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描述图片
搜索
查看: 475|回复: 0

运输不惧万里之遥,茶砖曾是连接中俄的“硬通货”

[复制链接]

79

主题

6

回帖

24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5
发表于 2024-11-6 0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今年10月召开的喀山金砖峰会期间,中俄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提到了连通两国的“万里茶道”——17世纪末开始,随着俄罗斯市场对茶叶需求的增加以及中俄茶叶贸易的兴盛,中国商人贯通了一条茶叶贸易之路,这条通道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北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超1.3万公里。茶饮曾经只是俄国极少数贵族才能享受的“特供”,随着两国边贸活动的发展,俄方来华建厂、学习中国成熟的制茶技术,这一局面渐渐才发生改变。中国自古以来精擅制茶工艺,我国产出的茶砖远销海外,甚至曾被当成货币使用,在边远地区价值堪比金银。
1.webp


印着花纹的茶砖

曾经的俄罗斯“贵族特饮”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在全球茶叶贸易市场上更是长年“一家独大”,其国际垄断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为了便于长途运输,茶商把茶叶“高度浓缩”,制成茶砖。
茶砖的制作通常需要烘干、蒸煮、静置发酵、用模具压缩和陈化等工序。根据茶叶品质与制作工艺,茶砖会被分成不同品级,并打上特定标记。其中,品质最上乘的茶砖呈深棕色,口味最纯正,杂质最少;品质最末等的则呈深黄色,有时制作工艺不讲究,茶砖可能会含木屑等废料。泡茶时,人们将茶砖切成小块、或用手掰下来一部分放在火上烘烤消毒,之后将其研磨成细粉,加入热水,搅拌成茶饮。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茶叶在17世纪被引入沙皇俄国,此后成为王公贵族最为青睐的饮品之一。早期中俄的茶叶贸易体量很小,主要是因为路途遥远。据记载,俄国的商队从中国出境后将货品运往莫斯科,耗时约16个月,若是旅途不顺,走上两三年也有可能。
由于驼队载货量有限,物流成本高昂,当时茶叶在俄国是绝对的贵族饮品,1735年每磅茶叶价值15卢布(当时的卢布含银量较高)。
俄国人在华建厂“造砖”
18世纪,中俄两国民间热衷边贸活动,今俄罗斯边境城市恰克图就是当时贸易活动的中心之一。在这个“大卖场”中,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不需要货币,俄方商人用品质上乘的动物皮毛换取中国茶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双方的商品都具有一定的“时令性”,恰克图还是一个天然的“期货市场”,诞生过很多能人的商业传奇。
2.webp


早期的俄罗斯贸易驼队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更多贸易港口的开放,中俄的茶叶贸易合作更为紧密。除了大批量购入茶砖等产品,俄国人还在汉口等城市建立一系列茶砖工厂,据称当时最大的一家工厂属于沙皇的一位亲戚。据考古发现,当时中俄“合资”生产的茶砖上印有俄文。到19世纪末期,俄国人在中国的茶砖生产已颇具规模,一座大型茶砖工厂雇佣的本地员工高达数千人。
轮船与火车的普及也让茶叶运输更为便捷。当时比较常见的路线是先用轮船将货物运往海参崴,再由火车运往莫斯科。其实在西伯利亚铁路连通海参崴后,运茶的驼队就慢慢减少了,原本16个月的时间也大幅缩减。俄国在华人口不断增加,1916年,中国的茶砖产能达到巅峰,茶砖年出口量接近3万吨。俄国1917年爆发十月革命,随之而来的俄国内战严重影响了这一行业的贸易,中俄的商业往来几乎陷入停滞。
比金银更值钱的“硬通货”
对居住在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区的民众而言,茶砖既是饮品,也是食物。在对茶砖进行处理后,很多人将它们直接混入主食,撒上食盐、黄油等佐料食用。但在俄罗斯,茶砖一直仅被作为饮品,俄罗斯人对于这种来自远方的饮品格外钟情,很多消费者笃信西伯利亚的干冷天气会赋予茶叶与众不同的滋味。
几百年来,中国的茶砖通过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源源不断运往中亚地区,之后进入中东乃至欧洲。由于茶砖既能当食物、饮品,又能入药,兼具流通性和稀缺性,它们顺理成章成了商贸活动中的一般等价物,是能当货币使用的“硬通货”,特别受到游牧民族的喜爱。出于其“金融属性”,人们在生产茶砖时往往遵照严格的标准生产,通常来说,一块茶砖的重量就是1.2公斤。比较讲究的商家甚至会在茶砖上做出工整的纹路(如同巧克力食品上的纹路),以便人们进行小额交易时切割与“找零”。
在亚洲一些地区,很早就出现使用茶砖的结算手段,在中国西藏以及俄罗斯部分地区,茶砖就是实际意义上的流通货币,与非洲地区广泛使用的“盐砖”功能相同。史料记载,在中国宋代,茶砖曾被当成“税金”上供朝廷,或作为“礼品”用以安抚凶悍好战的部族。11世纪末期,蒙古人用茶砖换骏马。 
一位法国传教士曾在游记中记载自己19世纪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商业活动见闻,称当地生意人讨价还价时往往会争某件商品“值几块砖”,劳工和仆从的薪水都以茶砖的形式发放,一匹马的价格大约是80块茶砖。20世纪初,一些游历中国的西方探险家发现,在边远地区,黄金白银都换不来的补给品可用茶砖兑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伯利亚仍有不少民众将茶砖作为流通货币。(刘皓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