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搜索
查看: 634|回复: 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2025年怎么干?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回帖

1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8
发表于 2024-12-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划重点:

  • 预计将延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但重点在“进”,GDP增长目标5%左右。
  • 明年或以开发消费新场景和新增长点以及大规模以旧换新为主,如将消费补贴拓展至服务、生育等领域。
  • 预计2025年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和营商环境改善。

    1.webp


    文:任泽平团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2月中旬召开,分析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

    预计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延续9月以来的扩张性总基调,启动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明年工作重点在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振民营经济和防范风险。


    1 总基调:GDP增长目标5%左右,第二轮经济刺激关键在于落地
    预计将延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但重点在“进”,GDP增长目标5%左右。自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9月24日以来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出台,10月中国政府在世界银行会议上发言称“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2025年经济工作也会延续“稳中求进”总基调,GDP增长目标设置维持在5%左右。
    第二轮经济刺激关键在于落地。2025年面临中美贸易摩擦、特朗普2.0、地方债务压力、房地产市场调整、民营经济信心有待提振、居民需求不足等诸多挑战,明年要实现5%的GDP增长目标,需要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加码,且关键在于政策落地。
    政策要落地,关键在于取消过多的前置条件。9月24日以来,中央持续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起到积极提振效果,但堵点主要在于落地难,落地难的主要原因是前置条件太多。例如,3000亿保障房再贷款政策,贷款期限短,利率高,地方意愿不足;房企白名单贷款,未能对银行免责,银行投放积极性不高;国家出台《民企经济促进法》,但是地方罚没收入高增、远洋捕捞等事件影响企业家信心。应该尽快取消这些前置条件,让政策实实在在落地,民众可感可及,起到促进经济增长和拉动就业的作用。

    2 财政政策:赤字率至4%以上,化债加快推进
    赤字率提升至4%以上。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2023年、2024年预期目标赤字率均为3%,但2023年窄口径赤字率实际已达到4.59%。赤字率预期目标不应成为提振经济政策的枷锁,赤字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实际提高1.3万亿的财政赤字规模,相对于近几年每年1万亿元特别国债等举措来说,绝对规模的变化并不大,但有助于打破3%赤字率的古板印象和提高财政政策的灵活性。除了期待财政政策的量,在质上也期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扩张各类专项债以及中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范围,减少约束条件,更重要的是其投向领域是否可以撬动更高投资乘数;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特定群体支出,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帮助特困人员、孤儿、孤寡老人、学生、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抵御风险;三是结构性减税降费,在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有所倾斜。
    地方化债路线图已明确,明年关键在于落地。11月8日,财政部公布十万亿元化债方案,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安排累计4万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用于化解隐债,以及明确2万亿元棚户改造隐债待到期后偿还。2028年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的利息支出,可大幅减轻地方政府化债压力。但由于化债分五年进行,而非一次性下达,当前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仍承受较大压力,明年关键在于落地,期待中央加速下达置换债额度、地方政府加速发行,通过释放原本用于偿债的财政资源,地方政府可以增加对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的恢复增长和结构升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缓解,有利于清理紧缩性政策,改善营商环境,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2.webp



    3 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立场,保持宽松,预计2-3次降息降准
    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大国政策,以我为主。推动经济复苏,居民就业改善,房地产止跌回稳,股市繁荣,均需要货币政策保持宽松。
    预计明年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延续宽松,降息降准2-3次。12月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明年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
    降准、购债等多渠道释放中长期资金,维护流动性宽裕。11月底,MLF到期、专项债发行提速等导致流动性需求大增,央行同步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和净买入国债2000亿元增加中长期资金投放。当前我国央行持有政府债券占总资产比重约5.5%,与成熟国际市场央行持有政府债的规模和体量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明年将通过降准、购债、上缴央行利润、结构性政策工具等方式,更大力度满足市场对中长期资金需求。

    4 房地产:促进止跌回稳,明年全面放开限购,加大住房银行收储力度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房地产稳则经济稳。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明年或有放宽限购、住房银行收储等更多新政策出台。今年9月下旬政治局会议定调地产“止跌回稳”,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建立动态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机制,多地放松限购、限售、限价、信贷,降低税费,允许专项债购买土地和存量房储。国庆后,一二线楼市销量改善。
    我们总的判断:目前楼市量起价稳,源于在政策组合拳下前期受创信心有所恢复,但考虑到主要城市库存依旧高、居民购买力及信心不足、政策效果递减效应,楼市政策要需要加码,市场总体呈现我们之前判断的大分化格局。
    2025年,将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需求端激发购房者热情,可能继续放宽一线城市限购、推出针对首套房或改善型住房的财政补贴政策等;供给端改善资源配置,对于闲置或库存较多的地区,减少供地,加快旧房改造或以租代售措施,盘活存量资产。住房保障银行收储,资金规模要大、利率要低、期限要长;对供需两方提供金融支持,首套房贷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房企的融资支持,对按政策要求发放白名单贷款的商业银行进行免责,同时针对困境房企实施专项债务化解方案等。
    3.webp



    5 消费:消费券补贴,扩大内需,就业优先
    预计将继续提振消费,创造就业岗位和提升收入预期。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明年出口承压,扩大内需是提振经济的关键。今年中央划拨15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特别国债,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上月增加1.6个百分点,高于季节性。明年GDP增长难度更大,明年促消费中央补贴金额或在3000亿以上。
    年在消费上主要是推动以旧换新、培育新增长点和发展服务消费,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开展汽车、家电产品、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出《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聚焦餐饮、文旅体育、购物、大宗商品、健康养老、托育消费和社区服务消费。
    明年或以开发消费新场景和新增长点以及大规模以旧换新为主,如将消费补贴拓展至服务、生育等领域。明年工作重点可能在:1)融合科技、绿色与消费。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并拓展至更广泛的绿色家电和办公设备领域;家居与新能源技术结合,提升消费者体验,如智能充电桩和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等。2)继续大规模以旧换新。3)农村下沉市场开发。一是文旅场景开发,通过智慧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开发“生产+消费”的新模式。如“村超”模式将被复制到更多地区,进一步提升农村消费影响力;二是农村电商下沉。4)加大对消费和生育补贴。发放大范围消费券,涉及餐饮、家电、文旅等。对二孩、三孩家庭提升补贴金额。
    4.webp



    6 科技产业政策:新质生产力,国产替代
    特朗普关税2.0预计将提高贸易壁垒,加速“卡脖子”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打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关键在于自主科技创新,靠科技创新培育经济新动能。
    2025年,以未来产业和卡脖子相关产业为重点领域,强化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同时注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年科技产业政策可能涉及以下领域:1)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培育具备战略性、颠覆性的新兴产业,包括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领域。2)深化科技与产业融合。鼓励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促进技术链与产业链的高度协同。更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联合体的建设以及科技成果将更快市场化,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和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3)优化科技政策环境。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全国统一技术市场等措施,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同时,注重优化监管政策,以包容审慎的原则促进新技术的实验与应用,激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4)打造多元化支持体系。2025年或将设立专项基金,吸引长期资本和战略投资用于硬科技项目。此外,激励地方政府建设更多高新技术园区和未来产业示范区,促进区域产业特色化集聚。5)培育新型企业和技术生态。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科技领军企业,政策将着力打造多层次企业创新梯队,支持企业进行内部创业和外部投资孵化。

    7、民营经济:保护产权,提振信心
    预计2025年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和营商环境改善。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范限制人身自由、异地执法、干预经济纠纷、异常罚没收入、拖欠账款等,改善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贡献了“56789”,即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激活民营经济信心,堪比10万亿刺激。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制度经济学表明,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8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提振信心
    资本市场预计是明年工作重点之一。股市繁荣有助于促进消费和科技创新。今年九月底,国务院送出资本市场“大礼包”,平准基金正在酝酿,创设创新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繁荣发展。央行创新推出两项工具支持股市,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真金白银”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汇金中长期入市,托底股市;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支持并购重组,优化投资环境。9月24日当天,市场大受鼓舞,上证指数大涨4.15%;新政后三个交易日,市场连续放量大涨,站上3000点。短短三日,上证指数拉涨250余点,交易活跃。
    具体来看,会议可能提到的资本市场改革内容有:1)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投资市场生态。通过完善注册制、提升市场透明度、严格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增强投资者信心。2)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上市,特别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绿色产业领域;强化信息披露与治理,通过监管要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3)引导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鼓励险资、社保基金、外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引导上市公司回购。4)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功能,支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支持消费与科技产业融合,推动科技赋能消费,鼓励相关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发展新消费模式如线上线下融合、新零售等。
  • 0

    主题

    6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5 01: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瞻远瞩,领导有方

    0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5 07: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搞活经济,保持经济稳速增长,不在于怎样刺激消费,而在于怎样使老百姓手里能够有更多的钱,怎么让老百姓能够挣到钱,而不是把兜里的钱花出去!让老百姓有挣钱的方式,并且挣到钱了,才敢花钱,才愿意花钱,没有来源,怎么敢花,能挣到钱,你不让他花,他也会花的

    1

    主题

    34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4-12-5 07: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速干[点赞]

    0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5 07: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遥遥领先

    0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5 0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的一切,降息才是硬道理

    0

    主题

    7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5 0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关键点,首先还是地方和中央的财政收入改革(大概率还是税费改革了[哭笑]中国几千年下来,也没没别的办法了),其次是收入改革,当然不是要国家单纯的涨工资,而是提高服务费用比例,老百姓有动力干,也有更好的劳动报酬。最后一个办法,还没有改善的话,那就强军战略吧,给军工大量订单,去扩张吧[奋斗]

    0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5 1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干?当然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4

    主题

    38

    回帖

    8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4
    发表于 2024-12-5 10: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轮经济刺激关键在于落地。2025年面临中美贸易摩擦、特朗普2.0、地方债务压力、房地产市场调整、民营经济信心有待提振、居民需求不足等诸多挑战,明年要实现5%的GDP增长目标,需要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加码,且关键在于政策

    0

    主题

    77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12-5 11: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能不能发展,关键是顺势而为,比如九十年代开始商品房,2000年后的高速公路和高铁,2010年后的农村公路硬化……现在我们可以把银行百万亿闲置资金砸向农村,肥水不流外人田,因地制宜建设各种私人大农场,这是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最佳办法!中国有百万个自然村,农村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南方已经没有年轻人种田种地了,坡地荒了,种两季改一季,产量实际少了一半,假设支持建设私有化大农场,试点十万个村子土地改革,十年内能产生十万个私人大农场,一个农场需要一千万农业机械,就是万亿机械市场需求,每个农场征地需要补偿农民,企业支付30%的土地补偿款,另外70%需要银行贷款,假设农场价值3个亿的话,需要贷款2亿,十万个农场需要贷款20万亿,年轻农民有一半会拿着补偿款去城里买房,十万亿买房,国内房地产是不是企稳了?给失地老农每月上千养老金,中小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农场可能种菜种粮食,也有可能因地制宜种花种果种茶叶和药材,养鸡养鸭养牛养羊,去年我们进口了143万吨榴莲,价值百亿美元,还有部分土地可能会特批变成农家乐、高尔夫、养老基地、低空经济基地,无论干什么,都需要平整土地,这是多大工程量,能带来多少项目投资和就业?各种基地,是不是要建几栋房子,是不是要用到各类家装用品,甚至是光伏板,农场正常运行后,还要整体投保买保险,总之可以完全盘活国内经济,产能过剩会被自己消耗一半,经济消费内循环直接起飞!不要担心没有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农业虽然利润微薄,但是好在稳赚不赔,中国自己就是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农业可以不受欧美经济制裁影响,关键土地长期来看是有溢价翻倍的,土地资产化,能最大限度吸引投资,而且中国人有买地当土豪的传统情结,老板们会像投资房地产一样疯抢土地,中国现在有百万亿长期存款,正愁找不到投资项目,与其现在疯抢长期国债、黄金,还不如买地投资农村,利人利己,利国利民!先破冰搞几个大农场试一试,一旦政策配套齐备后,大部分村子村民应该会像城里人拆迁一样,盼着自己村子土地改革,台湾一亩耕地能卖100万,我们但凡能卖十几万,家家户户都能几十万,加上山林地轻松上百万,村子村民怕有后顾之忧的,可以不卖不参与,或者卖一半留一半;国家怕有后顾之忧,可以不搞永久私有化,像城里房子一样搞50年产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25 16:23 , Processed in 0.1297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