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重提二战援中历史,暗示中国,别忘了苏联的“恩情”
2025年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俄罗斯一些专家开始频繁提及二战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历史。2025年4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在致论坛贺信中表示,当年的战斗情谊和互助传统,为当代俄中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段表态看似是对中俄历史友谊的回顾,但实际上或许暗含着俄罗斯对中国的某种期待。这段历史确实值得铭记。二战期间,苏联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伸出了援手,不仅提供了经济支持,还派遣军事人员和装备,甚至在北方战场牵制了日本关东军。俄方此时重提旧事,既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现实的呼唤。在俄乌冲突接近尾声、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的背景下,这种呼唤显得尤为微妙。
苏联曾是中国抗战的“及时雨”
二战期间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中俄关系史上的重要一页。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孤立无援,而苏联成为第一个向中国提供实质性支持的国家。这种援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支持。1938年至1939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三笔总额为2.5亿美元的贷款。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急需的武器装备,包括飞机、坦克和弹药。这些装备在中国军队的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苏联制造的伊-16战斗机,成为中国空军的重要支柱。
其次是军事援助。苏联不仅提供武器,还派遣了大量飞行员、坦克教官和军事顾问到中国,直接参与抗日战争。据统计,苏联飞行员在中国战场击落了数百架日军飞机,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战斗经验。此外,苏联的军事顾问帮助中国培训了大批军事人才,为中国的长期抗战奠定了基础。
最后是战略牵制。苏联在北方战场直接牵制了日本的军事力量。1938年的哈桑湖冲突和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苏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迫使日本战略上转向南进,而非北侵。这种牵制为中国战场减轻了压力,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苏联在中国抗战最困难时期的援助,确实让中国受益匪浅。这段历史不仅是两国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的见证,也成为中俄友谊的重要基础。
俄专家为何在2025年重提旧事?
俄方此时重提二战时期的“恩情”,显然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俄乌冲突虽已接近尾声,但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未解除。俄罗斯国内经济遭受重创,基础设施亟待重建,能源出口渠道需要调整,金融体系也面临修复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迫切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而中国无疑是最有能力且最愿意与俄罗斯保持合作的国家。
通过重提历史,俄方试图唤起中国的情感认同,以推动双方在经济、科技、能源等领域展开更紧密的合作。这种表态既是一种情感召唤,也是一种外交铺垫。但中国的回应必须在尊重历史与维护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中俄合作的现实与边界
近年来,中俄关系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两国始终保持了“非盟友”的灵活关系。这种关系基于互利共赢,而非情感驱动。
中俄在能源、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例如,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已经成为两国能源合作的重要象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达到2448.19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开发吸引了大量中国投资,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然而,中国始终坚持不结盟的原则。中俄虽然是重要的战略伙伴,但中国在面对复杂的国际格局时,始终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中国需要避免被任何单一方向牵制,确保自身的全球战略不受影响。
结语
俄专家重提二战时期的旧事,既是一份温暖的历史记忆,也是一份微妙的现实考题。面对这张“人情账”,中国需要的不仅是感恩,更是智慧和冷静。尊重历史是中国的传统,但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更需要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理性回应俄罗斯的期待。
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在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基础上,找到平衡点。两国只有在互利共赢的框架下,才能实现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历史是座桥梁,但未来还需要智慧铺设道路。 秃子和苏联勾结,把本属于中国的外蒙古分裂出去了 中国🇨🇳人心里清楚,什么时候把侵占中国🇨🇳的几百万平方土地归还再说 如果不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胜利了,东北三省许多地方和海参崴一样了 苏联的恩情?1965年我们勒紧裤腰带还的国债早就还清了,别想对我们讹诈! 八国联军,俄国割我疆土最多,这“恩情”我们要不要“忘记”? 抗战时候:崔可夫任苏联驻华使馆武官。69年任苏国防部长助理(中将军衔),属于"鹰"派,主张用核弹头攻击中国156个大中城市!(此派为首的:防长格列奇科元帅) 二战中,有数万名华人加入苏军,参加了对德日两国法西斯的战争,这份恩情大鹅咋不提了?? 武汉的解放公园就有苏联空军烈士墓。当年在武汉与日军的空战中牺牲了几十名苏军飞行员其中不乏大队长等高军衔的烈士。 中苏关系一直很铁,由此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俄罗斯(前苏联)对中国的帮助都是很大的,中国人最讲究知恩图报,现在俄罗斯也是遇到困难了,二国之间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当然赫鲁晓夫上台期间破坏了中苏友好关系,那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段插曲。中俄是邻居,建立长期的睦邻友好关系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