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0

从天才少女到百日离婚,一口气看完这位宋代才女的一生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发表于 2025-3-7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清照,她要是活在现代,绝对是中国文学圈的“顶流”,妥妥每天占据热搜榜单的前十名。


因为她是最会“怼人”的才女,也是最敢和男人掰手腕的“文坛女王”


用叶嘉莹的话说:


“李清照是第一个以创作来肯定自己,想要与男性作者一争长短的女性作者!”


可惜的是,关于李清照的记载极为有限,后人只能通过她的词作和零星史料来还原这位才女的生平。


《尘埃与灵光:李清照传》是著名作家周文翰继《孤星之旅:苏东坡传》后又一力作,聚焦宋代最负盛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全新视角还原其跌宕起伏的一生。
《尘埃与灵光:李清照传》

周文翰 著


不同于传统印象中婉约柔弱的才女形象,书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灵魂。



1.webp
她是宋代的“天才少女”

李清照是北宋文学家李格非续娶后所生的女儿。李格非的第二任妻子是仁宗朝名臣王拱辰的孙女王氏,她出身名门,见多识广,能写会算,在家族中很有才气。


元丰四年(1081年),王氏为李格非生下女儿,夫妻俩给她取名“清照”。


这个名字源自《水经注》中对巴郡夷水的描述——“水色清照”,同时也寄托了希望女儿洁净自清、秀外慧中的寓意。


此外,“清照”也暗含了李格非对故乡绣江清澈河水的怀念。


绍圣二年(1095年),李清照15岁。这一年,李格非受朝廷召命回京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终于被称为“李学士”啦!


这一职位让全家人都感到高兴,尤其是李清照,她终于随父母回到京城生活。


2.webp


宋代 李嵩《观灯图》


在地方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李清照才体会到京城与州郡的不同。正值青春年少的她,也有少女的心事和愁绪,写下了几首表现少女情态的词作,比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后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到家里做客,李格非拿出女儿写的诗词请他品评。晁补之对李清照的才华赞不绝口,逢人便说:“李家有个女儿叫清照,写得一手好诗文!”


这样一传扬,李清照在京城士大夫圈子里逐渐有了名声。


更难得的是,李清照并不满足于写些闺阁诗词,她还敢于探讨一些更为深刻的话题。


她说:


“为什么女子就不能像男子一样写论史、论事的文章?苏轼、黄庭坚能写的,我为什么不能?”


这种自信和抱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尤为难得。   


3.webp

她与他的盛大婚礼,传遍汴京城

          
元符元年(1098年)初,李清照18岁了,到了该论婚嫁的年纪。


李格非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相识,对方是山东诸城人,以前在太学是李格非的上司,两人有些往来。


赵挺之的第三子赵明诚刚好18岁,两位父亲就为子女定下了这桩婚约。


因为是双方家长早就议定了的事情,所以只需按照婚俗的正常流程办理纳采、纳币(纳征)、亲迎即可。


可惜还没等到过大喜的日子,老天爷就给了这个年轻姑娘一个沉重的打击——她的母亲病故了。


一下子失去娘亲,李清照心里痛得像刀绞一样。她和年幼的弟弟一起为母亲守丧,按照规矩,婚事也得往后推迟两年半。


4.webp


五代 周文矩《仕女图》


她经常通过亲友寻找或摘抄晚唐、五代的选集,如《花间集》 《尊前集》《家宴集》,以及晏殊、欧阳修、宋祁、张先、柳永、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词作。


闲暇的时候,李清照会点上一炷沉香,在袅袅轻烟中品茶、挂画、插花,或是读书写作。


5.webp


元代 《仕女图》


等到服丧期满,终于要过大喜的日子了。


她则告别父亲,蒙着盖头坐在带帘的花轿里,在亲友的护送下,于击鼓吹笙声中到达新郎家。


赵挺之是当红的人物,亲友、同僚自然都来祝贺,他家的院子内外挤满了围观的男男女女。


6.webp


《清明上河图》局部


婚后的生活还算如意,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兴趣相投,都喜欢收藏古董字画


每隔几日,他们就会一起去大相国寺的集市淘宝。那里每月初一、十五和逢八都会开市,热闹非凡。


在夫家的支持下,李清照继续着她最爱的诗词创作,在金石研究上也有了新的收获。


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过得有声有色。


7.webp

嫌隙始生

她为父亲求公公洗刷冤屈无果



北宋徽宗年间,权臣蔡京专权,将司马光、苏轼等一百二十位元祐、元符时期的旧党人物定为“奸党”,并立碑天下以示羞辱。


这些石碑上刻有涉案官员的姓名,要求各地效仿树立,引发朝野震动。


李格非的名字在名单之中。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的岳父王珪以及李清臣、陆佃、安焘这些人竟然也榜上有名。


这些人要么是当年新旧党之争时的中立派,要么是帮助哲宗皇帝整治元祐大臣的人,如今却和司马光、苏轼等元祐党人的名字一同刻在了石碑上。


8.webp


明代 唐寅《仿唐人仕女图》


不久之后,李格非被贬谪到偏远之地。得知这个消息,李清照急忙写诗请求公公赵挺之帮忙向皇帝求情。


她在诗中引用了黄庭坚的诗句“何况人间父子情”,希望公公能理解她救父心切的心情。


然而,打压元祐党人是皇帝和首相蔡京共同推动的事情,作为副相的赵挺之在朝堂上恐怕也难以说些什么。


更何况,李清照的做法可能会让公公觉得这个儿媳多事。


赵挺之被任命为门下侍郎,权势越来越大。之后更是官至宰相。其后,因无法与蔡京抗衡,暂时失势,但皇帝并没有忘记他。


同年十月,皇帝提拔了赵挺之的三个儿子。这样一来,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就成了正六品官员,在鸿胪寺辅助主官处理事务。


9.webp


宋代 赵佶《听琴图轴》


李清照的父亲考中进士后为官20多年才当上七品官,而皇帝却能直接授予大臣之子六品官职,这让她不禁对朝堂的恩赏无度感到唏嘘不已。


后来,公公赵挺之生了病,难以上朝,后来皇帝解除了他的相位,让他在家养病。五日之后就病逝了,享年68岁。   



10.webp

浪漫生活之下的真相

          
大观元年春末,李清照27岁,随着丈夫一大家子人,护送公公的灵柩回青州安葬。这是她第一次到青州。


赵家的宅邸规模颇大,因为母亲还在世,赵家三兄弟都聚居在大宅中,各有自己的院子,少不了晨昏问安之类的事情。


大家庭中人多事杂,免不了渐渐有了亲疏之别,李清照与其中几个人亲近,经常相聚议论诗词文章。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共同整理金石文物,抄写古籍,过着平静的学者生活。


后人所谓“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后来,赵明诚被派往京城拜见皇帝。临行前,夫妻俩依依不舍。


没过多久,赵明诚就被任命为莱州知州,那里离青州有三百多里,靠近海边。几年后,又被调任湖州知州。


当时,驻扎在江宁的禁军统领王亦心怀不满,打算发动叛乱。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得知消息后急忙来报,但赵明诚不相信这些传言,不敢采取行动。结果当晚乱兵果然闹事,点燃了天庆观,叫嚣着冲向知府官署。


混乱中,赵明诚和家人慌忙逃出城,在城外找了一户人家暂住了一晚。第二天听说叛军被李谟的部下挡住,最后从南门逃走了。但城里的百姓都知道了知府连夜逃跑的事,纷纷议论。
     
11.webp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皇帝得知后免去了赵明诚的官职。他觉得无颜见人,不愿继续待在江宁。


后来,赵明诚在建康因病去世。


12.webp

南渡,她是乱世中的“孤傲灵魂”   

          
丈夫赵明诚去世后,他的遗产应该由孩子继承,如果没有孩子,就该轮到李清照。


可问题是赵明诚没有留下子嗣,而他的两个哥哥都在广东为官,远水救不了近火。


赵明诚家里的藏品很多,有古玩字画、金石拓本等等,而且他没有孩子,两个大伯又在外省,别人就以为这些遗产都归了李清照一个人。


有人就说她现在是富得流油的寡妇,谁不眼红呢。


13.webp


明代 陈洪绶《缥香图》


传说朝廷为了防备金人南下,要禁止民众横渡长江,李清照记挂在池阳租的院落里还有两万卷书册、两千卷金石拓本,以及足可以接待上百位宾客的器皿、茵褥等物品。


她急忙派遣可靠的仆从去池阳,把物品都护送到洪州,托赵明诚的妹婿李擢暂且保管,打算等病好了再去投奔他。   


后来,李清照带着自己最珍爱的书帖画轴和部分金石藏品,踏上了前往临安投奔弟弟的路。


她雇用船只东行,吩咐奴婢小心收拾了些轻便的卷轴书帖,以及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的诗文集写本,《世说新语》《盐铁论》等书册,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夏商周三代鼎鼐十多件,南唐诗词写本若干。


这些都是她日常爱看的。当然,还要小心保护好丈夫的那部《金石录》书稿……


14.webp

百日婚姻

她如何及时止损,决然离婚



晚年的李清照居无定所,疲于奔命,深感女性生活的诸多不便。她依靠弟弟李迒帮忙处理对外事务,但频繁打扰弟弟也令她心怀愧疚。


在孤独中,她遇到了湖州归安县官员张汝舟


张汝舟考中进士后特迁池州措置军务,后回京任右承务郎,虽为八品小官,却有一定实权。


张汝舟久闻李清照诗名,对她格外关注,主动示好并表达了续娶之意。


尽管李清照已52岁,远超一般官员续娶的年龄,但张汝舟对她的才华和名声青睐有加,认为再育与否并非关键。


综合考虑后,李清照决定与他联姻。


15.webp


宋代 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婚后不久,李清照发现张汝舟并非想象中的风雅之士,而是心机深藏、贪婪逐利之人。


他企图通过李清照获取更多利益,并在婚姻存续期间伪造档案、谎报应考次数以牟取私利。


面对张汝舟的无理纠缠,李清照决定诉诸法律。


依照当时律法,妻子告发丈夫属“亲亲相隐”之罪,将被判处杖击十七下或徒刑两年。但李清照决心摆脱这段婚姻,毅然状告张汝舟。


这段不到百日的婚姻至此结束。


李清照与张汝舟离婚后,决定独自生活。她依靠弟弟一家过活,同时变卖部分细软和书画收藏,并计划购置房产或农田以获得稳定收入。


16.webp

她决定,从此一个人过



春天要到了,入宫闲聊时李清照得知宫廷贵人在立春这日悬挂对联在门楼两侧。


按惯例,翰林学士要提前起草皇帝、皇后、夫人使用的帖子,届时要剪贴于禁中门帐,供皇帝及内宫欣赏。


帖子的内容多为歌功颂德之辞。她知道以前欧阳修、宋祁、苏轼等名士当翰林学士时都写过这类东西,于是想凑个热闹,也写了两则呈给后宫谈得来的贵人,供皇帝、贵妃采择。


尝试参与宫廷文学活动,写了一些帖子献给后宫,但此举得罪了翰林学士秦梓。


李清照听闻此中内幕,此后便不再进呈这类帖子了。


17.webp


明代 仇英《汉宫春晓图》


其实,她真有点与翰林学士争锋的意思,不是为了争宠,而是一较文辞的高下


她觉得自己的才学不比那些学士差,要是自己是个男子,完全可以入翰林学士院做个“李学士”,就如之前大名鼎鼎的欧阳学士、苏学士一般。


可惜,自己是个女子。她比照的对象是欧、苏那样的翰林学士,却引起秦梓这样的寻常之辈的不快。


她的晚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自身才华无法施展的遗憾。


在《声声慢》中,她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词句,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凉,展现了她在晚年面对生活的无力感和深深的忧愁。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是孤独而哀伤的,但她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并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她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她个人的命运,也成了后人了解宋代女性命运的重要窗口。


18.webp

触摸真实的李清照


“男读苏东坡,女读李清照”,这本《尘埃与灵光》是权威的李清照传记,书中告别单一诗词解读,专业历史学者周文翰带我们跟随大宋第一才女经历爱情、婚姻、家国变迁,触摸真实的宋代生活。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深入挖掘了李清照的生平事迹、情感经历与文学创作,还结合宋代的历史背景、社会风俗与文化变迁,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从少女时代的诗意烂漫到晚年的颠沛流离,书中用20多万字的篇幅展现了李清照波澜壮阔的一生,并以细致入微的笔触解读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19.webp




这是一本关于才情、命运与人性的传记,更是一部展现宋代女性独特地位与精神世界的史诗。


李清照的故事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沉浮,更是对家国情怀与女性意识的深刻探讨。


曾经,她被历史的尘埃掩盖了光芒;


如今,其灵光穿越近千年永不黯淡。




专业历史学者多维度还原更立体的李清照





-End-2025.3.7编辑:孙小悠 | 审核:醒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12 16:58 , Processed in 0.1175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