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6|回复: 0

宋仁宗当政的时候,为什么不算盛世?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回帖

3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0
发表于 2025-2-15 16: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两天偶然看到一个问题,问北宋的宋仁宗那么爱民、那么谦恭,为什么在他当政的时候没有被称作盛世。我也不知道大家伙儿心中的盛世标准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对于盛世的标准可能跟帝王史观的朋友不一样,我可能更倾向于平民史观,也就是说,百姓生活水平很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有保障的时代,就是盛世。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宋仁宗当皇帝的时候,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安全保障,其实是达不到所谓的盛世标准的。不仅仅是西北跟西夏打仗的地方达不到,全国其他地方也达不到。篇幅所限,我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匪患。宋仁宗因为要在西北和西夏作战,将国内的大部分兵力以及财富都源源不断地送到西北去填窟窿,这就导致全国其他地方出现了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是全国的百姓生活质量普遍断崖式下跌。百姓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这是一个很温和的说法,用更直接的话来说,就是来百姓活不下去了。首先开始作乱的是地方的军队,他们军饷供给不上,但是手里有组织有武器,自然就想要铤而走险,然后就带动了同样吃不起饭的农民,以及一部分“以攻代守”寻求自保的地方豪强武装。而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各个地方驻扎的军队数量非常之少,少到已经没有能力去抵挡这些到处抢劫的武装力量了。比如金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安康市,连接湖北和陕西的要冲,你们猜州府里驻防的士兵有多少?说出来吓死你,二十四人。要知道,庆历年间是整个宋代兵力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然而一个州就只有区区二十四个人。而这并不是极端例子,根据富弼在庆历三年十月的奏折显示,很多州的士兵都不足三十人。这样的兵力储备,在冷兵器时代是完全不足以抵抗大批农民武装的。庆历年间著名的军头王伦(就是《水浒传》里白衣秀士的原型),在沂州起家,横扫山东、江苏、安徽,震动朝野。而王伦只是其中闹得比较大的一支力量,当时全国的匪患几乎已经到了遍地烽火的地步。根据欧阳修和余靖的奏折显示,造反的队伍多则四百人,少则几十人,遍及陕西、江西、广西、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湖北、江苏等地,由于各个地方的城防力量不够,很多州都放弃抵抗,比如京西提点刑狱张师锡,在造反队伍打到城下的时候,竟然开门邀请对方一起吃饭喝酒,只求不要屠城。从康定到庆历这四五年来,叛军一共攻破了三四十个州,杀死了县尉以上的官员五六十人,被滋扰的县乡不计其数。在北宋跟西夏打仗之前,他们还只是晚上悄悄进城,抢完就跑,现在愈发嚣张,大白天的就敢冲进城里打开仓库抢劫,“恣行劫杀,殊无忌惮”。富弼当时都忧心忡忡地说:“这个情况已经跟秦末、隋末、唐末差不多了。”在这种遍及全国的匪患滋扰下,普通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呢?西北要打仗,给他们收重税刮了一遍,强盗进城以后,又把他们刮一遍,强盗走了州县要弥补损失,再把他们刮一遍……是,宋仁宗对谏官好,唾沫喷他脸上他都不生气;宋仁宗对厨师也好,饭里吃出了石头磕牙,他也不怪厨师;宋仁宗对侍女也好,侍女忘记带水了,他为了不让人受处分,渴得不行也坚持不喝水。但是这些对普通百姓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他们一辈子都没机会见到宋仁宗,只看得见官吏上门催收,强盗进门要钱。你说宋仁宗当政的时候为什么不叫盛世,结论还不明显吗?就是欧阳修、富弼等人上奏折的这段时间,三冗危机已经达到了顶峰,范仲淹等人拼死搞一个庆历新政想要解决问题,他倒好,遇到问题先把范仲淹等人解决了。我不管帝王史观的朋友是什么态度,反正要是让我生活在这样的“盛世”,我是活不下去的。————————————
特别提醒:目前在售的是限量布面的,每一本的编码都独一无二,有我的签名和印章。两周以后会全网铺货普通纸质封面的(会稍微便宜一点,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谢谢你们,爱你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6 20:18 , Processed in 0.0977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