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人们不应该认为中国的发展已经到顶,他给了四个理由
2024年10月18日,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发布了李显龙在新加坡“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的讲话。李显龙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他明确指出,全球一些观察者认为我国的发展已经到顶的观点,是“极不明智”的。
对于主持人提问:“应当悲观还是乐观看待中国经济?”
李显龙的回答是:“看衰中国是极不明智的……西方国家认为只要做这个或那个,中国就会被打倒。我告诉他们,你们错了......人们不应该认为中国的发展已经到顶。”
对于这一判断,李显龙还列出了四个主要原因。
1. 提高退休年龄与劳动力的更好利用
李显龙提到,我国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更好地利用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202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3亿,占总人口的20%以上。
提高退休年龄,尤其是在某些行业和领域,能够进一步推动劳动力的有效利用。
此外,通过鼓励更多女性参与劳动市场,尤其是在科技、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我国可进一步释放潜力。
2. 城市化进程的巨大空间
李显龙提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仍然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202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64.7%,虽然已经相对较高,但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市化率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且我国的城市化不仅限于大城市,还包括中小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步伐将加快,这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进一步整合,城市化进程将促进住房、消费、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助力内需拉动。
3. 全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李显龙提到,我国在多个行业中已经取得世界级的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
2023年,《国际电信联盟》报告显示,我国的5G基站数量已经超过100万个,远超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最大的5G网络建设国。
此外,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也不断推进。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50%,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场。
在制造业方面,我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优势。
4. 中国人的决心
李显龙强调,我国人民的集体决心和文化背景,是我国继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遭遇过无数挑战,但我国始终能够顽强奋进、不断突破自我。
比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通过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我国成功稳住了经济并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李显龙认为,这种团结一致的决心,在面对未来的困难时,将继续支撑我国的发展。
显然,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即国际上对于中国发展的多元化态度。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从事农业的绝对人口数量会越来越少,而产值会越来越高。最终农村可能就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让城市人向往,希望短期回归的一种梦想,短期看还不明显,看30年后吧 基层建设完善还早得很,前几天云南高中学生吐槽学校宿舍拥挤在三四线城市大量县城乡镇都是常态,只有长三角,珠三角好一点。[呲牙] 我们下一步一定发展农村,这会让我们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生活质量的发展 为什么还是摩登时代 说什么话随人家,只要不妄言。做什么事听自己,只要你正确。 几个大城市还行,但是未必代表全中国的水准!想赶超他们恐怕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保守官僚主义的作风不改革就失去动力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