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0

二月二,剪龙头前先看看这篇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发表于 2025-2-28 14: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webp

清朝的“剃头令”从这里发出
对于剪头一事,与沈阳有关特殊渊源。“正月不剃头”是由于清军进入山海关的同时,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顺治在沈阳故宫下达了“剃头令”而引起的。“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暗含着“思旧”之意,几百年来一直被坊间说起。
2.webp

    街头剃头匠手拿“唤头”。它是两根条铁,一头烧结成把儿,另一头微张,全长一尺二寸,左手拿着它,右手用一根五寸的大钉子,从两根条铁的缝隙中间向上挑,发出响亮的声音。
由于清朝的强制性剃头,促使理发业得到迅速发展。 当时,沈阳走街串巷的剃头匠,手拿名为“唤头”的铁器,发出“嗡嗡”的声音,替代剃头的叫卖声。剃头工具用扁担挑着,放洗脸架那一头下面放一小火炉,并竖着一根高杆,上面挂着“留发者断头”的诏书。沈阳民间有句歇后语,叫做“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或一头沉)。
3.webp

同时,沈阳还是理发店的鼻祖——全国第一家理发店在清初即在沈阳(盛京)最先出现。《中华辞海》《中国近代商业史话》以及《沈阳市志》等文献,对此都有详尽的记载。从1936年出版的《奉天市商业汇编》来看到,那时老沈阳最多的店铺就是理发店,达到了357家,最有名的理发店当属大西边门的“白玫瑰”。
4.webp

洪大理发店旧影,几代沈阳人的记忆网友季女士曾给本号留言,讲述外祖父吴洪,一百多年前的创业往事。年轻的吴洪肩扛剃头挑子从河北省宝坻县黄庄镇,一路辗转到了沈阳,于1924年在现在沈阳和平区中华路一段9号,创办“洪雅轩理发店”。
5.webp

    不少读者确认,当年洪大理发店著名美发师刘文明,据说是第一位上央视春晚的理发师     资料显示,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更名“洪大理发店”,市内专门又从三义堂理发店、凤凰理发店、和平理发店调来精兵强将到店,从此成为沈阳第一家高级理发中心店。
6.webp

闻名而来的顾客更是很多,使洪大理发店每天要营业16个小时以上。哈尔滨、辽阳、鞍山、铁岭等地及沈阳市内的理发店也都派人学习理发技术。
7.webp

 好酒不怕巷子深,真诚莫过老交情,传承了百年的孔雀理发店    沈阳三经街上,也有一家开了近百年的“孔雀理发店”。店面墙上有一张1929年的《大亚画报》,里边是"孔雀理发社"的广告,“雅洁舒适,技术精妙”的广告语,仿佛穿越了历史,让人回到从前。如今,这家理发店仍是顾客盈门,他们用的是老物件,凭得是老手艺,而且上门剪头的大多数是“老主道”。
8.webp

     下面一张拍摄于七十年代后期铁西兴顺街美宫理发店的照片。这家理发店开业于1958年,应该是铁西区首屈一指的高档次理发店,按照后期沈阳市饮食服务公司评定等级为“特乙级”。虽然现在消失,可承载了许多人的记忆。
9.webp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发业悄然兴起。1983年左右,一位南方人在沈阳铁西文化馆附近开了间发廊,老板、员工穿着和发型都很前卫。十几岁的程利国被这里吸引,便到店做起了小工。1985年南方人走后,程利国接手了这家店。当年流行技术培训,旁边文化馆就聘请程利国到馆讲解美发课程,很多青年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10.webp

80年代,沈阳站喷泉前边的时尚青年
1990年,程利国创办了标榜美容美发学校。那时候,从和平区到铁西区,穿过南两洞桥,就能看到桥南边标榜学校的大牌子。从入行到现在,标榜粗略统计培训了约十几万的学生,程利国还担任了辽宁省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会长。
11.webp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明天,你会去剪个“龙头”吗?
                                                                      

信息来源:沈阳指南   沈阳摆渡

          
          
          
          
          
          
          


沈阳指南热点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6 02:11 , Processed in 0.1245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