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退市新规正式实施未满一周 两公司相继拉响退市风险“警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30日起,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市值退市标准上调为5亿元。*ST博信、*ST美讯相继成为新规实施以来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的上市公司。
*ST博信或首触市值退市新规
11月1日晚间,由于*ST博信股票当日收盘价为2.17元/股,市值为4.99亿元,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在上交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情形的,上交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上述情形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根据规定,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这是《股票上市规则》新规实施后,沪深两市首家发布面临市值退市风险提示公告的公司。
除了面临市值退市的风险,*ST博信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
4月29日,*ST博信披露公告称,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4月30日停牌,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博信”。
最新公告显示,*ST博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46.80万元,净利润为-2587.20万元;公司第三季度期末净资产为-3628.58 万元。若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相关财务指标再次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上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此外,公司还存在控制权不稳定的风险,其股东苏州晟隽持有公司308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3.39%)已被全部质押及冻结,存在被执行司法拍卖的可能。
又一公司面临市值退市风险
就在*ST博信拉响市值退市风险的“警报”后,4日晚间,在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后,*ST美讯股价收于1.68元/股,市值跌至4.8亿元。公司4日晚间披露公告,公司股票继财务退市风险后再面临市值退市风险。
根据公司最新公告,因2023年度经审计扣非前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收低于1亿元;2023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23年度财报被审计机构“非标”;公司于10月12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相关事项,*ST美讯于10月15日起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16.83万元,净利润为-3116.39万元,净资产为-11428.89万元,若今年年底财务状况仍未改善,公司股票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对于公司股票面临的双重退市风险,《大众证券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美讯,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财务风险仍存在,公司正在努力围绕主业提升营收,目前有在手订单,希望赶在年底尽快交付确认收入,净利润转正。之前的财报被‘非标’也是财务原因,如果整体业务上来了,持续经营能力就有了。此前立案调查的处罚也下来了,这一块的风险已经解除,现在最关键就是看年底的业绩和净资产情况。”
而对于公司是否将采取措施提振股价,避免市值退市风险,对方表示:“目前未接到相关的措施通知。”
新规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沪深两市的主板A股上市公司中,剔除*ST博信、*ST美讯,还有8家公司市值低于10亿元,其中沪市主板A股有4家,分别为*ST大药、ST元成、*ST九有、*ST富润,市值分别为6.46亿元、7.17亿元、8.45亿元、8.93亿元;深市主板A股有4家,分别为*ST中迪、ST恒久、*ST恒立、*ST龙津,市值分别为6.97亿元、7.18亿元、7.87亿元、9.0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8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均为亏损,其中,*ST富润、*ST中迪亏损额分别高达1.56亿元、1.07亿元。
对于市值退市的规则调整,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一调整旨在强化退市制度,淘汰那些业绩不佳、缺乏发展潜力的企业,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提升市场的投资价值。此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市值退市标准仍为3亿元,差异化政策或许会引发投资者重新思考其投资策略。
对于投资者而言,该市场人士认为,需要对公司进行更加细致的风险评估,分析其财务报表、行业前景与管理层能力,将变得尤为重要。对于那些市值接近退市标准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如止损和分散投资,以降低可能的投资风险。
记者 朱蓉 退市政策是否正确?这对普通股民或许是个灾难…… 有进有退是正确的,但是不能让股民买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