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增速放缓,北京银行能否保住“城商行一哥”位置
老牌“城商行一哥”的转型之考正在持续。10月30日傍晚,北京银行公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17.59亿元,同比增长4.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18亿元,同比增长1.90%。不良贷款率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总资产站稳4万亿,为4.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43%。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相比上半年,北京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两大指标增速都出现放缓。今年上半年,该行营业收入355.44亿元,同比增长6.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79亿元,同比增长2.39%。需要留意的是,不论是前三季还是上半年,北京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低于营收增速,这意味其盈利能力下行,经营效率有所下降。
霍学文(图片来自网络)
执掌北京银行两年半后,这份成绩单或是“监管老兵”霍学文的重要转型之考。2022年3月,时任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出任北京银行行董事长。霍学文在北京金融局工作时间达13年。据了解,工作期间,他在完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体系、支持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促进北京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建树颇多。彼时,监管“老兵”执掌这家规模最大的地方城商行,也释放了对于“正风肃纪”和“合规内控”更多明确信号。
实际上,霍学文走马上任背后,北京银行的干部生态曾面临大考。2024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纪委工作报告,该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中提及,严肃查处了闫冰竹等市管正局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这个报告意味着,霍学文的前任、北京银行原董事长闫冰竹的落马消息,得到官方证实。
不过,在霍学文掌舵的两年多时间里,北京银行并未扭转营收增速放缓的趋势。根据历年度财报公布的数据,从2019年至2023年,北京银行分别实现营收631.29亿元、642.99亿元、662.75亿元、662.76亿元、667.1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77%、1.85%、3.07%、0.01%、0.66%,增速呈断崖式下跌,正增长背后依然存隐忧。
而对于监管体系出身的新掌门,合规内控也是霍学文重要的“表外”功课。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看到,今年以来,北京银行因违反金融监管规定而面临多次处罚。2月8日,因涉及EAST信贷业务、投资业务、理财业务数据漏报等多项违规事实,北京银行被处以罚款,罚没金额高达330万元。据南都湾财社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北京银行总计收到7张罚单,罚款累计超600万元。去年6月,北京银行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内控管理不到位”等十四项违法违规行为曾被重罚4830万元,这样“大手笔”在城商行阵营比较罕见。
如何转型破局?在今年的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霍学文携一众高管亮相。在谈及数字化转型方向时,他表示,将形成包括零售水晶球、对公水晶球、金融市场水晶球、风控水晶球、客户水晶球、科技水晶球在内的“多水晶球一体化数字化管理体系”。一时间,此番“水晶球理论”也引来关注。在这次会上,他还大谈“AI”驱动转型变革。
与监管系统出身的霍学文不同,行长杨书剑是北京银行的“老人”。从公开履历看,1997年杨书剑进入北京银行,曾任北京银行办公室副主任、人事部副总经理、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行长等职;从2018年初起,他担任北京银行行长至今。副行长王健早在1996年就加入北京银行,另一位副行长戴炜2009年加入北京银行,也是15年的“老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底,北京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同意聘任郭轶锋为副行长。这位80后“少壮派”的内部提拔,也释放更多信号。
不过,对于霍学文而言,能否从根本上扭转业绩增长颓势、实现数字化转型,还需时间来验证。但在城商行“高手林立”的当下,能否保住“一哥”位置,也许是更现实的问题。
作为参照,今年前三季度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23.03亿元,同比增长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35亿元,同比增长10.06%,总资产3.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32%;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07.53亿元,同比增长7.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07亿元,同比增长7.02%。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看到,若按资产规模排名,超4万亿资产的北京银行继续坐着城商行头把交椅,但是增速放缓,领先优势在减少。若以营收计,北京银行早已不敌江苏银行,后者成为“新一哥”,“老三”宁波银行也近在咫尺,只有毫厘之差。需要注意的是,在归母净利润指标上,目前宁波银行已实现反超。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头雁”,无论是监管老兵的“空降”,还是“少壮派”的上位,都是北京银行推进内控经营管理的重要信号。而能否保持“城商行一哥”位置,这或将成为霍学文中任上的一个“压力测试”,未来将挑战重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实习生 李梓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