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观察 发表于 2024-10-31 15:56:13

进击中的牧原丨高分红,再起舞



作者:小李飞刀,编辑:小市妹
10月29日,牧原股份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成绩单,业绩如期实现高增,现金流状况大为改善。同时,公司宣布了历史上首次季度分红,并发布了未来三年分红计划,以真金白银回馈全体股东,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业绩亮眼方显本色】
2024年前三季度,牧原营收达967.75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达104.8亿元,同比激增668.9%。拆分看,第三季度大赚96.5亿元,创下2022年四季度以来单季新高,同比激增930%。
这一亮眼成绩得益于“量价齐升”。出栏量方面,前三季度为5014万头,同比增长6.67%。猪价方面,三季度商品肥猪均价为18.89元/公斤,同比增长23%。同时,养殖成绩表现良好,截至9月,完全养殖成本已低于13.7元/kg,较年初下降2元/kg,降幅超过10%,预计年底将进一步降低至13元/kg。
牧原盈利能力也持续回升。截至9月末,毛利率为17.27%,净利率为11.62%,创近两年新高。纵观过去十年,牧原净利率伴随猪周期有所起伏,但其表现几乎都要好于竞争对手,显示出比同行更为优秀的盈利能力。


▲五家猪企净利率十年走势图,来源:Wind
此外,随着猪周期进入高景气阶段以及公司经营状况显著改善,牧原现金流日益充裕。具体来看,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达291.78亿元,同比增长336%。同时,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为193.25亿元,同比增长22.6%。除此之外,牧原还有近400亿元的未使用银行授信和债券储备额度。几项加总看,牧原可以动用的资金充沛,不存在流动性压力。
偿债能力方面,截至9月末,牧原资产负债率为58.38%,较二季度末下降3.43%,预计接下来还会下降。同时,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指标较此前均有所改善,表明牧原偿债能力得以巩固。
可见,牧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方显全球“猪王”本色。
【高分红提振信心】
牧原发布最新财报的同一天,意外宣布了历史上首次季度分红,现金分红额高达45亿元,占前三季度净利润的40%以上。
同时,牧原还披露了《未来三年(2024-2026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承诺未来三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40%。
在诸多投资者眼中,这是一份诚意满满的分红方案。
横向对比来看,据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仅有813家A股上市企业公布了三年股东回报计划并设定了最低分红率,仅占沪深京三市总数的15.5%。其中,市值超1000亿的上市公司中,仅有5家承诺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不低于30%。牧原是其中之一,这显示了公司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对股东利益的重视。
自身对比来看,2014年上市以来,牧原保持了良好的分红记录,共分红11次,累计分红金额高达185亿元,平均分红率为28%。此次将分红比例直接拉高至40%,提升幅度较大,用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


▲牧原股份历年分红金额以及支付率,来源:Wind
其实,牧原能够给出稳定可预期的分红规划,也向市场释放了强烈信号。
其一,这是公司基本面稳健和对业绩增长信心的体现。提高分红比例,实打实提升了股息率,也更容易获得中长期投资者青睐。
其二,对分红进行规划本身是公司治理水平再上台阶的有利证明,同时也是市值管理的一种武器。
除此之外,增持、回购等市值管理手段同样没有被忽视。
2023年,面对股价非理性下跌,牧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近20亿元,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子、部分董监高及核心人员自愿增持公司股票超20亿元。
2024年9月,牧原宣布回购总金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40亿元。同年10月20日,牧原披露,中信银行将为公司提供24亿元的贷款资金专项用于公司股份回购,年化利率仅2.25%。
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市值稳定,也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并向市场传递了信心。
当然,做大主业创造价值才是市值管理的第一要务,但同时通过加大分红、回购、增持,与投资者建立良好沟通机制等价值运营也很重要。这是企业迈向成熟的标志,牧原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第一性原理出发】
埃隆•马斯克在企业经营中很是推崇第一性原理,即剥离表象直达本质,再从本质出发构建解决方案。其实,牧原董事长秦英林不管是制定经营战略,或是企业管理,同样遵循这一原理。
牧原之所以能够从小型猪企逆袭成为全球最大猪企,且在资本市场获得内外资机构的重仓认可(北向资金、公募基金持有市值79亿、67亿,在A股排名靠前),正是因为公司始终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持续降低成本,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牧原将养猪全部流程进行拆解,分为饲料、种猪、健康管理以及养殖四大环节,并进一步细化为种、料、康、养、宰、舍等20个方面逐一突破,进行成本控制。
2022年,牧原提出每头猪有600元的利润空间可以挖掘,公司完全成本有望下降至11元/kg左右。彼时,这引发了广泛讨论,一些业内人士直呼不可能。
经过2年多的努力,该目标实现了一半,扣除饲料价格影响,实现了三分之一,未来在提高人效、物效、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大降本空间。


▲牧原成本挖潜空间,来源:财通证券
当然,降本并非易事,依赖于高强度的研发与创新。2018-2023年,牧原研发费用从0.91亿元增长至16.58亿元,年复合增长高达78.6%。研发人数从669人增长至6681人,年复合增速高达58.4%。今年以来,牧原继续加大研发力度。
牧原死磕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降本起到了决定性贡献。比如,在豆粕减量技术上,豆粕使用量占比从2003年的11.6%降至2023年的5.7%,比全国平均值13%低了7.3个百分点。长远目标是不使用豆粕养猪。这对于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有裨益。
按照第一性原理,降本可以拆解到各个细分环节,需要研发创新来推动。如果再度拆解,最终要回归到“人”这个最关键的驱动因素上来。
牧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安全穿越多轮猪周期,离不开掌舵人秦英林的高瞻远瞩。他曾经说过:10年前的选择,成就了今天;10年前的选择,决定企业今天的成功也决定企业今天的艰难和失败。
十年前,在秦英林的掌舵下,牧原没有人云亦云,毅然选择了重资产模式——自繁自养,从源头发力,底层突破,死磕技术创新,才有了如今牧原的市场地位。
除掌舵人领航外,牧原的第二代接班人也从基层一步步伴随公司成长到如今能够肩负重任,分布在生产建设、屠宰、人事管理等各个事业部。
整个管理团队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点,包括首席财务官高曈、肉食总裁秦牧原、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艳、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首席法务官袁合宾等。他们是牧原未来发展中的核心力量,不可或缺。
管理机制上,牧原也有自己的打法。在薪酬福利体系中,除基本工资外,还包括集团利润奖、个人创新奖、分管业务业绩奖等绩效奖励方式,秉承以利润为导向的奖励机制。当然,股权激励制度更是运行了很多年。上市以来,一共实施了3次员工持股计划和3次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累计有12000人获得激励。
除了制度和激励外,牧原还将企业文化融入管理来凝聚战斗力,提升全员主观能动性。这其实也是优秀、长青企业的鲜明特点之一。
其中,拜师文化是牧原最重要的企业文化之一。公司每年都会举行拜师大典,组织新员工拜师,给师父颁发任命证书,表彰优秀徒弟、师父。在工作中,师父言传身教,秉承“让后来人站在我们的肩上”的理念,与徒弟共同成长,成就后来人。
这种丰富的师徒文化,能让员工对公司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积极性和执行力自然与众不同。
总结来看,牧原搭建起的人才梯队与企业文化或许才是企业长足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坚实底座,未来拿下600元成本挖潜目标更有信心了,长期资本价值也正在显现。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W.By 发表于 2024-10-31 19:06:18

[哭][哭][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进击中的牧原丨高分红,再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