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BTC: 加载中...

ETH: 加载中...

USDT: 加载中...

BNB: 加载中...

XRP: 加载中...

ADA: 加载中...

SOL: 加载中...

DOGE: 加载中...

DOT: 加载中...

SHIB: 加载中...

TRX: 加载中...

搜索
查看: 807|回复: 0

清末伟大的史诗人!晋江这位传奇状元的背后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发表于 2024-11-4 12: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webp

吴鲁,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人,是我国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位状元,清末闻名爱国诗人、教育家、书法家,有“六掌文衡”“一代宗师”之称,被誉为“清末伟大的史诗人”,其家国情怀和诗歌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其创作的《百哀诗》中。


2.webp

吴鲁故居


2025年5月22日是吴鲁高中状元135周年,当年又恰逢吴鲁180周岁诞辰。为此,中共晋江市池店镇委员会、晋江市池店镇人民当局、晋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晋江经济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吴鲁文化征文活动。本报现于《五里桥》版开辟专栏,陆续刊发优秀征文作品,以飨读者。




末世的倔强
作者:戴冠青




向上滑动阅览


清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京城依然春寒料峭,庚寅恩科的殿试揭晓唱名仪式在金殿审慎举行。留着小胡子的晋江钱头村人吴鲁与一众贡生满怀期待在殿外静候,突地,唱名声轰然入耳:“一甲一名,吴鲁!”一股热流瞬间涌上心头,没错,年已四十六的他夺得庚寅恩科状元!


3.webp



此刻,我正站在钱头村古朴斑驳的状元第中,望着门楣上吴鲁手书“紫薇高照”四个雄浑大字,目光好像穿过135年的汗青烟云,当年吴鲁冠插状元花翎巡游时风光无限的胜景历历如前。


着实,我并不能想象出当时的吴鲁是怎样一种心情,我只知道,吴鲁是个大器晚成的状元。供职京官18年后夺魁,意味着他并不年轻,但大概是晋江人爱拼会赢的倔强性格使然,抑或是一个颠末官场历练的儒生试图有所作为的一搏。其状元卷上,面临天子的殿试策问,他洋洋洒洒地誊写了自己的治国构想,有帝王心法之道、东三省管理之策,也有经济发展之略、边防保卫之方,经世致用,满腹经纶,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是满满的爱国报国情愫!


46岁的状元公,今后更不敢懈怠。在那个千疮百孔的清代末世王朝中,从光绪十六年(1890)授翰林院修撰始至宣统三年(1911)闰六月辞职,他始终恪尽职守、尽己所能,为选拔人才、振兴文教、消灭腐弊、维护国家长处谨小慎微,在汗青上留下了孤独而倔强的身影!


六掌文衡,险些用尽了他后半辈子的时光。他历任陕西殿试主考,安徽、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诰授资政大夫,还带队到日本观察学务。他反对旧学,提倡新学;到处兴办学堂、书院、文庙,敦促适龄儿童入学受教;他改革学制,兴学育才;不但重视基础教育,还关注留门生教育,发起大力大举起用留门生为国家服务。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光隧道里,我好像看到一位须发已经斑白的中年人,倔强地穿梭在各省测验院或学堂中,督学监考,观察学务,研究对策,提出纲领,乃至多次捐出薪俸,资助有关省份办学建校。他那苍凉的脸上满是焦虑,他那瘦弱的胸膛却是振兴中华文教的一腔抱负!


可惜衰败的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甲午之后,八国联军大举入侵,吴鲁的文韬武略非但无法实施,他力图振兴的国家更走向了“烟柳断肠处”。光绪二十六年(1900),联军攻破津门,进逼京城,太后挟天子仓皇西逃,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眼见京城陷落、腥风血雨,困居晋江会馆的吴鲁双眉紧锁、五内俱焚,满腔悲愤奔涌而出,庶几化为《百哀诗》156首!诗中控告八国联军的烧杀掳掠,非难朝廷队伍的不反抗,歌颂爱国志士的民族大义,更哀叹百姓的万般疾苦!


然而,无论吴鲁如何倔强地力图挽救颓世,都改变不了封建王朝日薄西山、气数已尽的悲剧命运!力图有所作为的一代状元公终于心灰意冷,彻底扫兴。宣统三年(1911),他黯然辞职返乡。民国元年(1912),他落寞地走完了光彩又悲愤的一生,享年68岁。


此刻,我依然站在状元第中,思绪飞回112年前,我不知道倔强的吴鲁临终前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是否另有光亮,但我知道,作为一个46岁才状元及第的儒官,吴鲁一直是渴望励精图治立功立业为国家作贡献的,他半辈子用心于振兴文教选拔人才也是力图改变弱国近况,敦促国家强大。可惜时运不济,末世王朝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其一腔心血、半世努力付诸东流,曾经冠插花翎、风光无限的状元公终极成了一位让人感慨万分的悲剧人物!


我渐渐地穿过天井,踩着布满裂痕的红地砖走出状元第,回望门楣上仍旧苍劲有力的“状元第”三个金字,心潮汹涌,不由得想到,如许恪尽职守、忠诚爱国的儒官要是活在当下该有多好!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作家协会光荣主席、泉州师范学院传授)




4.webp

仰望 飞扬摄于晋江池店镇钱头村状元第




肃堂老师
作者:蔡飞跃




向上滑动阅览


这是一帧最为亲民的状元画像。肃堂老师没戴顶戴花翎,没穿蟒服,一副平易近人的形象。



5.webp



肃堂老师吴氏,名鲁,肃堂是他的字,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位文状元。在泉州,知道吴鲁名字的人多,知道吴肃堂的人极少。古俗直呼其名不恭敬,我决定尊称这位状元公“肃堂老师”。


我是甲辰年(2024)夏历七月二十一日走进他的故乡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的。这一天,怀念吴鲁180虚岁诞辰暨首届吴鲁文化季启动仪式在状元第门前举行。


辛劳的主办方,把这个文化季办成审慎节日,一座座色彩鲜红的迎宾拱门据守村道的显要位置。在一片古厝中,与肃堂老师有关的书房、状元第(新宅)、学堂、宗祠、状元第(旧厝)五座闽南古大厝次第分列,恰当观瞻与思考。


蟾宫折桂的学子,除了知识广博,书法必定了得。肃堂老师的“吴体”风格与其刚直忠厚的风致相得益彰,“吴鲁好大字”之说传播甚广。


肃堂老师的科举追求,宛若一部浓缩的清代科举史,每一个章节都布满了奋斗与光彩。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夏历七月二十一日,肃堂老师诞生于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二十九都钱塘乡(今晋江市池店镇钱头村),五岁从师发蒙,十几岁进入晋江县学研学。


古代读书人,大多数是考中举人或进士步入仕途的,肃堂老师有点特殊。清同治十二年(1873),他登拔萃科。进入国子监一年后朝考一等,授刑部七品京官,俸满升刑部主事,开始官场生存。清光绪十二年(1886),肃堂老师考取军机章京,后充方略馆纂修,声名开始远扬。然而,他不甘平庸,决定继承攀缘科举的高峰。清光绪十四年(1888),蛰伏多年的他一鸣惊人,就近在顺天府(今北京)乡试中举。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初春,肃堂老师依附自己的才华,一举夺得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登上科举的巅峰,成为福建科举时代最后一位文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这一年,肃堂老师46岁。


于是,我们前去吴鲁世家博物馆,试图在那里寻找想要的答案。


在我有限的影象中,高中状元的贡士大多数仕途宽广,实权在握。肃堂老师没有如许的荣幸,他当过几个次要部门的修撰、教习、撰文等虚职,相当长的时间从事文教奇迹,没有补过一次实缺,只能“六掌文衡”。他历任陕西典试、安徽督学、云南督学及主考、吉林提学使等职,每到一处,都大力大举推动教育改革,广筹经费建立学堂。


吴鲁世家博物馆的布置格外用心,他的裔孙们明白他的“岳飞砚”情结,特意仿制一块入馆陈列。1894年夏历九月,时任安徽督学的肃堂老师于皖南见到一方岳飞遗砚(即“正气砚”),费尽口舌购回这块鼎鼎有名的“正气砚”,厥后一直供在书房里,乃至把书房名改成了“正气砚斋”。在他的著述中,以“正气”为书名的有《正气砚斋汇稿》六卷、《正气砚斋遗诗》一卷等。


每当民族存亡时刻,正直的读书人的爱国热情往往空前高涨。肃堂老师面临第二次鸦片战役、中法战役、中日甲午海战等接连给中国造成极大的劫难,表现出极强的忧患意识。他的军事才气为主战派欣赏,被保举继承军务处总办。


清光绪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的枪炮声划过京师上空,困居京城南柳巷晋江会馆的肃堂老师,眼见侵略者烧杀抢掠。他手执兔毫,以诗的情势逐日志下“庚子之变”,厥后结集为《百哀诗》。他的诗句,无情揭露侵略者的滔天恶行;这部被史学家称为“庚子变乱”的“第一手史料”“庚子信史”诗作,每一首诗,都像利剑闪出的冷光,刺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国民的心灵。


肃堂老师最后任职图书馆总校,诰授资政大夫花翎正二品衔,时值清宣统三年(1911)夏天。1912年夏历八月二十八日,肃堂老师忽然长逝,距他所生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六十又八,长眠于他挚爱的故乡。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内容泉源:晋江经济报本期编辑:丘天本期校对:黄青稚本期考核:张杰 王君


6.webp
精彩视频保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