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邻国再次爆发冲突!又是欧洲殖民者留下的烂摊子,溯源百年历史
我们的两个邻国又打起来了!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不仅发生了交火,导致人员伤亡,而且还引发了断水、驱离、撤员 、吊销签证等反制措施。
说起来,两个国家的对立,已经持续差不多八十年的时间了。但要是往根源上追溯,双方的冲突可是持续了上百年。追根究底,和当今世界其他许多地区的冲突一样,这里的火药桶,也是西方殖民者埋下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国的对立呢?
事情要从四百多年前说起。
当时的欧洲,正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航海潮,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潮。南亚次大陆也没有逃脱命运,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但当时的印度人,也不会甘于被殖民,最终于1857年爆发了一场震撼全国的反英大起义。
勉强镇压了起义的英国人,决定采取“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刻意扶植印度教徒的势力,利用其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进行各种各样的无事生非、挑拨离间,分化当地人的实力,并且从中渔利,让双方的分裂走上了不归路。
此后的历史进程中,虽然有甘地等人争取双方的合作,以“民族独立”为共同目标进行反殖民奋斗,但最终这个理想还是没能实现,双方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重。
全印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发现,印度教徒主导的国大党在制定宪法时,始终回避保护少数派权益的条款。1930年他在阿拉哈巴德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两个民族理论",认为穆斯林需要独立的生存空间,这就是今天巴基斯坦这个国家概念的最初理论。
1946年8月16日,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爆发为巨大的冲突,成千上万的穆斯林涌向加尔各答市区,声援成立巴基斯坦。集会变成了骚乱,并进而演变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一场大残杀。短短3天的时间,就有超过5000人丧生。
至此,“印巴分治”走上了不可回头的单程路。
二战后虚弱的英国决定撤离印度,但交接权力的过程充满暴力。末代总督蒙巴顿提出的分治方案,将英属印度按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巴基斯坦,印度教占多数的地区归印度。
但属于两国之间还有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的克什米尔地区,其归属问题没有得到明确解决,成为持续至今的争端源头。
克什米尔地区当时的情况复杂:人口中77%是穆斯林,但统治者是印度教徒哈里·辛格大君。分治后,该地区部族武装爆发冲突,辛格大君选择加入印度,导致印巴双方直接交火。
1947年8月15日午夜,当尼赫鲁宣布印度独立时,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教武装已经开始屠杀穆斯林村民。官方统计显示,分治期间至少有100万人丧生,1400万平民被迫迁徙,实际数字可能更比这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为了减少冲突和人员的伤亡,世界各国也曾经进行过不懈的努力。
1949年,联合国针对克什米尔地区调解划定停火线,印度控制南部和中部,面积约9.4万平方公里,占52.5%;巴基斯坦控制北部,面积约8.6万平方公里。这条实际控制线,至今仍是全球军事化程度最高的边界之一。
1947至1971年间,印巴爆发三次全面战争——
第一次战争(1947-1948)围绕克什米尔展开,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万。
第二次战争(1965)因印度在库奇兰恩地区修建军事设施引发。
第三次战争(1971)导致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损失近15万平方公里领土。三次战争共造成约80万军民伤亡。
两国之间的冲突,不仅局限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夺,还有另外两个方面,那就是难民财产处理和河水资源的分享。
如果大家关注到了最近的动态就会注意到,这一次冲突中,河水成为了一大关键点。
印度河流域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其中60%在巴基斯坦境内。分治将六条主要河流切割,其中东三河(拉维、比阿斯、萨特莱杰)划归印度控制,西三河(印度河、杰赫勒姆、奇纳布)划归巴基斯坦。
这种划分使巴基斯坦瞬间失去63%的灌溉水源(1947年数据),上游也控制在印度手中,旁遮普粮仓面临干旱危机。印度则在1951年启动"东河开发计划",在拉维河上游修建马多普尔水坝,导致下游巴方农田供水减少42%。
印度河的水资源,对于这两个农业大国来说都是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随着双方人口的不断增加,矛盾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严重,冲突风险也越来越高。1952年世界银行介入调解,经过8年谈判,双方于1960年签订《印度河用水条约》,算是按下了这个问题。
但也只是暂时。
前不久,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斯里宣布,印度将暂停执行印巴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以报复巴基斯坦。
要知道,即便是1965年和1971年的两次战争爆发时,印度也没有过这样的举动,可见这一次的报复力度之大。
根据2022年的数据,巴基斯坦农业用水缺口达32%。尽管该国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隐患,但效果还是有限。世界银行的预测表明,至2040年,印巴在印度河流域的水冲突风险将上升至"极高"等级,这意味着双方针对水资源的争夺,有可能还会升级。
所有这些冲突,直接埋下火药桶的原因就在于当初的“印巴分治”。
如果仅仅以两国建立的时间作为印巴冲突的起点,那么这段历史持续的时间就是差不多八十年。要是按照两派教徒的分裂来划分,那就是一百多年的时间。而两派教徒的矛盾又是英国殖民者挑起的,按照这个时间点计算的话,那就是几百年前就埋下火药桶了。
你可能觉得四百多年前,英国殖民者还没想到要分而治之。但纵观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对立乃至战争,其中很多都和西方殖民者有关,你还会认为他们能置身事外吗?
如果没有当时的殖民潮,今天的世界不知会省去多少冲突! [加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