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和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然而,香港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香港的命运也随即从中英两国在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明文规定割让香港岛开始转变。
▲香港紫荆花广场
然而,英国在最初布局在华利益时,最先考虑的目标并不是想占领香港岛,而是浙江的舟山。
鸦片战争期间,1841年英军占领舟山后,随即在舟山建立殖民政府,直到1846年才撤出。
▲浙江行政区图
但英国人对舟山仍然念念不忘,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再一次攻占了舟山。当然,英国想长期占领舟山的算盘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得不到舟山,英国才“退而求其次”,将重心转移到经营香港。
那么,英国人占领舟山的计划为什么会失败?香港和舟山的命运,此后又有怎样的转变?
▲舟山群岛横亘在钱塘江口,离长江口也很近
一、海上通衢
舟山和香港拥有相似的地缘环境,本身都是海岛,且都位于一条大河的入海口。所不同的是,舟山面对整个中国的大动脉长江,香港面对的则是华南一隅的珠江。
这就决定了在殖民者的眼中,舟山的战略价值远高于香港,显然更适合作为进入中国大陆的桥头堡。
舟山群岛有2000多个海岛,主岛舟山岛面积502平方公里,主岛距大陆最近点至少有8.1公里。
而香港岛面积是78平方公里,与大陆只隔着几百米的海峡。因此,舟山的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也高于香港岛。
▲舟山位于中国沿海航海的中心枢纽位置
不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只注重陆权,对开发舟山群岛毫无兴趣,直到738年唐朝在舟山设立翁山县,隶属于明州(宁波前身)。
这是舟山第一次出现县治,但因为人口稀少,只有一些小渔港,33年后被撤消,此后又经过多次反复。
唐宋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宁波(明州)更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之一,商船云集,各国使臣络绎不绝。
▲北宋时期的明州
元朝时,宁波与泉州、广州并称中国三大港口,商船直通欧洲和西亚。
▲以陆权为核心的封建王朝来说,舟山的主要价值是渔业
郑和下西洋结束后,尽管明廷停止了官方航海活动,还长时间实行海禁政策,民间海贸却开始兴盛起来。众多海商、海盗,还有外来的葡萄牙人,都把舟山当作中国沿海最主要的中转站。
江浙的丝绸、茶叶,江西的瓷器,海外的香料、珠宝、珍稀木材,首先存储在舟山,然后再运往中国内地和欧洲西亚等地。
舟山又距离大陆有一段距离,官府很难管到这里,不像香港岛那样紧贴着大陆。
▲舟山向来是海外势力进入中国的最佳跳板
最有名的是双屿岛,最繁荣时有上千艘海船停泊,数万人口上岸定居,其中葡萄牙人多达1000人。
舟山是16世纪全球最大的海贸中心之一,或者也可称之为海上走私中心。1548年明军捣毁了双屿岛,使沿海走私陷入低潮。
从舟山退出后,葡萄牙人只好另想办法,在1553年通过贿赂得到了澳门的居留权,以及通商权利。
可见对于葡萄牙人来说,中国沿海的首选据点也是舟山,其次才轮到澳门。澳门和香港一样位于“山高皇帝远”的珠江口,朝廷可以容忍西洋人在此建立据点。
▲香港、澳门都在珠江口附近并非偶然
舟山虽然也是海岛,但战略地位更为重要。舟山不仅直面长三角,这个明清两朝的统治核心,以及赋税漕粮的最大来源地,还能沿长江深入华中腹地。这些都决定了朝廷不会对舟山置之不理。
▲清朝宁波府
二、觊觎已久
英国人是欧洲大航海运动的后来者,但势头很猛,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荷兰,18世纪初已经成为新一轮的海上霸主。
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先锋是东印度公司,集殖民、贸易、武装等功能于一身。
清朝前期实行海禁政策,强制沿海居民搬迁到内陆,使舟山群岛变成无人荒岛。海禁政策直到1685年才有所放松,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四个口岸。
▲英国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的总部
宁波口岸由于距离茶叶、丝绸、瓷器的产地最近,各种商品的质量高、运费低,因此颇受欧洲商人欢迎。随着海贸的发展和大批居民的回归,舟山岛南部形成颇具规模的城镇。1688年,清廷在此设立定海县,隶属于宁波府。
长三角不仅是粮税重地,也是思想、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清廷害怕外来思想会冲击到这里,从而危及自己的统治,故意把宁波口岸的关税提高到广州的两倍,可仍未阻止外商前来。
▲乾隆下江南图
英国人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了解宁波、舟山的地理环境和战略价值,原本想在此设立商馆,却遭到清廷的拒绝,只好另想办法。1715年英国东印度东司的第一个中国商馆在广州开业,中英贸易开始步入正规。
为了尽可能减少西洋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乾隆皇帝索性在1757年下令,西洋商人必须去广州交易,宁波等另三个口岸只对日本、朝鲜、东南亚等传统藩属国开放。
▲广州采用十三行制度管理洋商
乾隆这样做,一来,广州距离京畿和经济中心长三角都要远得多,不管发生什么也影响不到皇帝和朝廷;二来,那里本来就有葡萄牙人聚集的澳门,当地官府对管理西洋人有经验。
尽管如此,英国东印度公司依旧更希望去宁波做生意,甚至在1759年还派人北上,向乾隆皇帝递交书信,要求重开宁波口岸,当然没有成功,反而更坚定了乾隆皇帝将西洋人隔绝在广州的想法。
▲茶叶是英国人从中国购进的最大宗商品之一
趁着给乾隆皇帝祝寿的机会,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在1793年访华,希望能与清朝达成一系列协议,其中最主要一条,就是允许英国商人在舟山的某个小岛上居住和存放货物。
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是在舟山群岛取得一块类似澳门的领地,名义上服从清朝的管辖,实际上拥有很大的自治权,成为英国势力进入中国的跳板。
▲清朝画师故意矮化英国人
英国人也考虑过香港岛,但当时香港还是个遍布丘陵山林的荒岛,只有极少数原住民和海盗,且距离广州太近,就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
而舟山不仅地缘条件好,人口也多,定海县下辖已有30万人口,发展潜力远远大于香港岛。
▲舟山人口的变化
事实上,葡萄牙人、英国人乃至所有欧洲殖民者,在全球的套路都是如此,先建立海上贸易据点,然后向内陆地区蚕食,最终殖民征服整个国家或民族。因此,他们一到中国,首先看中的都是舟山,正好证明了舟山的巨大价值。
▲通过驳船倒运货物的英国商船
乾隆皇帝直接拒绝了马戛尔尼的要求,一方面,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无法与英国平等交往;另一方面,英国的要求超出了清朝与外邦交往的惯例。马戛尔尼未能完成使命,但英国人并没有对舟山死心。
三、祸从天降
19世纪前半叶,随着英国完成对印度的殖民,以及英国海上实力的增强,中英贸易也越来越频繁。据统计19世纪30年代,每年来广州交易的欧洲商船中,英国占到四分之三左右。
令人愤慨的是,英国商船携带最多的货物是鸦片。虽然清朝明令禁止销售鸦片,可英国商人串通官员和买办,几乎是半公开地把大批鸦片运至广州,再销往全国各地。
▲英国东印度公司仓库里准备销往中国的鸦片
英国人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从中国购进丝茶瓷器,中国却对英国商品没兴趣,导致大批白银流入中国。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英国人便想到了具有麻醉作用、又容易成瘾的鸦片。
仅仅1830-1839年,清朝因为鸦片贸易流出至少五、六千万两白银,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困难和百姓的贫困,还有无数中国人受到了鸦片的毒害。正因为如此,林则徐才会奉旨到广州禁烟。
▲林则徐主持广州禁烟和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林则徐从以英国商人为首的外商手里,收缴到2万多箱鸦片,统统在珠江口的虎门销毁。1840年6月,英国远征舰队抵达珠江口外,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除了索要鸦片损失和战争赔款外,英国远征舰队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延续马戛尔尼当年的使命,在中国沿海建立一个落脚点,或者叫前进基地。
▲少数英勇抗抵的清军仍无法战胜先进的英国军队
7月6日,英军炮轰舟山岛上的定海县城,清军既没有做好战备,武器又过于落后,定海县城当日陷落,这是英军第一次以武力侵占中国领土。英军随即以定海为基地,派军舰封锁宁波港和长江口。
7月14日,英国远征舰队宣布成立定海军政府,由一名英军上尉负责管理,以取代清政府对定海及舟山群岛进行统治。此举完全暴露了英国人的野心,想把定海变成殖民地,彻底脱离清政府的管辖。
▲清朝官员在洋人面前从狂妄自大变成卑躬屈膝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打过多个中国城市、海港和军事要塞,比如虎门炮台、广州、厦门等地,但英军唯一打算长期占领的只有定海。显然,夺取定海是英国的既定目标,鸦片战争只是一个契机而已。
香港岛是一个更容易夺取的目标,但英军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香港岛人口稀少,无法为舰队提供补给,又处在清军防守严密的广州附近,危险系数更高。
更何况,珠江口远离中国的统治核心和经济重心,对英国的价值不如舟山。
▲中英鸦片战争形势图
四、人民战争
英军攻破定海县城时,在城内大肆抢掠,激起了舟山百姓极大的愤慨。所谓的定海军政府发布告示,要求百姓服从自己的统治,英军还打算用鸦片向定海百姓采购粮食、蔬菜、肉类等军需物资。
哪知,舟山百姓拒绝与侵略者合作,不出售任何物品,坚壁清野纷纷躲到乡下。英军曾想用武力夺取物资,但舟山岛面积502平方公里,一半以上是丛林密布的丘陵山地,还有数以千计的海岛,仅凭几千英军根本无力控制。
▲舟山有2000多个海岛,非常有利于游击战
不仅如此,舟山百姓还自发组织起来抵抗侵略者,以游击战袭击小股英军、向水源投毒,甚至捕捉到英国军官作为人质,以此来威慑英军停止残害中国人、搜刮乡里。
此外,宁波以及整个浙江沿海的百姓,都与舟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想尽办法突破英国人的封锁,把粮食、武器运上岛,支援舟山百姓的抗英斗争。
▲舟山人民的抗争比清军更让英国人头疼
舟山及浙东百姓的斗争,使英国占领军无法实现以战养战,只能依靠舰队提供补给,所谓的定海军政府如同摆设,得不到舟山百姓的任何支持。
从1840年7月至次年1月,英国占领定海已有半年,但舟山百姓拒不合作,所谓的定海军政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更无法为远征舰队提供补给。
定海的英国占领军因为水土不服、疫情等原因,出现了大量减员,使英军长期占领定海的信心大打折扣。
▲英军舰队打算把定海作为主要的中转和补给基地
此外,定海及舟山群岛地理上的优势其实也是一种劣势,清廷不可能割让长三角门口的一片国土,这样动摇其统治的根本,因此战争必将长期化,这是英国难以接受的。
除了定海,英国远征舰队在其他方向的进展都很顺利,8月封锁天津大沽口,迫使清廷派员谈判。经过数月的磋商,双方谈判代表琦善和义律于1841年1月签订《穿鼻草约》,主要条款是赔偿600万银圆和割让香港岛,以及归还定海。
▲《穿鼻草约》是琦善和义律私下达成的,没有得到双方政府认可
英国人已经认识到,既然无法牢固占领舟山,那就只好选择条件差一点的香港。1月26日,英军占领香港岛,3月,英军撤出定海,所谓的定海军政府昊花一现。
清军重新进驻后,一边修缮工事整军备战,一边将定海县升级为浙江省的直隶厅,不再受宁波府管辖,以全省资源加强定海防务,驻军长官由原先的一名总兵增加到三名。
这也是舟山在行政上第一次脱离宁波,意味着其对于中国海防的重要地位得到承认。
五、暗藏祸心
然而,《穿鼻草约》没有得到中英双方政府的认可,战火很快重启。10月,英军第二次进犯定海,清军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位总兵殉国,清军溃散,定海再次失陷。这一次清军做好了充足战备,但仍然不敌全面领先的英军。
英军以定海为基地,重新封锁长江口,并沿长江攻陷镇江,摆出切断大运河漕运的架势。这下清廷顶不住了,漕运关系到清廷的财政运行,绝不能被切断。
▲清军在定海有完备的防御体系,但仍然失守了
于是,清廷被迫妥协,以一纸《南京条约》结束了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等。英军以定海为抵押品,声称等清廷履行完《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才能归还定海,清廷无奈只有接受。
不久,英国陆续开辟上海、汉口等租界,舟山是连结这些长江沿线租界与海外的枢纽,也是英军舰队的主要基地之一,随时可以溯江而上,确保各租界的安全。
▲《南京条约》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
第二次占领舟山后,英军以舟山岛为核心扩建港口,修建兵营,并重开定海军政府,提高了管理级别,由一名英军上校担任首脑,并由一名德国传教士管理民政,希望能以此来招揽舟山百姓的人心,但收效甚微。
即使英国人用金银收买,舟山百姓依旧不肯与侵略者合作。1842年6月,舟山百姓结成同盟,共同签署了《定海县人民告白》,团结起来反对英国侵略者,以游击战的方式在陆地、海上各个地方发动袭击,英军即使躲在定海县城内也惶惶不可终日。
▲清军在定海的抵抗十分激烈
正是由于舟山百姓的持续抵抗,才让英国人彻底放弃了殖民舟山的目标,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把经营重点转向香港。1843年香港殖民当局成立,香港岛的原住民很少,需要从大陆引进大量合适的人口,统治成本比舟山低得多。
1846年,清政府付清了2300万两白银的赔款,英军开始撤出定海。奇怪的是,英国人临走前要求清政府签了《归还舟山条款》,似乎是想让归还行为显得正式一些,其实是为下一步侵占中国利益做准备。
▲荒凉的香港岛不是英国人的首选
《归还舟山条款》规定,英军撤出舟山后,清政府不得将此地的主权给予其他国家,如果有别国来犯,英国有义务保卫舟山。中国领土居然需要英国来保卫,这样的咄咄怪事无疑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
事实上,这份条约的真正目的是要把舟山变成英国势力范围,不容其他国家染指,英国人自己得不到,也不允许别人得到。有了这个先例,欧洲列强纷纷开始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尽管明文规定归还舟山给中国,可英国人还是不死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又占领了舟山。这一次更多地是出于军事需要,为远征舰队进攻北京提供保障。
有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经验,舟山百姓照旧拒绝与英军合作,坚壁清野,让英国人找不到任何机会。
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结束,英军便灰溜溜地撤走了。至此,舟山“错过”了成为“香港”的机会。
▲割让香港
六、未来可期
占领舟山彻底无望,英国人只能将香港岛打造成对华贸易的中转站和殖民体系的重要支柱,开始重点建设介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
趁着取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胜利,英国人顺势租借九龙半岛,以保障维多利亚港的运行。
然后又在1898年强租新界,将香港一步步扩大到今天的规模。赔款割地、通商开埠,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香港的崛起,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
▲依维多利亚港而建的英式建筑群
对比舟山的30万人口,香港的原住民只有数千,英国人开发香港又需要大量人力,使原住民得到相对较好的安置,没有形成反抗势力,使英国人的统治较为顺利。
鸦片战争及晚清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定海直隶厅一直与宁波府平级。
辛亥革命爆发后,浙江军政府宣布脱离清廷,虽然废除了宁海直隶厅,恢复为定海县,却改由省政府直辖。
▲广东外海的民国海军
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都在浙东设置行政专区,级别介于省与县之间,管辖范围类似清朝的宁绍台道,包括鄞县(宁波)和定海县。
1949年5月浙东解放,宁波专区成立,由鄞县县城建置宁波市作为专区治所,定海县归宁波专区管辖。
▲1949年的宁波专区,定海县为唯一的群岛县
1953年,定海县被拆分成三个县,同时成立舟山专区,与宁波专区平级。后来舟山又被并入宁波专区,又再次与1962年成立舟山专区。
1983年中国实行市管县体制,宁波专区改为地级宁波市。
▲1960年代的舟山专区
而舟山专区经过撤消和重设后,在1987年改为地级舟山市,成为中国首个群岛型地级市,一直延续到今天。
▲舟山、宁波的建制沿革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舟山和香港都是中华民族这段屈辱史的见证。舟山原本是英国人的首选目标,由于清廷不敢割让这片腹心要地,以及舟山人民的英勇反抗、宁波人民的支援,还有舟山群岛本身庞大,超出了英国人的统治能力。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英国人最终选择了条件不如舟山的香港岛。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2011年,舟山群岛新区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规划,目标是充分发挥舟山,作为中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的交汇枢纽作用,以打造海洋型、外向型的经济新格局。
舟山是中国唯一的群岛地级市,人口只有100多万,腹地较小。但是利用地处长江航道出海口,以及地处宁波和上海两座大城市之间的优势,积极协同与上海、宁波的发展。
▲舟山的区位
与上海合作方面,2002年,上海洋山港开建。
上海与浙江协同合作,舟山将嵊泗县的洋山港划给上海港管理。目前,以洋山港为核心的上海港是世界第一大港(按集装箱吞吐量)
与宁波合作方面,2006年,宁波港、舟山港合并,“宁波舟山港”登上舞台。目前,宁波舟山港也是全球第一大港口(按货物吞吐量)。
▲2022年港口排名
再加上宁波舟山一体化、跨海大桥、甬舟铁路的建设,舟山的发展日新月异。
2022年舟山的人均GDP达到16.68万元(折合约2.5万美元),位列浙江首位,超过了省内的杭州和宁波。
▲2022年浙江各市人均GDP,舟山位居第一
即使没有成为“香港”,但舟山优越的地缘条件就摆在这,发展前景依然不可限量。
▲世界大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