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国 发表于 5 天前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内心抑郁写下一首诗,至今已成骂人的绝唱




只要说起中国诗词,李白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他就仿如中国诗坛上一座光芒万丈的丰碑,永远矗立在那里,一抬眼就会看到。

无论是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瑰丽想象,还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哲学思考,更遑论“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情怀,无不让人心生敬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诗仙”级的人物,却一生屡遭波折,四处碰壁。

特别是当他到山东游学时,还受到山东儒生的嘲讽,这让李白感到内心非常抑郁。

于是他大笔一挥写下一首《嘲鲁儒》,这首诗对腐儒的辛辣嘲讽十分到位,至今已成为骂人的绝唱。



一个“嘲”字道尽千年的不屑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唐朝时期的西域,具体点说就是现在的中亚一带,可以算是外籍人士。

5岁时,他随同经商的父亲到现在的四川江油生活。
在这里,年轻的李白博采群书,快乐地成长。

当时的蜀地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杂交型的文化,词赋、黄老和和筮,历数这才是巴蜀文化的特点”。

于是生长在这里的李白学的就有些杂了,不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而且“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李白还曾师从纵横家赵蕤,学习其所著的《长短经》。

并且还有若干杂学,诸如“十五学神仙”、“十五好剑术”。

也就是说,总是“十五岁”的李白在攻读文学的同时,还兼修道术和剑术。




当然,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抱负的青年,他最终的人生理想是在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傲岸的基础上,成为一名辅佐君王的士。

如果从今人的角度看,李白就是一个古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就这样一直到25岁时,感到学业有成的李白持着“愿将书剑许明时”的期待,开始由蜀地进入中原,带着一个青年人昂扬躁动的心,游历天下。

李白一路走来一路诗,很快就博得极大的名声,可惜却一直没有机会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这时候李白想到了泰山:古代很多人都曾借过“泰山”之力,唐玄宗曾经到泰山封禅,是否自己还有机会等到皇帝再次光临呢?

于是,在中原辗转多年的李白在736年进入山东。

当然,这时候的李白是抱着“学剑来山东”的想法。




结果未曾料到,他刚刚到东鲁,在汶水之滨就遇到一个老翁。

李白上前问路,表示自己想要学剑学武,不曾想却遭到这个老翁的嘲笑:“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这一下可把李白气得够呛,虽然与老翁辩论一大顿,李白犹不能释怀。

随着在山东待的时间拖长,见得儒生也越来越多。

李白发现,当时的鲁地有浓厚的周孔遗风、遗俗。

要求人们的言语行动必须符合“礼”的规范,一切行动必须按照固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否则就会被视为歧途。

特别是以汶上翁为代表的鲁地儒生,他们走的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入仕之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极其保守。




可是这次他们碰到的李白却是一个博采百家、思维活跃的“杂家”,他的行为举止很多地方都不符合他们认可的“礼”。

鲁地一部分死守礼节的儒生就认为,李白欠缺“礼”数。

而对于李白来说,他也对一部分鲁地儒生的迂腐和保守非常反感。

对于他们只会一味地抠词咬字、寻章摘句,却根本没有现实的济世思维和能力大为不屑。

当李白与汶上翁发生争论,再看到这些人的愚腐行径后,性情豪迈的他当然会极不认可这些“腐儒”、“俗儒”的作法,于是就有了后世堪称绝响的《嘲鲁儒》。

他将嘲讽的群体定位在岁数偏大的“鲁叟”身上,这首诗第一句就开宗名义:“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他的感觉就是这些岁数极大,一头白发的山东老儒,只会谈《诗》《书》《礼》《易》《春秋》,而且是一直到老也都局限在五经书里寻章摘句。




然而如果“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即:当人们想要问问他们经济如何发展,诸如粮食增产、商品销售等一系列的国计民生,他们就像一头扎在烟雾里一样,什么也不知道。

即使是这样,他们平日里却是另一副面貌:“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即使天天穿着打扮上却是一丝不苟。

可是他们这种符合“礼”的穿着打扮,却在现实中闹出了极大的笑话:“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意思是他们穿的大袍太长了,一起步就尘土飞扬。

随后李白笔锋一转:“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意为:怪不得注重经世济用的秦代丞相李斯不重用这些儒生,实在是太不会变通,学五经都学死了。




然后李白开始表态,“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表明对于这些不懂变通的儒生,与李白不是一路人。

最后一句是最狠的:“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这就与现代人常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一个意思。

李白骂人不带一个脏字,却将那些个腐儒、俗儒的守旧固执、不通世事刻画得淋漓尽致,绝对是骂人的千古绝唱。



嘲讽腐儒却尊大儒


当然对于这些在李白心中已经定格的山东儒生,李白几乎是见一次骂一次。

后来他又写了“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表达出对于儒生皓首穷经式的鄙夷。

他还认为,鲁地儒生过于保守狭隘,难以容纳贤士。

这时,李白的想象力再次爆发:“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鲁国就像一杯白水那样的小,又怎么可以容纳下能够在大海里横行的大鱼呢?




当然,李白并不是一棍子将山东儒生全部打死的。

他虽然嘲讽鲁地的腐儒、俗儒,但是对于山东那些能够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人和知识分子,像孔子、孟子、子思等“大儒”,却绝对是抱有崇敬之意的。

他本人就极敬慕这些“大儒”,而且自谦是“小儒”。

他推崇像叔孙通那样懂得变通,处事灵活的鲁地儒生,并将自己与其归为一类。

李白能够成为光照千古的诗人,其根本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兼收并蓄,汲取各地优秀的思想文化,博采各家之长。

李白甚至常常在自己的诗歌中,用山东人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李白也会借用他们的作品内容来丰富自己诗歌的内涵,如:“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

鲁地人才辈出,李白除了对山东的思想家有所推崇,对当地的政治家、军事家、侠士的才能与作为亦表示赞赏。

他用“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来赞叹鲁朱家冒死救士的侠士豪气和义薄云天的气概。

朱家人身上既有山东游侠的豪士气,又有鲁地文士的儒雅风范,这种品质和风格正是李白所崇尚和向往的。

李白对于东晋时期著名的鲁地书法家王羲之潇洒脱俗的性格,以及清秀俊逸的书法也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赞扬,认为他“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这说明李白对王羲之其人是比较推崇的。

当然,王羲之身上所呈现出来的豪放洒脱之气,与鲁地人物豪迈爽朗的性格是有直接关系的。




李白本人对于山东人的豪爽之气也是极为欣赏的。

西汉时期的名人萧何、曹参、樊哙等都是同刘邦一同起兵的鲁地豪士,李白在诗歌里,对这些人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的。

李白在东鲁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如果他极为反感山东人的话,也不会在那里居住那么久了。

只能说是一部分山东腐儒让李白厌恶,而大多数的山东人却是被李白极为认可并推崇的。

鲁地文化以儒家礼乐文化为核心和灵魂,李白能够在鲁地生活近二十年,恰好可以说明他对鲁地文化的大部分内容是接受的。

腐儒形象在山东只是一小部分,山东儒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有偏离主线的分支,这在任何一种文化传承中都有可能存在。

李白嘲讽的只是那些冥顽不灵、迂腐守旧的儒生,这一类的儒生不只鲁地有,全国各地都有。




只是鲁地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发源地,鲁地的知识分子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其他地方更深罢了。

人们可以看到,在李白的思想中,平等、自由是人们的权利。

甚至是当地一个带着两条鱼一斗酒来看望他的小吏,李白也热情地接待并与之畅饮:“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

他想要打破封建等级秩序的藩篱,以至于他极为推崇平交王侯。

这种追求平等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就是“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然而,这种平等思想与儒家严格的等级制度观念是有冲突的。

李白这种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的大诗人,对于儒家传承下来的森严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大加排斥和批驳,对于腐儒大加嘲讽也就不足为奇。




对第二故乡的依恋


蜀地是李白的第一故乡,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李白寄居东鲁近二十余年,这一段岁月在李白的一生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女儿平阳在鲁地长大,儿子伯禽也在鲁地出生。

鲁地是他寄家时间较长,遗留诗文较多的地方。

因此,鲁地可以说是李白的第二故乡,甚至杜甫、元稹等人都称呼他为“山东李白”。

他也在诗文中用“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来表达自己对东鲁的深厚感情。

而“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以及“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等诗文,更是透露出李白对鲁地和家人的思念。

这种思念的存在,使外出漫游的李白有了归属感和心灵的寄托。




李白在山东还结交了一批隐士朋友。

徂徕山是齐鲁的道教圣地,李白不时到此小住,与孔巢父、韩准、裴政、陶沔、张叔明等人酣歌纵饮,时号“竹溪六逸”。

他们互相唱和,留下不少诗篇。

如《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有“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斧冰漱寒泉,三子同二展”等句,记录了李白等人在竹溪生活的情趣。

而且也是在山东,李白与杜甫两大历史名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二人同游齐鲁,过了一段“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日子。

在漫游的过程中,他们徜徉山水,诗酒酬唱,留下很多佳作。




杜甫在此期间写出了“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让人明显感觉到李杜之间的友情甚笃,亲如弟兄。

并且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还重温了这段生活,写下“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的诗句,对李白极为推崇。

在年龄上,李白大杜甫十一岁,对杜甫关爱有加。

杜甫对李白也是十分尊敬,两人同游结成了中国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因而山东的部分儒生虽然为李白所厌恶,但是他在山东所得更多。

于是才有李白的“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未归。”“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等诗句,更是清楚地表明他已经将鲁地当作自己的家园、游子的港湾。




李白一生身怀入仕之志,然而四处奔忙,几经挫折,终是无果。

虽然他在仕途中没有什么建树,但历史沧桑,朝代更迭,作为诗人的李白却从未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李白是耀眼的,同时也是落寞的,其名虽扬千载,却也枯槁当年。

他在嘲讽那些不通时务的儒生时,其实也是对自己无法达成志向的遗憾。

也许李白的一个判断是正确的,古来贤者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再来一杯美酒,喝醉了再说吧。

珉玥 发表于 5 天前

💜💜💜珉玥即兴发挥题原创拙诗: 谪仙乎易易伴龙王, 王勃诗祖愉悦欢聚。 聚会水晶宫殿深处, 深处挥毫奉献诗句。

南兰陵老汉 发表于 5 天前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红衣主教 发表于 4 天前

狂悖不经,难得重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内心抑郁写下一首诗,至今已成骂人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