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搜索
查看: 679|回复: 20

提高居民收入,怎么就这么难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发表于 2024-12-16 11: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webp




撰文丨丁慧

这两年,“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一直是高频词,不时见诸网络报端。

“提振消费”最直接的方式是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手里可支配的钱多了,才能更愿意消费。这是常识,也是当下的社会共识,问题就在于,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居民收入。

而从当下的情形看,这恰是一个难点。

01


在宏观消费数据疲软之前,人们的“消费体感”早已跑在前面。

2017年,“消费降级”一词被正式提出。在这之后,网友不断地补充关于“消费降级”的具体表现。特别是最近这两年,从衣食到住行,关于“消费降级”的声音更多。

部分城市中产的日常消费,从Lululemon到lululemom“平替”,就连以平价著称的优衣库都被继续“降级”,有些以前停车不care停车费的中产白领,为了省点停车费,开始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买打折券,人均好几百的高端餐馆也不去了,甚至吃个麦当劳也开始用团购券了。

在宏观数据上,“消费降级”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服装类快消品牌的营收下降上,其次则是体现在高端餐饮业利润额的下滑。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1.8亿元,同比急剧下滑88.8%,行业利润萎缩至历史低点0.37%。

如果说城市中产都在“消费降级”,那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的消费则一直维持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对于月收入三四千的人们来说,一双售价39.9元的对钩山寨代步鞋是他们的消费日常,他们也不在鞋子乎是不是真名牌,只要能满足鞋的基本功能即可。当然,由于消费的产品过于“下沉”,消费数据甚至都无法在品牌年报中体现出来。

至于另一个花钱的“大头”——吃饭,多数中低收入群体连外卖都不怎么点,选择自己做饭,偶尔下顿人均不超过50元的馆子,便是这类收入群体的日常。

当然,他们的消费偏好也被电商捕捉。2018年,某智库发布的用户报告显示,用户中52.7%习惯从“秒杀/特卖/清仓/免单”等区域进行购买,由此也能看得出,大多数人转移消费阵地看重的正是低价和省钱。

购物的决策主要依据可支配收入在市场中的计算,但当绝大多数人都变成了价格敏感人群时,就会影响到行业标准、企业发展策略、企业销售策略,甚至是对社会经济的拉动。

02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1—10月,在必需品类消费中,粮食、食品类增长9.9%;中西药品类增长4.3%,日用品类增长2.9%。非必需品类消费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8%;文化用品类下降0.6%;服装、鞋帽、针织纺织类仅增长1.1%。

可以看到,多数人的消费策略还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大都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了。

在整体消费不足的情况下,现行的消费支持政策也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身上,而那些最有花钱意愿、最需要钱来改善基本生活的低收入群体却被忽略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41元,平均每月343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83元,每月约为4576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40元,每月是1860元,大约是城镇居民的40%多一点。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063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553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839元,大约是城镇居民的二分之一。

比如当下各地轰轰烈烈在搞的以旧换新,主要针对的是汽车、家电等消费品。这一措施确实也提振了不少消费。不过仔细想,有了车才能换新车,有了旧家电,才能换新家电,而对于连一辆车都没有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甚至连“换新”都无“物”可换;即便是家电,他们也是能用就将就着用,换新的钱也很难拿得出来。

收入是城镇居民的40%多一点,消费却是城镇居民的二分之一,可见现实中,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真真切切地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具体到一顿饭要不要买肉、要不要多买点肉,具体到下个月交不交得上水电费、能不能立即交得上房租。

在我看来,假如可以提高这类群体的收入,在“提振消费”上,效果一定可以更加立竿见影。

也曾有研究部门测算过,财政资金发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在城市大于3倍。这就意味着,如果拿出1万亿元资金发放给城镇居民,或将创造3万亿元以上的总需求。农村的乘数效应更加明显,1万亿资金或将带来5万亿元的总需求。

03


近段时间,无论围绕国内经济“产能过剩”的争议,还是对主要经济体对中国“加关税”的争议,本质上还是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相关。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是提振消费的根本,而提高居民收入则是提高居民消费的根本。
无论媒体如何呼吁让居民“敢消费”“愿消费”,“敢”和“愿”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只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消费意愿才会自然而然上来,否则,都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眼下月收入三四千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常态。

总之,提高消费,不单单是喊一个口号那么简单,涉及的是结构性问题。

对于居民来说,愿意消费的背后,要么收入增加了,要么债务减少了,要么就业稳定了,而如果什么都没有稳定预期,则很难让人放心大胆去消费。

2

主题

48

回帖

3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6
发表于 2024-12-16 12: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浅见。想要经济增长,在贸易战正酣的情况下就得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根本还在于消费(投资是消费的派生需求,而现下财政需求又受制于地方债务危机),提振消费还得增加人民可支配自由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提供人民对未来稳定性的预期,大范围的增加人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得重塑一种激励机制来使市场主导的一次分配更公平和改进政府主导的再分配制度。而建立一个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更公平的分配制度得触动现下强大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或拥有强大的政治权力或拥有巨大的经济权力。最终因涉及激烈的政治博弈所以很难。

0

主题

5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16 13: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身背几十万房贷。一想到要还几十年。上有老下有小,很少去外面吃饭,主要原因还是钱不多,债务压身。不敢乱花钱!

0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16 13: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里没有钱,谁去消费,中国几亿股民,天天绿,天天亏钱能提振经济,如果能让几亿的人手里的钱增值了,消费自然不就起来了。楼市好的时候为什么经济好,例 我年前100万买的房,年底房子涨到200万了,虽然没有拿到这个钱,但我也消费。

0

主题

67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16 13: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提高收入促进消费升级的三点探讨:一、全面深入加大老旧社区搬倒扶起的改建内饰力度。用房地产业的科技内涵来满足大众就业增收添彩的需求。二、努力用智能科学把以往的"以地对天"的行业发展模式,奋力改良升级到"以天对地"的科技全覆盖发展境界。在登高望远拼搏发展的乾坤民生伟业中,要努力把高科技绑定在以人为本的衣食住行核心器皿上。三、建议组建和普及K—12的科学加职业、精英加才子、科企加金融等群芳组合式科技教育体制,让各省市未来花朵在理想事业中绽放出时代耀眼夺目的风采。

0

主题

5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16 13: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贷款的,着急还款和保证还款。有存款的,利率下行,还是省着点。有点钱投资的,不是股票陷进去就是基金套牢,换点外汇和黄金也是一年内起起伏伏都是做短期快钱,谁敢赌明天,你要敢赌我就让你长一辈子的教训。最后我们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加油[哭笑]

0

主题

5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16 13: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结底就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大白话就是牛马太多了,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把牛马们组织起来对抗资本,所以才廉价。再加上劳动法形同虚设,所以普通人想提高收入,那是难上加难

0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16 13: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2-3块钱就能网购商品,退货还有运费险,快递员收个件2块钱,滴滴货拉拉能给干到赔钱理由是市场饱和用价格机制挤出从业者去其他行业,有些平台一分钱卖10元左右的商品,部分折扣店用A商品低于成本价销售引流卖B商品盈利,网购占比不断攀升实体店空间不断压缩,各行各业为了活下去只能降价销售,利润没有了,GDP在高也是空转,一边是市场低迷,一边是庞大的产能卖不出去,外部在抵制中国商品,内部环境需求低迷,建议,引导工厂减产,提高商品利润,保留生存能力让工厂活下去,限制电商低价倾销商品,加税高于实体店销售,让线下实体能挣到钱,线下经济流通起来,就业岗位和收入都会好起来,信心就回来了,低价竞争没有出路,只有每个社会参与者都能分配到合理的利润与报酬经济才会正向增长。

0

主题

1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16 13: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投资这一套,循环到底层要多长时间,只剩下多少。直接发钱或者购物券,不是靠抢的那种[哭笑]。

0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16 14: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得对经济生态链的尊重与敬愄,前脚把一些行业一棒子打死后脚又去给他们抢救,一个行业关系到多少老百姓的饭碗,一个行业关联到多少上下游产业……曾经又是谁把积极消费看成奢糜浪费?连人民群众摆席也要限额……如今连大学生都要去当快递员,家庭主妇也开网约车补贴家用了,哪还有多少提高收入的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26 03:49 , Processed in 0.1641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