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上,有一个板块正在上演强势回归的行情,那就是光通信。比如瑞斯康达(603803)、华脉科技(603042)、汇源通信(000586)等玩家都迎来了涨停。但是坦率地说,其股价离一个月前的高位,还有些差距。
这两年,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迭代升级,直接的影响是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来看,为光通信行业的增长带来了新动能。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根据研精毕智出具的可研报告,去年全球光通信市场销售额突破了510亿美元,预计五年之后这个数字能达到约89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2.5%。而在全球市场中,我国光通信的市场规模也已经突破了1450亿元人民币,显示出可行业的持续活力和增长潜力。
光通信市场规模未来增长预测 (来源:研精毕智可研报告)
那么,光通信的这种大放异彩究竟还能维持多久?哪个赛道的玩家最能够脱颖而出呢?笔者今天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光模块,业绩表现亮点
如果我们把光通信的产业链打开,你会发现其中游主要是光模块和光通信设备,占据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地位。而这个环节的国产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简单来说,光模块就是给IT设备传递数据的元器件,是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桥梁,为AI提供较为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
去年,不少光模块玩家股价也迎来了一波上涨。这背后的逻辑,无疑是Sora的重磅亮相、以及生成式AI的爆发。
股价上涨,是否有玩家的业绩支撑呢?据笔者粗略统计,去年前三季度,50多家光通信玩家中有接近一半的玩家的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约13位玩家净利润增幅超过20%。
就比如有“光模块一哥”之称的中际旭创(300308),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146%和190%。据公司自己披露,主要原因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资本开支的增长带来800G和400G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
二、高端光模块,持续渗透
毕竟,据Light Counting统计,去年全球用于AI集群的光模块市场将超过40亿美元,同比实现了翻倍,而今年这个数据有望超过70亿美元。这样一来,中际旭创800G产品,自然更容易获得青睐。实际上,公司800G产品已获得多个数据中心客户的认证,1.6T硅光模块也已进入客户送样检测阶段。
除此之外,去年股价实现高增长的新易盛(300502)去年前三季度业绩也实现了大规模增长,背后的原因和中际旭创类似,AI算力需求增加导致公司光模块销量提升,就是最核心的原因。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400G光模块已经实现了自主生产,而且在全世界保持一定的领先地位,超高速互联已经从400G过渡到800G。所以,谁能够在800G中抓住机会,谁就能在未来打造更高的“护城河”。
笔者觉得,国内头部光模块玩家们,凭借着这些年在客户、技术上实现的积累,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市场份额将会向头部玩家集中。
三、硅光技术,找到突破口
如果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试问光通信的结构性机会在哪里,硅光技术或许是其中之一。
硅光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硅和硅基衬底材料,来实现集成。与传统光模块相比,其本质是更高的集成度。
而在800G/1.6T时代,硅光方案的渗透空间进一步增加,毕竟硅光模块可突破传统单通道光芯片的传输瓶颈。据中际旭创预计,预计公司的硅光模块产品今年将持续上量。
而据笔者观察,硅光技术对光通信的产业链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光通信产业链的趋势是芯片设计与代工分工,再由光模块或者终端芯片厂商进行封装。随着硅光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笔者相信,光模块玩家们也会通过自研或者兼并收购切入硅光设计领域。
这两天来华的黄仁勋,就表示英伟达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硅光技术,硅光模块无疑是英伟达下一步要发力的方向之一。
所以,国内玩家,也站在下一个时代的风口,硅光技术,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