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的古代中国|书评·历史
1938年11月24日,刘敦桢带着莫宗江、陈明达,在云南西北部考察了大理、剑川、丽江、鹤庆、镇南、楚雄等地的古建筑,第二年1月25日返回昆明。梁思成、刘敦桢深知,只有不断地调查,才能了解中国的古建筑家底,即便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他们仍然把田野调查作为中国营造学社的方向。不久,梁思成、刘敦桢又将视野投向了四川,酝酿一次更为久远的调查。1939年秋季至1940年2月,梁思成和刘敦桢率队,带领莫宗江和陈明达二位先生到四川省和西康省进行了一次范围广泛的古建筑野外调查。半年中他们走过35个县,调查了730余处汉阙、崖墓、摩崖、古建等。因调查区域涉及四川省与西康省(1939年成立,1955年撤销),史称“川康古建筑调查”。对于这次调查,读者或许觉得陌生,我们耳熟能详的是营造学社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调查。1932年,初出茅庐的梁思成与助手邵力工前往河北省蓟县,在这个山麓小城中,发现了“充溢着唐风的梦幻般的观音阁”;1932年6月,梁思成前往调查河北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当时被骑兵团占据,佛、菩萨隐藏在堆积如山的稻草中,殿中没有天花板,梁思成一下子明白了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中的“彻上露明造”是怎么回事;1936年5月14日—6月29日,刘敦桢、陈明达赴河南进行古建筑调查,5月28日梁思成、林徽因抵达洛阳,一同考察了龙门石窟,刘敦桢记录建筑特征,林徽因记录佛像雕饰,梁思成和陈明达负责摄影;1937年5月19日—6月30日,刘敦桢又赴河南、陕西两省,几乎与此同时,梁思成、林徽因正跋涉在山西,7月5日,他们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佛光寺——原来中国还有唐代木建筑!
然而,梁思成领导的中国营造学社进行的川康古建筑调查,历时最久,共173天,却一直鲜为人知。中国营造学社调查时拍摄的大批照片更是到21世纪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由此策划出版了由萧易主编的《中国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图录》(共六册),为首次公开出版这一批珍贵的照片。而《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则选取的是这套图录的精华内容,着力展现了营造学社用脚步丈量的古代中国。
时间回到2008年,央视编导胡劲草拍摄《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档案馆发现了一个蓝布包裹,里面有560张四川广汉的照片。整理照片时,萧易发现梁思成先生遗孀林洙女士手中保存着一份完整的川康古建筑调查照片,数目超过3100张。拿到照片时,它们仅有简单编号,比如新津观音寺,编号从1-177号,但某张是属于哪个殿堂,抑或殿堂的哪个部分,却无从得知。更糟糕的是,许多殿堂已经从观音寺中消失,无从依据,只有从前人调查、村民的回忆中找寻蛛丝马迹,或者是从照片的细节中寻找关联,将不同的照片拼接成殿堂,再将殿堂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观音寺。3100多张照片,如同一幅巨大的拼图,用一处处石窟、一座座建筑、一处处遗迹拼接出一个八十多年前的四川。经由林洙授权,在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下,萧易与各地文物局、文管所一起,于2019年春天开始重新调查营造学社当年考察的古建、古迹,了解它们的状态。
具体说来,萧易沿着当年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路线,重走考察之路,将营造学社的调查对象一一考证。《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不仅展现了萧易对古建筑及其相关文化历史的深入了解,还重现了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的考察经历。全书约15万字,图约260张,由“成渝之间”“西康纪行”“沿江南下”“北上蜀道”“东行嘉渠”“石窟之乡”“内迁李庄”诸章构成。可以说,萧易对各章命名是以营造学社当年的考察路线为顺序,兼及地域特色划分章节。
另外,本书附录部分川康古建新旧对照图中海量旧照与今昔对比,凝结了数十年来的历史变迁,让读者再次看到川康古建筑的过去与现状。当年,梁思成与他的同伴们克服各种艰难用173天穿梭在巴蜀大地上,用3100张照片留下了中国古建筑瑰宝的身影。而作为同样“行万里路”的调查者,萧易对这段八十年前的旅程如同跨时空对话般的感想亦相当值得关注。照片中的很多地方,崖墓汉阙,石刻建筑,萧易都一一走过。零散的照片经由萧易之手,变成了一座座立体的建筑。八十多年的变迁在他的笔下,读来是如此亲切,却又触目惊心。
可以说,八十多年后,本书引导读者找寻到这段历史,以两辈人的视野,注视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城市。作者萧易十几年如一日积极参与对文物古迹的走访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许多作品。本书也可以说是知名文物古迹探访者对先行者足迹的追寻。
川康古建筑调查的730多处古建筑、古遗址,或毁于兵燹,或没于土改,或亡于“文革”,或逝于城建,如今留存下来的已不足一半。重走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既是对它们命运的梳理与交代,也是对营造学社当年漫长调查的回顾。
作者:郝双双 编辑:徐征 校对:杨荷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