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9|回复: 5

“纸上谈兵”的赵括,凭什么供奉在骷髅庙?他真是草包吗?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发表于 2025-1-20 23: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自然就会想到赵括。因为其自小就熟读兵书,知晓兵法,谈论军事,连其父亲——赵国著名将领赵奢都难不倒他。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通晓兵书的赵括,因只会念念兵书,不懂得随机应变,在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中,葬送了四十多万赵军,彻底毁掉了当时很有实力的赵国。也因此,世上多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建有一座骷髅庙,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庙里供奉着赵括夫妇。
按照一般的理解,赵括是一个失败者,怎么会被供奉呢?历史上的赵括真的是一个草包吗?我不这么认为。不信的话让我们捋一捋。


1.webp



长平之战缘于上党之争。
上党地区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华北大平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上党郡属韩国,而与韩本土相联系的道路被秦切断,成了“煮熟的鸭子”,秦志在必得。然而,上党郡首冯亭却大忽悠一把,要把上党郡无偿献给赵国。
土地是最优良的资产,历史上是,现在是,将来百分之百还是。面对这块送上门的肥肉,赵国一番廷议认为: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于是派兵接收。
这一下,算是点着了长平之战的“炮捻子”。


2.webp



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实力大增,成为六国抗秦的“带头大哥”,但从综合国力上看,与秦国还差一截。
这一点,赵国上下都很清楚,与秦“斗而不破”是一项基本国策。所以,秦屡次找茬,一会儿要和氏璧,一会儿要赵王击缶,都被赵国不卑不亢地顶了回去。
其间,蔺相如“闪亮登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一跃成为当时的政治明星。
这一回,赵国占领上党,把秦国“嘴边的肉”给吃了,算是彻底撕破了脸。
双方剑拔弩张,不断增加兵力,直接投入战场的兵力达100多万,形成战国时期一次规模最大的战略对决,也是中国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到这个份上,谁都输不起,这恐怕是赵国所不愿看到的。


3.webp



大决战,考验着前线指挥官,更煎熬着最高层的决策者。
开战之初,秦军锐不可当,赵国败了几阵,但无碍大局,善于防守的老将廉颇很快稳住形势,构建起第二道防线,“坚壁待秦”,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胶着的战争,神经时刻紧绷,让人抓狂。同时,100多万兵力,人吃马喂,多少粮草也填不平这个大窟窿。
最先把持不住的是赵孝成王,数次要求廉颇进攻,但清醒的老廉就是不动。派人去严厉批评,仍不见效。
“执行力”不行,那就换人。于是,赵括走上了关键岗位。小赵充分理解领导的苦衷,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发挥“领导力”,大批更换一线将领,率兵进攻秦军。
高手对决,等待的就是对方一眨眼的机会。
机会来了,秦王悄悄地把白起派到了战场。


4.webp



秦军,虎狼之师。六国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恐秦症”。然而,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是赵国打破的。赵惠文王时期,秦攻阏与,廉颇、乐乘都说救不了,可“税务局局长”赵奢(赵括之父)却说“两鼠斗于穴,将勇者胜”。
赵惠文王派赵奢领军上阵,大破秦军,成为经典战例。赵奢一战成名,封马服君,这可是战国时期武将所能享受的“最高职称”。
爹是英雄儿好汉。焦头烂额的赵孝成王在秦国“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的忽悠声中,决定向父亲学习,力排众议,任命赵括为部队总司令,并下令进攻,希望能够克隆阏与之战的经典。
这是什么心理?
妥妥的侥幸心理。


5.webp



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大家都知道,然而,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赵括战死沙场,白起使人寻找赵括尸首而不得,只找到他的剑与铠甲。白起极为伤心,以衣冠厚葬,取赵括剑自用。
还有个说法,赵军被围,败局已定。赵括与白起有个对话,白起说:为国家计,将军必须死于阵前。战争结束后,白起向秦王汇报时说:这一仗没有赢家,只不过赵括死了,我还活着。
白起为什么要这样做?白起为什么要这样说?
在尚武之风盛行的赵国,能打仗的牛人满街都是。赵括虽然承袭其父的高级职称,但带兵打仗的事根本轮不上。长平之战开始时,不过是个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长而已。
一肚子兵书的赵括,没有在战场上一显身手的机会,只好搞了一套模拟系统,进行仿真演练,这就是所谓的“纸上谈兵”。
反观秦军将领白起,起于卒武之间,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指挥大小70余战,无一败绩,被封为“战神”。战场指挥能力之强,是赵括根本无法相比的。
赵括虽然战败,却赢得了战神的高度尊重,难道说赵括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废物?
将军,是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
一将成名万骨枯。

0

主题

8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1 1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党地为秦赵间的战略要冲,弱韩予赵,赵不得不收,秦以上党为由屯兵逼迫赵国,赵不得不对称屯军,如此以来赵国终于上钩了。。。秦粮多而赵粮少,对称屯兵之下赵国刮地三尺集粮且难以支撑,被迫换将决战,赵括凶猛进攻并失败,大伤秦军二十余万,秦重创而赵军全灭,其实,赵括并无大错,赵王也并无大错,无奈国势弱而对峙双方均无太大败笔,故弱方终败尔。。。

0

主题

7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1 15: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读不如会用。尽信书不如无书!

0

主题

5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1 17: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括还是很有本事的。输在国力上,赵耗不过秦所以赵王主战,如果主防的话,秦可能打不下来,但赵和秦拼钱粮是拼不过的。赵括指挥40多万大军不乱,断粮将近两个月依然能组织突围,秦末能指挥40万以上的也就王翦和韩信,再算个白起接下来就他了

0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5-1-21 1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势均力敌或者没有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输赢就看后勤了。赵国明显国力微薄,拖越久输得越惨。与赵括有关系,但绝不是因为赵括没有真实的军事才能。

2

主题

46

回帖

2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发表于 2025-1-21 19: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平之战,不是赵括做指挥,有参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币圈社区

GMT+8, 2025-4-8 05:42 , Processed in 0.11070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forum.gao.gs

© 2021-2024 币圈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