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时分,以色列空军超100架战斗机跨越上千公里,跨越多国领空,一路杀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等地进行报复,在轰炸多个目标后大摇大摆地离去。
伊朗方面的回应十分耐人寻味,一方面表示必将对此有所还击,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了不想把事情闹大的态度,一改此前的强硬表态。
以色列这次空袭到底是怎么计划和执行的呢?从已知的信息来看,以色列空军选择了凌晨时分发动袭击,这个时间点为飞行员提供了某种战术优势。
而为了规避俄罗斯和叙利亚部署的预警雷达,以色列的战机选择了低空飞行,或通过约旦进入伊拉克北部,悄无声息地逼近伊朗领空。
从军事角度看,以色列空军利用三支F-35战机中队,从内瓦提姆基地起飞,在约旦上空完成集结,再低空飞掠叙利亚和伊拉克西部,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相对安全的航路。
在这样的航线上,避免了与叙利亚、伊拉克来自陆基防空力量的直接对抗,但与此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提出一个质疑:调动了如此庞大的空中力量,结果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的打击效果。
空袭过后,伊朗方面也不甘示弱,开始展示强硬态势,伊朗防空部队声称成功拦截了大部分来袭导弹,仅在德黑兰等地造成了有限的破坏。
从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上,我们看到的伊朗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德黑兰依旧车水马龙,有市民爬上屋顶观望寻找导弹的踪迹,以色列导弹不仅没能造成实质性的破坏,显然,伊朗在战术上的抵挡加上传统上强硬的外交辞令,让以色列的这场空袭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这次行动的目的并非仅仅针对实物目标的摧毁,而更可能是在战略层面对伊朗施加压力,以试探其防空能力,甚至考验伊朗的国际关系网。
而这种“打了也没打”的局面,说明着反以势力与以色列的地缘政治角力,并没有因为这次冲突而终结。
从国际角度来看,以色列空袭伊朗无疑增加了中东局势的不确定性,以色列此番行动,很可能也在测试国际社会对伊朗事件的调解能力和意愿。
另一方面,伊朗在遭遇外部打击的情况下,是否会寻求与其他地区大国加强同盟,以巩固自身的区域优势,这些问题都将对未来中东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双方虽然互相放话,但目前为止实际行动却显示出一种微妙的“克制”,也许,这场冲突将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
未来,中东这块历经沧桑的土地上,无论是战争的鼓点再次敲响,还是和平的曙光悄然而至,这对“死对头”间的博弈都将是一个持续上演的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