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 发表于 2024-10-30 15:20:27

以和为贵,“让”出仁义 ——穿梭在小巷里的“光阴的故事”

清朝宰相、桐城张英在处理家人与邻居吴家侵地纠纷时,以一首“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打油诗”扬名至今,桐城的“六尺巷”成为一个象征,承载着中国古人的达观与智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早有先例:在宋朝宰相韩琦家,发生过几乎完全一样的事。张英儿子张廷玉将父亲和宋朝宰相韩琦谦让邻里的事情,一并记录在他的“家训”中。 

桐城六尺巷口的牌坊
韩琦杨玢为张廷玉作“范文” 
张廷玉的《澄怀园语》中有《读<韩魏公遗事>》一文,记载北宋宰相韩琦处理老家人与邻里“争地”的事。 
《韩魏公遗事》曰:公判京兆日,得侄孙书,云田产多为邻近侵占,欲经官陈理,公于书尾题诗一首云:“他人侵我且从伊,子细思量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看,秋风秋草正离离。”其后子孙繁衍,历华要者不可胜数,以其宽大之德致然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韩琦出任开封府尹时,侄孙派人送来一封家书,信中称家里的田产已被邻里侵占不少,打算向官府告状,据理力争。韩琦(1008-1075)看完信后,在信的末尾写了这首“打油诗”。他告诫家人:仔细思量这些事,你争我夺,来来往往,没个了结。不如先上含元殿房基上去看看。含元殿,曾名“蓬莱宫”,是唐高宗(649-683年)在位时修建的。当年,含元殿气势恢宏,天下皆知,但如今已是蒿草满地,秋风之中,格外荒芜。 
家人收到这封“回信”之后的反应,文献中没有记载。但这首打油诗和张英劝家人包容邻里的内涵,可谓一脉相承。引文后面的几句话,是说韩家自韩琦之后,子孙兴旺发达,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韩琦为人宽厚、胸襟博大的优良德行使然! 
张英的“让墙”版本,从其子张廷玉的《澄怀园语》记载看源自北宋宰相韩琦。实际上,比韩琦更早的“让墙故事”,是后唐退休工部尚书杨玢。 
杨玢,字靖夫,曾经为前蜀政权服务,官至礼部尚书。后归后唐,官至工部尚书。对于这样一位侍奉两个政权的“能人”,文献记载很少,目前我们只知道他是“虢州弘农人”,即现在河南灵宝县人。 
杨玢退休之后,居住在长安,其旧居宅基地多为邻里侵占,而且侵占的邻居不止一家,四邻都来争抢。对此,杨家子弟欲诉诸官府。杨氏子弟在告官之前,派人将诉状送给在京城为官的杨玢,请杨玢把关修改,也不排斥想通过杨玢“疏通”与地方官府关系的意图,以确保打赢官司。可杨玢接到诉状后,不仅没有修改诉状,而且还写了一首诗作为“回信”,诗名《批子弟理旧居状》,曰: 
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 
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这首诗与韩琦的诗,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是北宋韩宰相“抄袭”了前朝杨尚书的?不得而知。 
杨玢的意思是说,四邻侵占了我的宅基地,我就让给他们;你想想原先没有这块宅基地时,不也过得很好嘛;将来说不定这宅基地还是你的呢。如果你们想不通,不妨去看看唐朝那么有名的含元殿,如今不是荒草离离吗?既然让四邻侵占去了,当然也就不存在彼此各让一步、形成中间一条“六尺巷”之类的景观了。后唐杨玢、北宋韩琦有礼让邻居的事,但没有、也无法留下实物(文物)印证其事。 

河南安阳仁义巷
散落各地的“六尺巷”故事 
历史上流传的类似桐城“六尺巷”的故事,除了上述杨玢、韩琦之外,还有江西南昌“让墙巷”、河南安阳“仁义巷”和江苏苏州“六尺巷”的故事。 
江西南昌“让墙巷”的故事是这样的。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江西进贤县(今南昌市北小镇)出了一名状元,名叫舒芬。舒芬(1484-1527),经学家,正德十二年(1517)状元。中状元之初,舒芬被授官翰林院修撰,后出任谏议大夫。舒芬为官清正,不徇私情,对家人要求严格,从不让家人在外卖自己的面子,因此官声远播。有一次,老家邻居准备盖房子,把墙脚白线画到属于舒家的地基上。而舒家也正准备扩建旧房,这样,两家争执起来,直闹到地方官府。舒芬的儿子给状元老爸一连写了几封信,请他出面干预。舒芬接到儿子的信后,给他寄回一首诗,云: 
纸纸家书只说墙,让渠径尺又何妨。 
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城墙不见王。 
儿子接到这封信,理解了父亲的心意,便主动上邻居家门,表示愿意遵从其父的嘱咐,让出地基。邻居闻言,很受感动,随之也将自家画出的墙脚白线清除,向后退了好几尺。从此之后,舒芬的家乡北山镇一直保存着一条宽宽的“让墙巷”。几百年来,乡人走在“让墙巷”内,依然能感受到状元老爷的谦让美德。 
再说河南安阳的“仁义巷”。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安阳出了个大官,官位做到朝廷吏部尚书,此人姓郭名朴。郭朴有个弟弟,依旧居住在安阳老家。邻居盖房子,与郭家相争一墙之地。两家各不相让,以致闹到官府,官司打得无休无止,地方官府一时难以了断。鉴此,郭朴弟弟派人给哥哥送去一封信,言明情况,并请求哥哥能以适当方式与地方官府沟通,施加压力,迫使邻居让步。 
郭朴看完信,立即写了回信,叫来者带给弟弟。弟弟打开信一看,原来是这样一首诗: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的出现时间,比清朝张英早。郭朴的弟弟细细体味,深深领悟到哥哥的心意,就放弃了这一墙之地。邻家一见,颇受感动,也让出一线之地,两家缠讼多年的官司就此了结。新房盖成之后,两家之间留下了一条小巷道,安阳人称之为“仁义巷”。这条仁义巷一直存在于安阳老城区,来往行人穿行在这条巷道中,都能感受到两家人的谦让和包容,从而受到“仁义”的熏陶。据说在2002年,安阳老城改造时,这条“仁义巷”被拆掉了。 
江苏苏州“六尺巷”的故事,源于明朝景泰年间的礼部尚书杨翥。 
杨翥(1369-1453),明代官员。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宗即位时,很受器重。景泰三年(1452)出任礼部尚书。杨翥豁达容人的故事,流传极广。杨翥在京城为官时,家人曾气呼呼地跑来告状,称邻居丢了一只鸡,怀疑是“杨家人”偷的,弄得杨家人极为难堪,希望杨翥出面,摆平这件污人清白的冤枉事。杨翥听后说,“杨家人”又不仅仅是我杨翥一家,让他说去罢了。 
还有一次,杨翥家人又来京城,说邻居将杨家的宅基地占去三尺,请老爷出面,夺回家产。杨翥思忖一会儿后,提笔写了一首诗,算是给家人“支招”: 
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成两家墙。 
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让三尺又何妨? 
杨翥的礼让谦和让邻居非常感动,不但放弃已占宅基地,而且还多让出三尺,从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巷”。据说,“六尺巷”的故事一直在苏州民间流传。 
综上,不同年代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地区“六尺巷六尺巷”或类似“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内容大同小异,但其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精髓是完全一致的。  丰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和为贵,“让”出仁义 ——穿梭在小巷里的“光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