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张说 发表于 3 天前

直系大佬、江苏督军李纯,一夜暴亡死亡?夺权,还是情杀?

1920年10月12日夜,南京,时任江苏督军的李纯府上传出了几声枪响,等卫兵赶到时,李大帅早已躺在血泊中不省人事……
几天后,各大报纸以“江苏督军李纯忧国自杀”为题,刊登了李纯的死讯,随后公布的几封遗书似乎也佐证了这一死因:
李纯夹杂在多方利益冲突中难以斡旋,自觉有愧于国家,最终扛不住压力选择了自杀,以死谢罪。
没错,是自觉有愧于国家,然后以死谢罪。
这也是当时北洋政府承认的死因,但这个说法很难以服众,在直系内,李纯虽然是响当当的大佬,但他既没有卖国,也没有主打内战,相反,在直、皖两大军阀频繁内斗之时,李纯反而属于比较温和、倾向调解的那位。
真要论有愧于国家,乃至于以死谢罪,还轮不到他。
况且自清末以来,李纯几乎经历了诸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老袁称帝、护法运动、直皖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民国危难的程度,远胜于此,早不谢罪,晚不谢罪,偏偏这个时候,没头没尾的,也没事先发个通电,突然就没了,总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自打民国以来,坊间对于北洋官方公布的这个死法,始终是不大认可的,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民间流传最广的,李纯之死的另一个死因。
话说,李纯和妻子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便在早年间收养了一名12岁的幼女菱子,说来也巧,自从菱子来到李家后,李纯的仕途青云直上,很得北洋政府首脑的青睐。
一次李纯巡视军队,偶然碰到了一个叫毕正林的列兵,一打听,嗯,居然是天津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李大帅很喜欢这个小老乡,他总会让李纯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于是便将他专门调到自己身边调教,还找来自己的账房先生教他识字。 
这毕正林也很上道,学习处理各种事物都很快,很得李纯赏识,没过多久,他就被李纯升级为身边的副官,除了处理督军府的公务,还帮李纯处理一些李府的家庭事务。
如此一来,毕正林经常会进出李纯的后宅,也自然而然地和菱子产生了交集,一来二去,一种暧昧的情愫在两人之间产生。
两人之间的这种变化没有躲过李纯妻子的法眼,于是她便将这事儿告知李纯,李夫人觉得菱子也大了,况且男男女女的,传出去也不大好听,于是建议李纯为二人举办婚事。
李纯也乐于成人之美,于是就给俩人办了婚事。
婚后,因彼此工作的原因,小夫妻依旧住在李纯的总督府里,毕正林依旧做着他督军副官,而菱子也和婚前一样,时常侍奉在李纯妻子身边。
如果没什么意外,李纯和菱子夫妻俩将和寻常的父女一样父慈女孝顺。但是,事情却开始朝着截然不同的的方向发展。
菱子本就貌美,作为被宠爱的养女,婚前也一直对着李纯夫妻撒娇亲昵,可今时不同以往,婚后的菱子已不是当初那个羞涩的小姑娘,而是情窦初开的少妇,此时的撒娇,就变成了一种撩拨,无论是不是有意,次数多了后就引起了李纯的欲望。
我们的李大帅,此时也不过才四十余岁,怎能受得了这种诱惑,最终,本是父女关系的二人迈出了道德和伦理的束缚,勾搭在了一起。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久,总督府还是传出了李纯和菱子的一些绯闻,这些传闻也传到过毕正林这里,他自己也曾察觉不对,可自己的事业、前途,甚至生命,都掌握在李纯手里,想发作,也只能忍下去。
然而,不久后的一件事,让毕正林直面这种不堪,也让李纯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进而影响了那段民国历史!

这天清晨,毕正林被李纯派往上海办差,顺便帮夫人采办衣物。
毕正林前脚刚走,后脚李纯就进了他的婚房。
因为,按照原本的行程和安排,毕正林,至少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回来(南京到上海)。
但是该说不说,你李纯心里惦记的,不就是人家毕正林心里担心的么,所以一大早,李纯就匆匆赶往南京车站,坐上了最早的一班车,十二点之前赶到了上海,下午两点之前又办完了所有的差事,还给夫人和小媳妇采办了衣服,然后又着急忙活的坐上了返程的火车。
晚上七点,毕正林已经回到南京。
傍晚,李纯想起毕正林去了上海,以为他会被上海的灯红酒绿所蛊惑,定会在上海逗留。于是,他大胆地走进小夫妻的婚房,再次和菱子翻云覆雨。
所以,当突兀的敲门上在门外响起时,屋内的李纯二人顿时慌了。
好事儿被打断,李纯很不爽,但也无法淡定,当即就抓起衣服想找个地方躲躲,可哪有他的藏身之处呢?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带着情绪去给毕正林开门。
房门一开,两人大眼瞪小眼,
 毕正林心头一慌,又急忙向后退了两步,本能的举手敬礼,李纯窘得无话可说,只得伴着面孔,从鼻孔哼哼两声,背着手急步离去。
这下,毕正林得到了那个疑惑很久的答案,也反应过来自己这是撞枪口上了.......

李纯回了他的办公室,毕正林却依旧忐忑不安,原因也很简单:
虽然事情是对方做下的,但人家是大帅,你是个跟班,别说睡了你媳妇,就是找个理由枪毙了你,似乎也在一念之间。
纠结了小半天,他还是以汇报工作的理由,敲响了李纯办公室的房门,希望能够缓和一下气氛,只见李纯正看着报纸,脸色依旧冷淡,见李纯进来,也没有说话。
毕正林小心翼翼地汇报完了工作,正打算走时,李纯叫住了他,给了他一张字条,让他去叫军务处杨处长过来,并告诉他:事情紧急,必须马上叫他过来。
出了办公室,毕正林看着字条上自己并不认识的几行字,心里警铃大作:
军务处、事情紧急,马上过来,一连串关键字在他脑袋里碰撞。
这……,不会是要法办自己?谁叫他打搅到了李纯的好事呢,堂堂一省之督军,居然和下属的妻妾勾搭在一起,这要传出去的话.....
毕正林越想越害怕,对死亡的恐惧终究战胜了一切,他忽然转过身来,又进了李纯的办公室,朝李纯举起了枪……
于是便有了文章那一幕。
很快,听见枪声的卫兵冲进来,将毕正林摁下捆绑,事情马上被汇报给了李纯的亲信、江苏军界二号人物、时任江苏军务帮办的齐燮元。
 齐燮元和李纯妻子一合计,这种风流丑事,决不能如实公开。
堂堂一直系大佬,长江三督之首,江苏督军,居然因为和自己的养女偷情,而被其丈夫杀死,这要是传出去,大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齐燮元和李纯妻子商量过来后,叫来了熟悉李纯字迹的秘书,伪造了几封遗书,将李纯塑造成了一个貌似有抑郁症、身处政治漩涡却无法处理各方利益,又不想辜负国家民族,最终以死谢罪的悲悯形象。
以上便是坊间传闻最广的李纯死因,一个手握大权的军阀因为和自己的养女偷情,被女婿发现后死于枪杀,这样的死法也是出乎意料。
几天以后,报纸刊登重磅新闻,公布李纯死讯,两天以后的14日,齐燮元自行宣布就任江苏督军。10月15日,北洋政府令优恤李纯。
于是李纯之死,就成了开头看到的官方版本。

也有人怀疑,李纯的死其实是齐燮元一手策划的,毕竟,李纯死后,他是最大的受益者,短短一天之内就顶替了李纯的江苏督军之位,还迅速清洗李纯旧部。
更有1923年,直隶督军王承斌公开指控齐燮元“弑主篡位”。
于是,关于李纯的死因,现在就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官方说法,李纯死于压力过大导致的精神失常,自杀。
第二种,齐燮元以下克上,“弑主篡位”。
第三种,本文描述的“情杀”。
有意思的是,民间野史流传最广泛的,是第三种死法,而学界最倾向的,是第二种死法,唯独难以置信的,是第一种死法。
那么热爱历史的诸位,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探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直系大佬、江苏督军李纯,一夜暴亡死亡?夺权,还是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