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20

​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又变了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5-1-10 1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webp

共同撑起湖北“金三角”


2024年,湖北GDP突破6万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总量目标。几天前,湖北“新春第一会”进一步提出新目标——到2030年,力争经济总量达到9万亿元左右。


这其中,占全省经济总量超五成的汉襄宜“金三角”,被寄予厚望。今年初,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大空间协同发展。当地媒体对此解读,这“标志着湖北区域发展进入了协同发展新的更高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武汉GDP达到2.1万亿元,稳居全省龙头地位;宜昌则以6191.12亿元的GDP总量,超过襄阳的6102.41亿元,时隔多年重回“湖北第二城”。


双城竞逐,背后是传统产业的此消彼长,和新兴赛道上的弯道超车。目前两城经济体量仍在伯仲之间,随着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格局又会否再度生变?协同发展布局下,又将如何共同撑起湖北“金三角”?


01
何以赶超



2024年,宜昌、襄阳GDP双双突破6000亿元大关。这一经济体量,在中部地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中,仅有宜昌、襄阳达到。


具体到湖北省内,两座城市的“第二城”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襄阳一度短暂拉开领先优势,直到2024年宜昌再度反超。2024年,宜昌GDP达到6191.12亿元,同比增长6.5%;同期襄阳GDP为6102.41亿元,同比增长5.9%。


这也意味着,在2023年共同超越洛阳后,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再度易主。



2.webp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指出,宜昌重回“湖北第二城”,实际是一座传统工业城市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型城市的快速转型。


宜昌和三峡工程深度“绑定”,是得天独厚的战略要津,也是宜昌经济建设的核心命题。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在当时的宜昌,长江沿线长期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的矛盾尤为尖锐。


2017年,受“化工围江”之困的宜昌,提出“关改搬转”,3年内实现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


要知道,化工产业是宜昌第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是不折不扣的“支柱产业”。受化工产业整改冲击,宜昌2017年GDP增速由上年的8.8%陡降至2.4%。


这一年,襄阳的经济增速则达到7.2%。两城的GDP差距,也从此前100多亿元,一下拉大至300亿元以上。


近年来,宜昌借新能源汽车发展风口,利用自身全国重要磷化工基地和水电优势,推动产业转型。


一个例子是位于宜昌的兴发集团。兴发集团在落后产能被淘汰后,牵头组建湖北三峡实验室,逐步实现将工业黄磷提纯为超高纯电子级磷酸的科研攻关,让其产品从磷矿石“论吨卖”,转变为高端产品“论克卖”。


这是宜昌化工产业转型的缩影。2021年6月,宜昌正式提出打造“清洁能源之都”和“精细磷化中心”,将产业从传统磷化工向新能源电池领域转型。如今,宜昌基本形成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废旧电池回收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


在秦尊文看来,过去多年,宜昌产业结构从单一的传统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储能、生物医药等产业拓展,实现产业高端化、多元化,这是宜昌赶超襄阳的关键所在。


02
转型困境


当宜昌的转型成果开始崭露头角,襄阳的经济发展则囿于传统支柱产业的衰落。


3.webp



此前,襄阳市委主要领导曾直言,襄阳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新兴产业块头不大。


以襄阳产业“基本盘”汽车产业为例,襄阳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早有布局。2015年,襄阳提出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2018年,襄阳在湖北率先印发《襄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定(试行)》。


2021年,襄阳汽车产业突破2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但当年生产的整车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仅有4%。


到2023年,随着国内汽车产业变革加剧,在造车新势力“围剿”下,东风集团销量下滑。襄阳汽车产业也因此受到冲击,2023年襄阳汽车产量仅24.4万辆,下降26.4%。


传统支柱产业下滑,襄阳的转型势在必行。


一方面,襄阳着力保住现有“看家产业”,升级传统支柱产业。


虽然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佳窗口,但襄阳仍在努力追赶。


2022年,襄阳开始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引进东风年产1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整车项目,建设并投产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随后,东风再次在襄阳打造2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


2024年,东风首款新能源乘用车品牌“纳米01”由襄阳基地生产上市,宣告襄阳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零的突破”。按照襄阳的计划,到2025年,襄阳新能源汽车预计整车产量突破20万辆、产值达到800亿元。


另一方面,为摆脱对单一产业的依赖,襄阳提出打造“智车智农”之城,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农业等智能化产业。


“襄阳过去因汽车而辉煌,现在也被汽车扯后腿。它的汽车产业块头太大了,这部分下滑的份额很难一下子被其他新兴产业弥补起来。”秦尊文分析指出,近年来襄阳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布局整体看来成效不佳。而今后一旦襄阳汽车产业转型集中见效,当地产业发展也会整体走入新的阶段。


03
抱团发展


从湖北全省来看,当前,湖北正处于能级持续跃升的发展关键期。


经济总量站上6万亿元新台阶,湖北顺势提出新的发展目标。2月5日,在湖北2025年“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上,湖北提出,到2030年,力争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在此背景下,作为湖北“金三角”的武汉、襄阳、宜昌,更要“更快、更好、更强”地发展。


4.webp

湖北“金三角”示意图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从湖北对两座副中心城市最新的定位和期待来看——


襄阳要努力打造引领汉江流域、辐射南襄盆地、联动鄂西北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中西部非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和典范。


宜昌要努力打造成为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中,“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发展能级质效”,是摆在两座城市面前的首要任务。2月8日,襄阳市委书记吴海涛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特别谈到,襄阳将“加速冲刺万亿级规模,更好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湖北全省布局中,两大省域副中心在竞争之外,正在形成合力。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到,要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建立健全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对此,秦尊文表示,湖北“一主两副”格局中,武汉是绝对龙头,其他城市竞争不过。宜昌和襄阳由于经济体量相近,可以“比着干”。两者相似又各有特色的产业结构,适合抱团发展。


比如宜昌占据优势的磷化工产业,襄阳也有。又比如低空经济,两座城市都有布局。襄阳依托中国航空工业第609研究所,航空航天产业产值在湖北占比近四成,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相对好一些。宜昌胜在动作快,经教育部批准新设立湖北三峡航空学院。


秦尊文建议,宜昌、襄阳可以在相关产业上联动,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秦尊文还特别提到,随着襄荆高铁建成投运,宜昌、襄阳两地的交通往来会进一步顺畅。


襄荆高铁是呼南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荆荆高铁、沿江高铁等线路连接。届时,宜昌至襄阳的铁路旅行时间将从3小时压缩至1小时左右。从湖北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襄荆高铁有望在2025年建成通车,对实现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抱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协同”是区域发展的制胜要诀。但协同发展,不是城市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展所长、相互补位、良性互动、开放包容。最终效果,取决于管理者的格局和智慧。


文字 | 刘旭强

0

主题

16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0 04: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江苏超过广东会成功,广东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均衡,各个城市没有协同起来,还处在各自拆台的阶段,就这个大湾区到处都是断头路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

0

主题

2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0 07: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GDP增长只能说老百姓很努力,个人收入增长也说一说,低收入的还有多少?

0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5 20: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在多,车在好,路选错了,只能离目的地越来越远。问!中国多少个省?一个广东能拉动全国省份吗?

0

主题

267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5 2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广东省又一次荣获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为广东省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0

主题

2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5 21: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GDP指的国民生产总值,给出广东省居省级省民生产总值居首,北京地区在自治区,直辖GDP居首,全国32的省级自治区22省,加上五个自治区加上六个直辖,合计32,香港澳门列入直辖市。[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0

主题

1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5 21: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江苏,恭贺江苏!之前我认为是浙江,我们广东年年第一对全国各省未必是好事,其他省份也要努力啊!经济就是你追我赶,加油[加油][加油][加油],祖国雄起势不可挡![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0

主题

2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5 2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平常听到全国32的省级自治区就是除台湾不包统计,台湾纳入以上开34可能。[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加油][加油][加油]

0

主题

1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5 21: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有信仰,

0

主题

1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5 23: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比较会做,看着广东来出牌,每年都不争第一,养老金和其它税收也不用像广东那样交那么多[点赞]我是广东人,还是希望广东把第一让给江苏把,广东粤东西北还很多穷地方,希望能多改善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24 19:18 , Processed in 0.33446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