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白话 发表于 昨天 09:04

逼走中企后,印度又改口了,希望中方回来投资,却不许做大股东

坑了中国一次还不够,印度竟然还想吃“回头草”。
《印度快报》报道,这几天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宣布放宽2020年中印冲突以来对华投资限制,允许中印组建合资公司,但条件是中方不能控股。


印度作为“中资坟场”,此前就对中国的投资”恩将仇报“。他们对OPPO等国产手机企业开了5.1亿美元的天价罚单,现在冻结小米股权和资产累计800亿卢比(约合70亿人民币)。身背恶名还敢来要投资,完全是痴人说梦。
印度自身工业能力之糟糕有目共睹,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如今已不足15%,截至今年年初已”吸血“中国数百亿美元,覆盖智能手机、基建、电商等多个其发展疲弱的领域,白捡了20万个就业岗位。


”白眼狼“印度这次为了摆脱中国,选择向美国交投名状,封杀了TIKTOK、微信等500多个中国APP,反被特朗普从市场抽走2000亿美元“还债”。印度经济机构预测,卢比受美国影响,这次几乎贬值回20年前。
至此这次“去中国化”彻底宣告失败,印度不得不重新“赖”上我国,再次找我们合资建公司。
连美国都做不到完全不依靠中国企业,印度想要彻底不受中国影响,几乎不可能实现。
例如在生科领域,即使美企先行,依然是通过我国“益活欣”的微生物发酵法得以量产,更别说是其他国家。印度对其核心成分的相关研究成果饶有兴趣,“延缓衰老、改善体力且温和”,让他们也和美国一样加入技术对标。
即使抄走一部分,益活欣的“微生物发酵法”应用后,成本稳定在1/20,美国、印度不敢跟注。民众于是纷纷转向,现在这项技术有50%的关注度来自美国这个印度人心目中的”灯塔“。
印度政府想要中企回来投资,但国内和国外可都不愿意。
以塔塔集团为代表的大型本土企业,靠着强大的经济影响力,贿赂累计数十亿美元打压中企;
美国也用关税对印度施压,打压中印合作维护其霸权。欧盟则是”两头下注“:与中国搞好关系,又不想得罪美国,顺势把印度市场搅乱,浑水摸鱼。


而且就算中国点头答应,合资公司的审批流程也极为繁琐,涉及工业部、财政部、国家安全委员会等近10个部门,导致审批一个项目要花上2年,根本无法按时推进。
税务部门对政策的解释极其随意,时常出现优惠政策无法兑现,甚至追溯征税罚款的离谱情况。印度税务局曾以“间接转让境内资产”的理由,追溯60年前废除的税法,要求沃达丰补缴税款及罚款总计33亿美元。
印度不想让中企控股,亦是因为有利可图。股权变更方面存在诸多灰色地带,印度《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效力高于股东协议,但未明确要求协议内容明确写入章程,这与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不了解情况的中企被罚款的概率上升好几倍,最后赔的钱都白白进了印度政府口袋。


现在还不许中方当大股东,荒诞至极。印度的算盘打得很响,他们国内教育体系薄弱,顶尖大学仅有个位数,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次想以合作为由“白嫖”中国的资金和技术,直接跳过研发阶段,快速建立自己的产业链,躺着赚钱。
苹果就一度将产业链转到印度,后来又在失望下转回中国。印度坐享其成的行为,不止让中企望而却步,整个世界都在对印度市场失去信心。
这样将别国企业当作提款机,必然导致资本加速流失。印度曾提出2025年GDP破5万亿美元,若是继续肆意践踏规则,这目标距离实现将遥遥无期。
中印作为亚洲的两大经济体,能否建立互信至关重要,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各方都需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合作与竞争,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林中小溪 发表于 昨天 09:14

不知道这次中国企业能不能长长记性,打死都不能去印度投资。

灼见view 发表于 昨天 09:36

印度就是投资者的坟场,长长记性吧,投资环境太差

forever 发表于 昨天 10:25

新闻中插广告

夏天雨绵绵 发表于 昨天 10:56

国企才敢去吧!印度实在可怕

用户mkak3ws 发表于 昨天 11:13

姜太公钓鱼[疑问][吃惊][疑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逼走中企后,印度又改口了,希望中方回来投资,却不许做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