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0

650年前的刘德华在烧砖,一个人做2份工

[复制链接]

66

主题

0

回帖

19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8
发表于 2025-1-21 16: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陕视新闻,南京城墙博物馆里有一块著名的“刘德华”砖。此刘德华,就是当时给应天城造砖的一位普通人。当时为了保证城墙砖的质量,城砖上有可追溯的信息,比如地名、主管负责人、制砖人的名字,累计有10个信息左右,非常方便查到源头。
从这块砖上,能看出“劉”字在明初就已经写作简体字“刘”了。
1.webp


从铭文可以知道,当年造砖人正是“刘德华”,他是明初瑞州府上高县人,在城砖烧制中既扮演了“甲首”的角色,又是“烧砖人夫”。很可能是因为当地的烧砖人手不足,所以这位生活在明代的刘德华,不但要负责基层管理,还得“兼职”造砖这种辛苦的体力活。
2.webp


据报道,目前已经找到了6块刘德华造的城墙砖。从这块砖上,不但能看到全国各地在建设南京城的工作中做出的贡献,也能看出“劉”字在明初就已经写作简体字“刘”了。
3.webp


撞款的名字,“德华”有什么魔力?这就要从“德华”二字的寓意来说了。
德华出自宋代范仲淹《今乐犹古乐赋》:“盖在乎君臣交泰,民物兹丰。和气既充于天下,德华遂振于域中。实万邦之所共,谅百世之攸同。”
德华意为仁德的光华,指宽广流布的仁德。
4.webp


“600多年前刘德华造的砖”,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物勒工名”制度。
“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物勒工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问责制,起源很早,是古代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不仅刻印下自己的名字,古代工匠还通过城砖,悄悄写下自己的心声,跨越时光,被今天的人们读取、感受。如有城砖上书“每日白汤饭”五个字。明中都建造聚集了来自全国的工匠,建造过程漫长而艰辛。
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介绍,这块城砖上的字样应是工匠对艰辛生活条件的“吐槽”,后来被悄然砌入凤阳城墙。
综合陕视新闻、河南卫视、安徽商报、海峡都市报、南京城墙博物馆官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8 05:30 , Processed in 0.1246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