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见的一幕出现,人民币汇率三连跌,发生了什么?中国已开始行动,600亿央票发行之际,美联储已被告上法庭。
中国人民银行1月9号发布公告,证实将于本月15号在香港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规模总计600亿元,票据期限6个月。央票作为一种短期债务凭证,是央行调节基础货币的政策工具,可以回收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有助于稳定汇率。而此次发行的央票,是央行2018年开始在香港发行定期票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很显然,中国央行此时出手,是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人民币汇率出现了罕见的三连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了7.35关口,表明汇率遭受了较大的压力。之所以出现这一反常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带来的冲击。
一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出现“再通胀”,从而推高利率,促成市场看多美元,推动美元走强,美元指数走强,非美元货币自然就相对下跌了。
另一方面,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政策,难以避免地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而市场似乎认为中国会通过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上的贬值,来应对特朗普关税的压力。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便在过去三个月总体下跌,不得不承认,特朗普的影响力确实不容忽视。但是,中国央行刚刚的出手,也表明中方绝不会坐视人民币汇率下跌,事实上就在央行宣布将发行600亿央票的当天,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较低点一度反弹近150点,收复7.35关口,可见央行发力后效果立竿见影。
未来,特朗普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强,2025年人民币汇率可能会承受一定压力,但在央行的掌舵下,人民币汇率预计会保持在一个合理均衡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以往就有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的“前科”,很多声音指出,特朗普未来和美联储之间的冲突或将不可避免,这看上去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在去年12月末,美联储就被告上法庭,包括银行政策研究所、美国商会和美国银行业协会在内的美国大型银行和商业团体,联合起来起诉美联储,指责后者对华尔街机构实行的“年度压力测试”违法。而这些团体敢于对美联储出手,搞不好就是闻到了政治方面的信号。总之,在2025年,人民币汇率的压力确实存在,但大家不必过度担忧,中国人民银行一定会采取行动。而另一边,特朗普政府和美联储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则是另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问题,或许美联储向来引以为傲的“独立性”,将会在特朗普的任内遭受空前考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