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最大的优势并不是知人善任,而是从善如流和耐心
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刘邦不是最厉害的,实力也不是强的,甚至年龄还有点大,但最终刘邦笑到了最后,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研究刘邦胜利原因的人络绎不绝,各种观点都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观点是知人善任。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刘邦本人的认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过刘邦对自己的评价: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读者都对刘邦的这个才能深以为然,并且认为这是刘邦成功的根本原因。从表面来看的确如此,刘邦越打手下的人才越多,最终战胜项羽,建立了汉朝。但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刘邦的知人善任打开来看,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首先来看知人善任这个词的意思,基本解释是了解熟悉下属的品德和才能,并把他们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刘邦的能力其实是在最后一个字“任”,其实刘邦并不知人,汉初三杰的张良、萧何、韩信,没有一个是刘邦挖掘的。
萧何是刘邦的好哥们,还没起义时两人就认识,萧何还特别欣赏刘邦,总是帮刘邦也护着他,曹参也是如此,或许这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让萧何和曹参这么早来到刘邦身边。
张良是在投奔景驹的路上偶然碰到刘邦,两人相谈甚欢。张良讲《太公兵法》给刘邦听,刘邦总能领悟还采纳张良的建议,其实这也是任而不是知,从后来刘邦的表现看,他并没有学好兵法。刘邦假装听懂了,并采纳,这就是任,至于说善任谈不上,张良自己贴上来的,算从善如流吧。
刘邦更加不了解韩信,刘邦被封到汉中,很多士兵都跑了,包括韩信,于是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刘邦是不了解韩信的能力也没看出来,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举动,再加上萧何力荐,这才重用了韩信。
总结一下韩信是萧何追回来的萧何是刘邦的好哥们,张良是自己贴上来的,刘邦只是任用了他们,何来知人善任一说。
刘邦最大的才能有两个,第一个是从善如流,第2个是耐心。
从善如流不用说了,大家都知晓,不管是萧何、樊哙还是张良、韩信,给的建议他都听,不管结果如何。
第二个耐心怎么理解呢?是不是常规理解的耐心呢?是也不是!
刘邦灭了秦建立汉,很多人都认为刘邦和秦始皇是两个时代的人。其实两人是同龄人。
刘邦起义的时候都48岁了,在古代已经奔着知天命去了,相对项羽来说,刘邦有耐心能容忍。
想象一下一群年轻人给刘邦这个老年人提建议,主公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大多数人都基本无法接受,但刘邦从善如流,只要他认为对的,都采纳,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惩罚出主意的人。
第二层意思刘邦可以看着手下人作威作福。这是阳谋,一点小的错误就赶尽杀绝,手下的人肯定不服,但刘邦可以看着他们表演,直到人神共愤的时候,刘邦再出手把等到成功以后再消灭,这也是耐心的体现。
刘邦作为了一个老人,年轻时候就比较豁达,遇事不跟自己内耗,等到起义以后更加如此。刘邦直到自己的斤两,所以他无限的相信手底下的人。
而项羽军事才能力优异,但太年轻了,有着年轻人的通病:年轻气盛,受不得一点委屈和挑唆。(相信很多年轻人看来会很不服气,包括年轻的我也一样,但时间能证明一切)在灭秦分封以后,项羽都是疲于奔命,但双拳难敌四手,项羽就在刘邦集团的挑唆下,慢慢把自己耗死了。
刘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汉朝,并在自己的地位稳定以后,逐步消灭了分封的诸侯。刘邦在晚年还杀白马与大臣定了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刘邦非常有耐心的把项羽想干的事情都干完了,只不过这个时间从公元前206年封为汉中王开始,到公元前195年“白马之盟”结束,总共11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足够把一个年轻人的耐心耗光。
耐性和从善如流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这也是刘邦能够成功最大的优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