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1

9国参战,500多万人死亡,非洲版“世界大战”为何在刚果爆发?

[复制链接]

16

主题

0

回帖

4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8
发表于 2025-2-10 19: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6560字,建议朋友们收藏阅读

今天要讲的是非洲现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没有之一。

前后累计有9个国家20支武装卷入战争,上百万人流离失所,超过500万人死亡。
这也是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曾经的盟友反目成仇;曾经的流亡者成为执政者,曾经的受害者成为入侵者,他们无一例外都卷入了战争,各方力量交织在一起,将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非洲“大国”撕的粉碎。
今天,本文就带各位一起拆解此战的前因后果。
1.webp


图源地图帝,侵删

1997年5月17日,非洲扎伊尔共和国变天!
由洛朗·德西雷·卡比拉领导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简称ADFL)攻入扎伊尔首都金沙萨,总统蒙博托出逃。
卡比拉随后就任总统,改“扎伊尔共和国”为“刚果民主共和国”,隔壁还有一个刚果人民共和国,为了区分,根据首都不同,将前者称为刚果(金),为了方便阅读,我们下文统称刚果(金)。
以上,被称为第一次刚果战争,总的来说,这是一场内战,目的在于推翻强人蒙博托的军事独裁统治。
背后的故事可以聊几箩筐,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尽量简单了说,如果诸位需要拓展,可以在评论区喊一嗓子。
卡比拉能够“造反”成功,跟两个邻居离不开关系,一个是东边的卢旺达,另一个是东边的另一个邻居乌干达。
这三个国家,有着异曲同工的一段经历——军人独裁统治。
按照时间线排序,1965年,刚果(金)陆军总司令蒙博托发动政变上台,1971年,乌干达陆军司令阿明发动政变上台,4年以后,卢旺达国防部长哈比亚利马纳以同样的方式上台。
这不是巧合,这是非洲传统。
2.webp


食人暴君伊迪·阿明

最先迎来转变的,是乌干达,起因是乌干达的伊迪·阿明最能折腾(有兴趣我可以另外写一篇),把一个国家搞的乌烟瘴气,大批难民跑到隔壁的坦桑尼亚,引发乌、坦矛盾升级。
阿明为了转嫁矛盾,开始在坦、乌边境制造摩擦,1978年甚至越界入侵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怒了,于是开始亲自下场,支持所有的乌干达的反阿明政权武装。
1979年4月,由20多个反阿明的武装组成的民族解放军,在坦桑尼亚军队的支持下,攻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阿明倒台。
3.webp


穆塞韦尼和里根(1987年)

此后乌干达几经分化洗牌,1986年1月底,乌干达全国抵抗军攻入首都,其领导人穆塞韦尼就任总统,任职至今。
多米诺骨牌就此展开:
穆塞韦尼的全国抵抗军一共16000人左右,其中近4000人是卢旺达难民,主要是图西族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组织,名字很有识别度——卢旺达爱国阵线(简称卢爱阵)。
卢爱阵在乌干达内战中居功至伟,其领导人鲁维吉耶马甚至被穆塞韦尼任命为乌干达副国防部长。
卢爱阵的其他成员在乌干达军队中占有一席之地。
卢爱阵帮助穆塞韦尼赶走阿明,又帮助穆塞韦尼在内战中取得胜利,现在,邻居家终于回归正常,而自己的同胞还在老家被排挤打压,这终究是一件让人开心不起来的事。
1990年,他们放弃了在乌干达军队中的职位,决定打回老家。
首战即惨败。
在卢旺达北部,他们遭遇了刚果(金)和法国的军队堵截。鲁维吉耶马出师未捷身先死,二把手卡加梅连夜从美国回来,接管卢爱阵。
此后双方在卢旺达北部互有胜负,逐渐形成对峙,此后双方打打谈谈,一直持续到1994年。
蒙博托和法国人之所以要堵卢爱阵回家,是因为是卢旺达胡图族政府的支持者。
尤其是蒙博托,不仅支持卢旺达的胡图族,还打压入境避难的图西族难民,甚至不介意出兵入境,阻止卢爱阵回家。
4.webp


刚果豹纹总统蒙博托

后来的故事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讲过,在此简要复习下:
1994年4月,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坠机遇难,引发了残酷的卢旺达大屠杀,80万到100万图西族人被杀,三个月后,卢爱阵攻入首都,控制全国,建立了延续至今的新政权。
穆塞韦尼还有一个小弟,就是本文开篇提到的卡比拉。
卡比拉是刚果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六十年代,为了推翻蒙博托的统治,他曾学习教员,在刚果(金)东部打游击,还搞了政党叫刚果(金)人民革命党,其队伍就叫刚果人民解放军。
这支队伍在当地坚持了十年游击战争,失败以后,卡比拉带领残部撤退到乌干达,临时做起了兼职——参与推翻阿明统治,帮助穆塞韦尼上台。
卡比拉的转机,就是卢旺达大屠杀。
卢爱阵接管卢旺达以后,胡图族人很恐慌,砍人的担心被砍,没砍人的担心被报复,于是纷纷出国跑路,这一跑,就是两百多万人。
当时的卢旺达,一共才八百多万人口,其中死于大屠杀的近一百万,后来跑路的又两百万,整个卢旺达瞬间变得无比宽敞。
这两百多万人往哪跑呢?北边的乌干达是支持图西族的,南边的布隆迪虽然胡图族占多数,但政府是图西族的,放眼望去,只有西边的刚果(金)是支持他们的。
走吧,去刚果(金)!
胡图族的民兵和难民以及前政府军就这样涌入了刚果金,他们就地在刚果(金)发展武装,借助蒙博托的庇护,随时准备打回卢旺达。
5.webp


来自刚果(金)的卢旺达难民营

不巧的是,比利时殖民时期以及卢旺达独立前后,也有大量的图西族人被迫出国,其中一部分跑到乌干达,后来组建了卢旺达爱国阵线,而另一部分则就近跑到了隔壁的刚果(金),他们和当地的图西族人混居,被称为巴尼穆伦格人。
新难民遇到老难民,居然还是仇人相见,岂止分外眼红。
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两批难民的武装大打出手,地点居然还是在别的国家!
胡图族武装虽然有蒙博托的支持,但图西族也有卢旺达新政府的支持,双方互相掀桌子摔椅子,把一个刚果金东部地区打的稀巴烂。
卡比拉就是选择这时候回国的。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乌干达和卢旺达的政府军!
曾经他们并肩作战,现在依然要并肩作战,穆塞韦尼和卡加梅铁了心要帮卡比拉夺取政权。
尤其是,这是两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部队,从当初反阿明战争,到乌干达内战,再到卢旺达内战,他们是众多武装中的最终赢家,战斗力彪悍无比。
1996年9月,包含各方力量在内的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简称ADFL)成立,卡比拉任主席。
此后联盟军进展神速,短短几个月内,攻城略地,锐不可当,并于次年5月攻入首都金沙萨,继而掌控全国。
卡比拉赢了
这是第一次刚果战争。
以上,皆为背景,我用了2千字交代背景,实在是因为这背后的故事太错综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太简化就会失去很多知识量,如果有啰嗦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
用一句话讲,就是三兄弟反对三强人的故事。

赢了的卡比拉并不开心,因为他的盟友大部分都是外国人。
曾经可以是兄弟,可以一起砍人,但国家毕竟是自己的,谁都不想自己的内政被别人指手画脚。
于是,卡比拉说,兄弟们,辛苦,你们回去吧。
穆塞韦尼和卡加梅互相看了一眼,露出了不悦的表情!
回去?
就这么回去?
你是不是忘了点啥?
虽然伟大的教员同志曾经说过,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虽然在相似的处境中,我们确实未曾要求对方“请客吃饭”。
虽然……,但,这是非洲,这是刚果。
卢旺达和乌干达之所以不愿撤离刚果金,主要原因,是矿。
刚果(金)虽然穷的不行,但家里的矿,实在太多了!
简单罗列下:
钻石储量,世界第二,占比30%;

钽铌矿,世界第一,占比80%;
钴矿,世界第一,占比54%;
铜矿,世界第四,占比8.43%;
铀238,储量世界第一;
6.webp


全球矿产资源的70%的种类,它都有,所以刚果金有个外号,叫全球“原料仓库”。
这是一个非常反差的现象,刚果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非洲第二,人口九千多万,非洲第四,但1997年它的GDP总量,只有60.91亿美元。
什么概念呢?
这一年,至今仍然以饥饿著称的苏丹,GDP是116.81亿美元,以货币面值闻名于世的津巴布韦,GDP是85.3亿美元。
跟它唱对手戏的乌干达和卢旺达,这一年GDP分别是62.69亿美元和18.52亿。
刚果金的面积是卢旺达的88倍,人口是对方的十倍有余。
家里还摊上那么一堆世界必需品的矿!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是第二次刚果战争的最好注脚。
对了,还要补充一句,前边那几个储量占世界前排的矿,主要分布在刚果金的东部地区,也就是和乌干达、卢旺达接壤一带。
卡比拉没法妥协,彼时的刚果首都金沙萨,街上随处可见卢旺达老兵,当地人出门,如果不仔细打听,还以为刚果(金)是卢旺达的殖民地。

妥协,就意味着软弱,软弱,就意味着失去政权的法理性。
作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总统,卡比拉必须向刚果人证明,他代表的是刚果人的利益。
1998年7月14日日,卡比拉撤换了刚果(金)政府军中的卢旺达籍军官,全部换上刚果人。27日,卡比拉再次宣布,所有的卢旺达和乌干达的老兵,必须在24小时内撤出刚果。
8月2日,东部北基伍省省会戈马的刚果陆军第10旅的数千名士兵发动哗变,这支部队的士兵主要是刚果境内的图西族人,这些人在蒙博托时期不被承认刚果国籍,卡比拉上任以后仍然不承认他们。
如果卢、乌军队撤离,他们的安全又成了问题。
哗变四处蔓延开,南基伍省省会布卡武的驻军也开始哗变。
各个地方武装纷纷跳出来,要么跟政府军打,要么跟其他武装打,整个刚果(金)乱成了一锅粥。
第二次刚果战争就此爆发!
请允许我简单整理以下各方阵营:
图西族阵营:

内部包含卢旺达和布隆迪政府军、刚果(金)本地的图西族武装、以及反对卡比拉的刚果民主联盟(RCD)。
三方利益也不尽相同,卢、布两国主要是图西族人执政,他们既要求保护当地图西族人的利益,更多的也是觊觎刚果(金)东部的矿山。
胡图族阵营:
这个阵营更加复杂,内部包括如下各方组织:
卢旺达前政府军,以及参与屠杀的胡图族民兵;
刚果(金)本地的胡图族人;
从乌干达跑过来的反政府武装;
从布隆迪跑过来的反政府武装(多为胡图族);
以及刚果金本地的马伊马伊民兵组织。
注意了,马伊马伊是一个泛称,它的实际含义是,上百个地方部族武装,这批人规模很小,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互不统属,仅在同一个目标下暂时合作,偶尔也会发生火并,对平民的伤害尤其大。
乌干达阵营:
由乌干达政府军和刚果(金)的反政府组织刚果解放运动(MLC)组成。
卡比拉阵营:
卡比拉代表的刚果(金)政府军以及上述势力的反对者。
眼下的局势就是,图西族阵营联合乌干达阵营,合力攻打卡比拉阵营。
对卡比拉而言,比较尴尬的事实是,在推翻蒙博托统治的过程中,在刚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内部,卡比拉的嫡系部队仅攻下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城市,更多的地方则是卢旺达、乌干达政府军以及几支图西族武装所控制。
作为战友,他们可以帮助卡比拉巩固统治,而一旦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他们可以瞬间让刚果(金)四分五裂。
这也是战争伊始,刚果政府军频频失利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对手,是久经战场的乌干达和卢旺达老兵。
战争开始不久,此前跟随卡比拉攻入金沙萨的图西族民兵,控制了刚果西部的出海口,并乘胜向金沙萨进攻,卡比拉的海上援助断绝,首都也面临被攻陷的危险。
7.webp


红色为卢旺达占领区,黄色为乌干达占领区

危急时刻,卡比拉选择向对外求助!
对方收到信息,迅速回电:你拿什么感谢我?
卡比拉明白对方想要什么,于是回电:我有矿! 
于是,安哥拉的军队开过来了;
津巴布韦的空军也飞过来了;
乍得、苏丹,就连刚刚独立不久的纳米比亚也来了。
8.webp




简要介绍下:
安哥拉国内最大的反对派“安盟”,在刚果(金)。
苏丹和乌干达不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津巴布韦比较特殊,大家比较熟悉的是,1990年开始南非逐渐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但津巴布韦早在1980年就推翻了白人政府,实现了黑人执政。

不仅如此,在穆加贝的一系列改革下,八十年代的津巴布韦经济增速是非洲平均水平的三倍,津巴布韦由此成为非洲“发展的样板”、“南部非洲的粮仓”。
在南非的黑人还在苦苦抗争之际,津巴布韦早已成为南部非洲的话事人,声望巨大,穆加贝本人先后出任不结盟运动主席、南部非洲地区“前线国家”组织主席。甚至被英国报刊评为“非洲最杰出领导人”。
9.webp


年轻时候的穆加贝,也是个俊后生

不过现在,南非也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凭借经济体量,南非后来者居上。
所以津巴布韦参战,一半是为了挽回国际影响力,一半是为了挖矿!
至于乍得和刚刚独立的纳米比亚,纯粹是因为太穷,来挣零花钱的。
安哥拉的地面部队迅速越过边境线,从背后向图西族武装以及“安盟”发动攻击,津巴布韦则凭借其空中优势,空运了3800人到首都金沙萨,挡住了图西族民兵的进攻。
战争进行到1999年,刚果(金)的近半数国土沦陷,但进攻方也成了强弩之末,战线暂时稳固。

联合国恰到好处的介入斡旋,在各方调和下,参战各方在1999年8月签署《卢萨卡停战协定》。
内容比较官方:一致同意停战,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外国军队全部撤离,刚果内部开启政治对话。
实际上算是中场休息。
因为除了刚果自己,大家都尝到了不少甜头!
10.webp


排队去卢旺达的刚果难民

我们上文说过,刚果,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多到遍地都是矿山。
任何一支武装,在拿下一个敌对村镇以后,第一时间是选择杀掉老弱妇幼,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斩首、开膛以及必要的强奸等。
与其说残忍,不如说是进化缓慢,遗留了太多原始社会传统。
剩下的成年男子则沦为俘虏,就地安置就业去挖矿;
挖出来的矿转手卖掉,再用换来的钱购买军火和补给。
然后用军火武装更多的军队,去攻打下一个矿山村镇,然后进行下一个循环。
乌干达的军队就是这样在刚果(金)的腹地实现军费自给自足的。
有人可能会问了,深陷敌人腹地,这矿,咋卖啊?
其实交战双方都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按照联合国2002年披露的文件,战争期间至少有85家跨国公司参与倒卖刚果的矿产,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巨头。
所以诸位丝毫不用担心买主的问题。
这是一场伴随着杀戮和掠夺的战争。

从1998年到2000年,不产钽的卢旺达每月都能出口价值2000万美元的钽;钻石出口也从1998年的166克拉猛增到30500克拉。
战争期间,卢旺达的经济增速一度达到8%,是巅峰时期津巴布韦经济增速的2倍!
11.webp


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夜景

乌干达效率更高,黄金出口增长2倍;钻石出口增长7倍;钽矿出口增长27倍。
不仅是反政府势力,就连卡比拉自己,为了筹措军费,也不得不放纵开采。作为参战的回报,安哥拉、津巴布韦等国也获得了相应的采矿权。
协议签订不久,战火重开,刚果(金)进入又一轮循环。

2000年下半年,卢旺达开始在占领区任免图西族官员,设置行政机构,计划通过移民对刚果东部实行种族换血。
2001年,卡比拉被自己的卫兵刺杀,半个月后,其子小卡比拉继任总统。卡比拉的死对战争似乎没有一点影响,战争仍然在继续。

转机,来自于敌人内部矛盾。
随着乌干达和卢旺达在占领区的进一步掠夺,双方在削弱刚果(金)这一共同目标下,渐渐滋生出几分对对方的不满。
简单来说就是分赃不均,往根上说,就是都不希望对方过于强大。
比如,如果真让乌干达吞并了刚果金北方,那卢旺达岂不是要面临有一个强大的邻居?
反之亦然。
机会,就是留给敌人钻空子用的。
三十岁的小卡比拉敏锐的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立刻着手跟双方谈判,寻求改善关系。
12.webp


过程不详,但结果是公开的:
2003年4月,小卡比拉政府与反对派武装在权力分配问题上达成一致,成立过渡政府。刚果(金)境内的图西人获得国籍承认,大批曾反抗小卡比拉的武装被允许保留,绵延5年之久的第二次刚果战争宣告结束。
如果诸位细细咂摸,就会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份协议,无关胡图族。
刚果(金)东部的胡图族武装,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他们九年前刚从卢旺达跑来,给与国籍承认?不太可能。遣返卢旺达,对方肯定不接受。
缴械,更无可能。
小卡比拉可以跟其他反对派分配权力,但不可能跟一支九年前刚搬过来的外国人分享权力。
13.webp


胡图族武装存在一天,图西族武装也会存在一天,双方很难和平相处,一旦动手,就会引起背后大哥介入,然后引发又一轮冲突。
而卢旺达为了消除这股威胁,也会不时来一波跨境突袭,这又引起刚果金政府的不满。
所以,明面上的刚果第二次战争结束了,但暗地里的冲突和杀戮,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年的刚果战争中,共计有超过540万平民丧生,除了直接死于战争的人,大部分死于战争带来的破坏。

被称为“地球第二肺”的刚果雨林,大部分分布在刚果(金)境内,赤道横穿其中,当地气候炎热多雨,非常适合细菌和病毒的繁衍。
叠加了环境湿热、医疗机构被摧毁、战争带来的尸横遍野等buff的刚果金,疾病一旦流行,就很难控制。
即便是染上一些本可治愈的疾病,也可能会因为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救助而死亡。
14.webp


埃博拉肆虐地区

除了疾病之外,还有饥饿。
刚果(金)拥有1.5亿优质耕地,如果善加利用,足以解决整个非洲的温饱,但事实是,至今为止,在每年进口100万吨粮食的前提下,刚果金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营养不良。
到目前为止,刚果(金)东部仍然盘踞十几只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就地取材,挖矿赚金币,再拿金币换武器,所以即便是面对政府军的打击,也依然可以苟活。
一个最有机会成为非洲强国的国家,却深陷“资源魔咒”无法自拔,刚果(金)真正的和平,仍然遥遥无期。

1

主题

40

回帖

8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1
发表于 2025-2-11 11: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很多外国那些取名也都是 共和国 解放军[哭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23 02:29 , Processed in 0.1328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