风险。2. 供应链韧性缓冲关税冲击• 全球供应链难以替代: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例如电子产品组装和新能源产业链。特斯拉、大疆等美国企业仍依赖中国供应链。即便美国试图通过墨西哥中转,仍无法完全绕开中国中间品供应。• 出口多元化对冲风险: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拓展非美市场,2024年与东盟贸易额首超美国,且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占据美国线上零售近50%份额,削弱传统关税传导路径。3. 反制措施与政策应对• 精准打击美国痛点:中国对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加征10%-15%关税,直接影响特朗普农业州票仓,2024年反制涉及近2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 财政与货币政策发力:中国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2025年1-2月民生支出占比达46.7%),货币政策等待“中美同频”窗口,或推出降准降息刺激内需。二、未来中国经济走势预测1. 内需驱动型增长模式深化• 消费市场扩容:中国内需对经济贡献率近70%,政策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工资水平推动“共同富裕”,预计消费对GDP贡献率将突破75%。• 房地产转型与新兴产业崛起:基建投资占比下降,财政资源向新能源、AI、创新药等领域倾斜,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或成新增长极。2. 科技突破重塑竞争优势• 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中国7纳米芯片自研进展显著,5G专利占比达38%,新能源车全球份额超45%。若实现5纳米芯片量产,将彻底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华为等企业研发费用占比超25%,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推动全球供应链向“中美双核”结构演化。3. 供应链重构与全球合作• “一带一路”深化:2024年对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17%,稀土、锂电池等关键资源掌控全球70%产能,形成反制杠杆。• 多边机制突围:通过RCEP、金砖扩容等对冲美国围堵,预计2030年前中国或成全球最大经济体。4. 政策工具箱释放潜力• 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控产能(如钢铁去产能)与促消费(家电下乡、免税政策)结合,提升企业资本回报率。• 金融开放加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80国,资本账户开放试点或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三、风险与挑战• 外部不确定性:若美国联合盟友推进“小院高墙”策略,或加剧技术脱钩;地缘冲突(如台海)可能引发供应链断裂风险。• 内部转型压力:房地产债务、家庭杠杆率高企需谨慎化解,避免系统性风险。总结美国加征关税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冲击有限,但中长期将加速中国向内需驱动+创新引领的双轨模式转型。若政策应对得当,中国有望在5-10年内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并通过“共同富裕”实现高质量增长。关键变量在于科技突破速度与地缘风险管控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5 05:45 , Processed in 0.1376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