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咱们提到:“科技等热门板块分化明显且波动剧烈,市场短期分歧显著加剧,预计指数在持续上行后,大概率将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不过,科技股行情尚未终结,后续热点有望进一步扩散,内部高低切换的机会也将反复出现。”从今日市场表现来看,科技股全线跳水,市场迎来短期调整。短期内,港股估值大幅修复并持续上行,阶段获利需求提升,市场抛压或有所增强。而A股春季躁动行情中,科技行情依旧是主流。近期分化态势下,短期热点或向低位科技领域扩散,同时基本面兑现预期的方向,也可能迎来资金新的关注倾向。
尽管昨日市场消息面仍有诸多利好提振,但今日市场双双低开,开盘后便展开震荡,盘中表现较为疲弱。此后,银行股突然发力,指数震荡回升,双双翻红并维持红盘运行。午后,港股高位回落,科技股全面熄火,指数震荡翻绿,随后连续跳水走低。尾盘,指数虽小幅回升,但全天低开低走,最终跌破5日均线支撑。
市场的走低,实际上早有预期:
一方面,近期港股市场持续上行,短期获利盘兑现需求不断攀升,回调压力较大。不仅国内私募机构开始考虑获利了结操作,纷纷提醒港股科技板块的性价比正在下降,而且上周五(2月14日),全市场股票ETF净流出超过60亿元,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指数、创业板指数的股票 ETF 净流出规模居前。包括昨日的大幅震荡,都显示出资金分歧正在不断加大。
另一方面,A股科技股本周以来多次分化,短期资金分化迹象明显。比如昨日以 DeepSeek 为首的AI概念出现大幅分化,而以光线传媒为代表的影视板块也迎来大跌,人形机器人以及部分AI +概念的承接情况,也彰显出资金短期分化迹象愈发显著。当然,短期内消息面传出马斯克正式发布 Grok - 3,且多项测试超过DeepSeek,这对DeepSeek 概念以及科技板块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在科技股全线调整以及指数跳水的背景下,大家最为关心的是市场接下来将如何演绎,科技股是否还有行情?我们认为,目前在政策预期、流动性充裕以及情绪发酵的推动下,春季躁动行情仍在延续。在 AI浪潮的大背景下,科技依旧是市场主线。但接下来指数或有反复,科技板块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低位的科技成长股以及具有业绩支撑和预期的品种,或许会成为接下来资金承接的主线。
一方面,春季躁动行情仍在延续。春节至两会这一时间段,市场历来表现出色,其中小盘股整体上涨概率高达100%。而根据广发证券近期的研究统计,过去15年,小盘指数在节后上涨的均值/中位数为31/32个交易日。今年小盘指数的涨势基本沿着历史区间的上沿发展,目前仅持续了不足10个交易日。当前国内基本面稳定,海外扰动暂时放缓,在政策持续发力及预期的推动下,市场整体向好的预期并未改变,春季躁动行情或仍有不错的整体表现。
另一方面,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中国科技价值重塑,以AI为首的科技股行情仍在持续发酵。根据以往经验,一般稍大级别的题材都会经历集中炒作、阶段分化以及趋势性表现等几个阶段。当前,科技板块在经历 DeepSeek 概念的集中炒作之后,正逐步进入阶段分化阶段。后期,有基本面预期和实质性利好的细分领域以及概念股,有望迎来新的趋势性行情。所以对于科技板块来说,整体行情并未结束,在短期阶段分化过程中,或许也在酝酿新的趋势主线,需要密切留意市场资金的进一步转向和偏好。
整体看,随着港股估值大幅修复以及持续上行下获利兑现需求的提升,短期市场抛压或逐步增加给港股带来短期压力。而A股DeepSeek概念集中炒作之后或迎来分化,市场资金分歧下整体回调压力也在增加,短期或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不过,多方积极因素支撑以及市场情绪依旧保持之下,科技股为首的春季躁动行情反复中仍将保持向好趋势。操作上,规避近期持续大涨的高位科技股,适当关注热点轮动过程中,低位AI 应用以及 “AI+” 领域的扩散机会。同时,继续关注多方收益的高端制造与中游产业(如半导体、电机)、绿色经济与新能源(如电池、智能驾驶系统)以及消费领域(如新兴消费、家电、汽车)中具有业绩兑现预期的相关细分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