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宇:软件产业要跑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冰媛 记者 陈彩燕11月1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指导,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主办,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等联合协办的第四届中国(宁波)软件峰会暨程序员日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相关部门领导、软件专业高校代表、行业代表、金融机构负责人等逾600人齐聚宁波洲际大酒店,共谋中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深圳大学、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的院长教授,华为、金蝶等龙头企业业务负责人等围绕软件产业发展、AIGC变革、开源人才和创新、数据要素驱动等维度发表大会主题报告。
活动现场 浙江财经大学供图
浙江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盈阳金融科技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文宇的演讲主题是“从工具变革到群智交互:AIGC给产业带来什么”。他的观点新颖且不失风趣幽默,让观众深刻体会到:软件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跑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数字社会的技术浪潮
张文宇先是从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史和数字社会的技术浪潮引出人工智能奇点将至。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坐在电脑桌旁通过网络连接与信息共享实现协同工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路上、在交通工具上就能通过无所不在的数据互联与流动实现移动办公;在智能时代,人们可以通过AI驱动的自主化与智能化把人类从重复的体力劳动和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随着2022年底ChatGPT敲开了通用人工智能大门之后,以AI为引领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开始重塑互联网衍生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各种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Agents(智能体)开始彻底改变人机交互的方式。人类正推动AI从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设施与智能工具,升级为支撑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与智能伙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AI技术更是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张文宇 浙江财经大学供图
人机物融合群智制造模式
张文宇认为,AI在本质上是新一代的统计学,而非对人类社会的真正理解,因此AI有时候会闹出一本正经进行胡说八道的笑话。同时,大模型引起的“暴力计算”也使全球陷入算力之困与能源短缺。因此,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智能计算系统应该综合利用人脑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各自优势,通过人类与机器的人机交互、机器与事物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人类与事物之间的认知交互,把人类社会空间、机器信息空间与自然物理空间的三元互动作用映射到一个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自优化的群智计算空间中去,以实现在资源受限情况下以最小的成本完成计算任务。
张文宇面向产业应用提出了一种人机物融合群智制造模式。该模式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智能化、高度互联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通过群智感知、群智协同、群智决策等手段实现智慧组织、智能制造云、与工业智联网的深度融合,并映射到一个数字孪生空间中去。因此,在用产业大模型对所有的产品、服务、行业重做一次时,需要秉持群智制造思维,而不能视产业大模型为一个独立的机器系统。
软件产业需要跑好新赛道
张文宇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最大限度激发产业与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被乘数就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其产业链体系。目前,软件领域突破点很多,相关技术正趋于成熟,逐步进入可赋能相关行业加速度发展的“奇点”。因此,智能软件不但要通过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模式与云边端分布式计算模式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要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因为它们是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新赛道。
张文宇认为,眼下,我们要发挥人才红利和先发优势在更多新赛道领跑世界,“中国有世界上最齐全的产业门类与最多的产业应用场景,构建产业大模型底座、打造行业创新平台和数实融合应用场景、选择高频业务开发场景大模型等尤为重要。”
从产业链到数智链
张文宇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产业大模型、知识图谱增强的群智产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通过产业链多模态数据的语义关联、转换与映射机制,产业链多模态融合数据链构建途径,以及产业链知识图谱动态构建与扩展途径,突破了多跨业务场景下产业链全域风险监测与预警在数据、算法、模型、服务等方面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实现了从产业链到数智链的数字孪生。
基于该群智产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上市企业同花顺公司正在合作研发并形成基于产业大模型、群智融合、覆盖跨10条以上核心产业链的全域风险监测与预警平台,以提升我国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群智融合服务能力与跨系统、跨地域、跨业态、跨链联合监测与风险预警能力,助力我国产业链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该项目获得了浙江省2024年度“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中提到的基于产业大模型、群智融合的全域风险监测与预警平台项目听起来很有前景。我想了解一下,这个项目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