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视频 发表于 2024-11-1 00:40:06

有叔叔诸葛亮打样,诸葛恪发起东吴版北伐为何以失败告终,让东吴丧失了末了

诸葛恪,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
他少时便有才名,被称为神童,弱冠便拜骑都尉。后来他平定山越、重创魏军,取得了赫赫战功。    
长成亦有权术。作为孙权托孤的辅政重臣,诸葛恪更是肩负了全村人的盼望,他锐意改革,试图在东吴营造全新气象。
这么一位智商情商都非常在线的能臣,居然在北伐上遭遇了滑铁卢,令吴军遭受重创,而本身也因此早早领了盒饭。
这就让人不解了,都是亲戚,诸葛亮主持蜀汉版的北伐战绩突出,影响深远;而诸葛恪发起的东吴版北伐却阻力重重,早早短命呢?
细细探究,其实东吴版北伐和蜀汉版北伐的出发点极其相似。诸葛恪也想借北伐来冲破江东大族对人才选拔渠道的把持,通过北伐为淮泗集团子弟提供一条稳固的上升渠道,从而维持朝堂上淮泗集团与江东大族之间的均衡。
只惋惜诸葛恪并不具备和诸葛亮一样的地位和权力,其改革举步维艰,末了竟然被反噬,死于江东大族的反扑。
其实诸葛恪的北伐的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若其北伐能成功实施,将会极好地与姜维形成呼应,在东西两线打击下,曹魏将面对极大压力。若此举成功,为蜀汉和东吴再续命三、四十年完全不成题目。而等到司马氏内部出现纷争,蜀汉统一天下匡扶汉室的概率将大增。
所以诸葛恪北伐,完全可以视为三国时期蜀吴末了一次自救机会。  
诸葛恪有没有取得北伐成功、改写历史的可能?


诸葛恪的北伐
为何诸葛亮发起北伐?原因大概人们都十分熟悉,包罗扩大荆州派权势、打压益州派、巩固蜀汉统治根基等种种。  
诸葛恪发起北伐,肯定不会仅想树立个人权威。除了发动北伐之外,他另有多项饱受江东权势阻挠的改革。
要弄清诸葛恪发起北伐的原因,不妨先相识下孙权后期的“二宫之争”。
东吴朝堂上主要有两股权势:最初跟随孙氏入吴的淮泗集团和本土的江东大族。
淮泗集团在东吴立国时为孙氏提供了人财物的鼎力放肆支持,可以说是东吴初期的中流砥柱。
但随着曹操平定北方,“北士南流”的现象渐渐克制,淮泗外来权势便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和蜀汉荆州派中期人才凋零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
此消彼长。随着淮泗集团出现走弱趋势,江东本土权势开始迅速野蛮生长。
这些江东本土权势把持了从地方到朝廷的人才选拔渠道。随后的东吴朝堂,放眼望去,多半是吴会权门的子弟,许多还是靠着爷爷、老子的权势滥竽充数。
在江东大族的挤压下,淮泗集团的子弟的上升渠道越来越局促,隐隐有了青黄不接的风险。
为了克制江东大族的权势,东吴先后有了暨艳案和吕壹案,这两件案子都将矛头指向顾、陆、朱、张江东四大姓以及江东大族子弟。
但这些举措效果都不太理想。
特别是吕壹案。吕壹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具有监察的权力。吕壹目的明白,专拿江南豪族下手,且连尚书令顾雍、上大将军陆逊也被他们咬上了。
固然日益强势的江东大族也不甘示弱,他们抓住吕壹污陷朱据的罪证,末了逼孙权引咎自责,并处死了吕壹。
这样一来,孙权的压力可就大了。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被臣下逼到要认错的地步。
于是孙权毫不犹豫地在去世前制造了“二宫之争”。
241年,孙权长子孙登逝世。孙登死后,太子之位悬空。242正月,孙权三子孙和正式被立为太子。
但孙权对孙和有些失望。因为孙和已经在陆逊的教育下完全儒家化了。
也就是说假如让孙和继位,而且托孤给陆逊,那么孙和将会高度认同陆逊的儒家思想,对其百依百顺,成为其的傀儡。
于是孙权开始扶持四子鲁王孙霸,形成“二宫构争”的局面。围绕立嗣之争,朝臣们分为了两派:拥护太子派主要是江东士族顾、陆、朱、张,拥护鲁王派主要是淮泗集团人士步骘等人。  
借着立嗣之争,孙权将骠骑将军朱据赐死,将尚书选曹郎陆胤下狱,将太子辅义都尉张纯弃市。江东大族的主要人物很快便被扫除一空。
末了孙权废掉孙和,赐死孙霸,将皇位传给了幼子孙亮。          
作为淮泗集团的代表人物,诸葛恪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了孙权的托孤。


孙权制造了二宫之争
为什么诸葛恪受到孙权重用?可能是跟当时的局面有关。
诸葛恪幼年时才思灵敏、善于应对,
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
孙权问诸葛恪,本身的父亲诸葛瑾和叔父诸葛亮谁更贤明。诸葛恪称他的父亲更精良,因为他父亲知道该辅佐谁,这点就比诸葛亮强。这样不但回避了灵魂拷问,还讨好了一把孙权,可谓是情商值拉满。
费祎访吴时,诸葛恪也和他舌战一番。
祎啁之曰:“凤皇来翔,骐驎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恪答曰:“爰植梧桐,以待凤皇,有何燕雀,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祎停食饼,索笔作麦赋,恪亦请笔作磨赋,咸称善焉。
孙权令臣下在费祎来时不必行礼,于是费祎便嘲笑他们是骡马,对本身这个凤凰视而不见。而诸葛恪则笑称费祎是燕雀托大自称凤凰而已。费祎吃饼吃嗨了,写了篇麦赋,而诸葛恪便作磨赋,表现不管是谁来到东吴就得被磨得明明白白。
这么看来诸葛恪情商智商都颇高。当时孙权正苦于淮泗派后继无人,遇到如此人才怎不视为珍宝?
后来诸葛恪主动申请孙权派他去讨伐山越。孙权提升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拨给他手执棨戟的骑兵三百人。
诸葛恪到任后,接纳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下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同等设屯聚居。随后他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抢收旷野成熟的稻谷。山越人新谷无收,旧谷食尽,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三年之后,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
从这里可以得知诸葛恪的三点作战风格:打仗极稳;考虑全面;善于捕捉战机。
诸葛恪乃至还实验攻打寿春。
复远遣斥候,观相径要,欲图寿春,权以为不可。
他调派了侦察人员,把寿春的门路和险要关隘都摸得明明白白。这阐明诸葛恪器重预备工作,从来不打无预备之仗。
正是靠着过人的才能,诸葛恪受到了重用,245年,东吴丞相陆逊去世,诸葛恪升为大将军,假节,驻武昌,并取代陆逊领荆州事。
252年,孙权病危,调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死后事。诸葛恪成为了首辅。


善辩的诸葛恪
刚当上首辅,诸葛恪就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克制感:有人对孙权的托孤很不满意。  
这个托孤五人组中,诸葛恪、滕胤、吕据都是淮泗集团或外来权势,孙峻是代表宗室,只有孙弘勉强能代表江东本土权势。
这就只差把打压两个字贴江东豪族脸上了。江东豪族们不乐意了,那咋办?直接抄家伙干啊。
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畏惧以后受制于他,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想矫诏撤除他。只有干掉诸葛恪,孙弘和江东权势才能拿回主场。
但好在孙弘的计划被孙峻告发,诸葛恪闻知后,将孙弘杀死,局面才稳定下来。
刺激的开局,让诸葛恪熟悉到:二宫之争还远远没有竣事。这是一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生死对决。
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两个当中必须得干趴下一个。否则这事不算完。
固然一开始为了站稳脚跟,诸葛恪决定接纳一招缓兵之计:
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收支,百姓延颈思见其状。
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取消监督官民情事的制度,罢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每一举措,都只管给百姓以德泽实惠,大众无不高兴,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许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得到骑墙派的支持;让江东权势暂时掉以轻心。
但等诸葛恪整合完资源,掌控了足够的人财物之后,就要动真格了。


诸葛恪的反击
诸葛恪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试图迁都。
诸葛恪有迁都意,更起武昌宫。
迁都是国家的大事,显然诸葛恪不可能因为个人长处原因,以一己之力就完成。
迁都的原因,跟皇室关系不大,因为从处理孙弘事件来看,诸葛恪和孙峻等皇室成员应为合作关系。
由此可见,诸葛恪之所以想迁都,主要就是为了摆脱在建业的江东大族。
既然要迁都,那么在新都肯定会有另一方权势。好比刘焉初到益州时,为了摆脱益州派的影响,便将益州治所由成都改为绵竹,而在绵竹则有一帮支持他的东州派。
那么若诸葛恪迁都,在新都等候他的将只可能是淮泗集团等外来权势。
但迁都之事并没能成功,这阐明当时江东大族究竟人多势众,其能量要远宏大过淮泗集团。
眼看就要斗不过江东大族,诸葛恪该怎么办呢?
他想到借鉴叔父诸葛亮的经验,发起北伐。
就诸葛亮看来,使用北伐便可以不断获取军功,为荆州派创造快捷上升渠道;使用北伐可以提高荆州派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获得更多可供调拨的资源,从而有用维护荆州派的优势地位;此外还可借北伐名义,打击不配合或反对北伐的益州派。
对这些,诸葛恪完全可以全部照抄,用来提升淮泗集团的实力和影响力。
这件事假如办成了,淮泗集团将能一举扭转被动,对江东大族形成全面压抑,然后与宗室权势联手巩固东吴权力根基,再次为东吴续命几十年。
只是诸葛恪能够成功吗?


陆逊便是江东大族的代表人物
刚开始诸葛恪的进展顺遂,取得了东兴之战的大捷。
252年,诸葛恪在东兴征集人力,重建从前未完成的大堤,左右依山各筑城一座。魏国人以为这是东吴侵入了本身的领土,感觉受欺凌了。正巧魏大将军司马师想借孙权刚死,东吴政局不稳的机会捞一把,于是诸葛诞提议三路进军伐吴。
在东路,司马昭为都督,统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率步骑七万攻东兴。这东路便是主攻方向。
诸葛恪亲自带领四万援军到东兴,并命丁奉与吕据、留赞、唐咨等作前锋,向魏军进发。
丁奉带着三千人坐舟楫顺水而下,仅两日到达东兴并占据徐塘。因天降大雪,魏军守将胡遵等人喝酒而毫无戒备。丁奉率兵轻装突袭魏军营垒,吕据、留赞、唐咨等部也相继到达,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魏军大惊恐慌而逃,因争渡浮桥超载而断,落水及相互蹂躏的死者有数万人。
中路统帅毌丘俭、西路统帅王昶等得知东路主力遭遇大北,便干脆麻溜地烧营退军,这次魏军南征便以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而告终。司马昭因此战的败北而被削去侯爵。
这次大捷,让诸葛恪在吴国的声望到达了极点。吴主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这次战争获胜的原因很明显:
1、诸葛恪早做预备。建设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使魏军久攻不下,从而为吴军反击创造了战机。
2、将领得力。此战到场将领都是善于水战的将领,能够根据有利地形,以己之长击人之短,从而一举获胜。
固然这些将领大多是淮泗集团的将领,他们自然都支持诸葛恪。好比奠基胜局的四名前锋中,仅留赞一人为江东人士,别的三人都是淮泗系将领。
这些淮泗集团的将领,是诸葛恪获胜的根本包管。


淮泗将领到场是诸葛恪获胜的包管
诸葛恪想乘胜发起北伐,但他遭受到不可思议的阻力。
253年春,诸葛恪又要发兵伐魏。大臣们以为国力不支,军士疲惫,一致劝阻。
这些身世江东大族的朝臣们,之所以现在站出来劝阻,无非是不想看到淮泗集团做大,不想看到诸葛恪成为权臣。
诸葛恪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晓喻众人,这篇文章写得可谓是相当露骨了:
若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伟世,岂论魏之终始而以本日遂轻厥后,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
谁要求以长江之险而偏安一隅?不用问就是江东权势啊。这么做,以后是会后悔的。
于是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像他的叔父那样,降服重重阻力,征发二十万人伐魏。
一开始,诸葛恪有本身的目的,他想打到淮南去,这个计划显然就出于淮泗集团想重回故土的动机。
但他的计划遭遇了反对,在部将的建议下,诸葛恪不得不将打击目的改为合肥新城。
诸葛恪的想法,是围攻新城,吸引魏军前来救援,然后吴军围点打援,将魏军援军扫除掉,然后再一口吞下新城。
客观来讲,这是个很不错的计划。当年关羽在樊城外水淹七军,也是按这个思绪干的。
但这次的打击,再也看不到淮泗将领的身影。周围都是给诸葛恪使绊子的人。
在战争过程中,吴军士卒疲劳,加上天热和饮水等原因,士卒们患腹泻、脚气病的已经达半数以上,死的伤的到处可见。
可当时吴军并未与魏军主力作战,只是围攻合肥新城内魏牙门将张特和他的三千士兵,战斗强度并不大。
吴军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作战减员,而是腹泻和脚气病。
腹泻的原因不必说,就是饮水题目。而脚气病的成因,则和食物质量相关。
1882年,日本的一位将军观察到许多海员发生脚气病。他在给海员逐日的白米口粮中添加肉、蔬菜及面包后,发病者的数目大大淘汰。
污浊的饮水,粗劣的食物,正是这些才导致吴军士兵大面积患上了腹泻和脚气。
这哪是什么指挥题目,分明是后勤保障不力啊!
而吴军的军官,竟然对这些题目视而不见,也不想办法解决。而只是给诸葛恪施加压力。
各营军官所报病人数目越来越多。诸葛恪以为军官们说假话,扬言要把他们杀掉,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
紧接着,江东系的将领们纷纷站出来,开始明目张胆地拆台。  
将军朱异以军事迕恪,恪立夺其兵,斥还建业。都尉蔡林数陈军计,恪不能用,策马来奔。
朱异和诸葛恪对着干,蔡林献上一些损招。诸葛恪一概果断回手,毫不客气。
士兵被要命的后勤给害得无力作战,基层军官看到题目也不解决坐等事情闹大,中高层将领各种挖坑使绊子。
就算是铁打的队伍,也经不起这么祸害啊。
尤其是谁人都尉蔡林,与其说是不受重用才降魏,不如说是以此为借口给魏军通风报信去了。
......
曹魏将领相识到吴军已疲惫不堪,终于派出援军预备反击。
司马孚、毌丘俭趁势率军急进,预备合击吴军。  
被江东权势害惨了的诸葛恪,感觉这么整实在遭不住,只好不战自退。
各人可以看看,连魏军主力的毛都没摸到的二十万人,变成了什么鬼样子:
秋,七月,恪引军去,士卒伤病,流曳门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生死哀痛,巨细嗟呼。
之前诸葛恪带兵,总是提前做规划,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在打法上也颇为奇妙。无论如何都不会打得如此稀里糊涂。
之所以沉溺到如此惨境,只是无奈被江东权势算计罢了。


吴军久攻不下,只得退军
为什么诸葛恪的北伐会失败?
与其叔父诸葛表态比,他的短板实在太多:没有完全听命于本身的军队,没有占据权威地位,江东大族的权势也远比益州派更强大。
固然另有一点,就是来自宗室的背刺,这点诸葛恪是完完全全没想到:他提升淮泗集团实力,就是为了与宗室合作,巩固东吴朝廷的统治根基。
这本是一条很靠谱的门路,但却被走得稀烂。
北伐失败之后,孙峻就迫不及待地置酒请诸葛恪赴宴,然后在席间将其刺杀。
这种举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有人说这是孙权结构,让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继续厮杀,等两败俱伤时,孙峻再代表宗室权势出手摘取胜利的果实。
这么做看起来是减弱了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让宗室权势更增强大,但实际上却是减弱了东吴根基。到晋军伐吴时,宗室权势无计可施,江东大族纷纷投降自保,而曾经的中流砥柱淮泗集团却早已式微。所以晋军一路势如破竹,无人拦截。
失去了核心支持气力的东吴,快速地走向了死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叔叔诸葛亮打样,诸葛恪发起东吴版北伐为何以失败告终,让东吴丧失了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