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月决断?以史为鉴 当前如何“断决”呢?
步入4月,当前A股市场分化特征显著。板块轮动节奏加快,资金配置分歧加剧,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中颇具影响力的“四月决断”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作为A股独特的时间窗口,4月不仅涵盖上市公司业绩披露的集中检验,还涉及政策落地成效的实践验证,更需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全面审视。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往往成为全年投资主线明朗化的关键节点。以史为鉴,2025年4月,面对市场尚存的不确定性,“四月决断”将如何演绎?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其中机遇?一、四月决断的核心逻辑
众所周知,四月决断是A股市场特有的日历效应,其本质是市场从“预期驱动”向 “基本面验证”的切换。这一现象核心逻辑在于:
[*]政策定调完成。两会后政策框架落地,财政与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市场需验证政策实效。而4月之后,两会(3月)及政治局会议(4月)明确全年经济政策方向,例如财政赤字率、货币宽松力度等;
[*]业绩检验开启和结束。4月是年报和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微观企业盈利数据为市场提供基本面锚点;
[*]宏观数据悉数落地。一季度的GDP、PMI等关键指标公布,经济复苏强度将得到量化验证(如2025年3月制造业 PMI达50.5%,连续两个月扩张);
[*]风格切换窗口:市场从年初的“主题炒作”转向“基本面验证”,例如小盘成长股向大盘价值股的风格转换。
过去十年,4月与全年市场涨跌方向的一致性高达80%,因此被视为全年投资的重要分水岭。而除了涨跌方向和大盘的一致性之外,历史数据显示,四月市场风格呈现显著特征:大盘价值指数(如沪深 300)上涨概率超60%,消费、金融板块超额收益明显,而小盘成长风格(如中证 1000)平均下跌1.5%。
二、以史为镜,四月决断的关键影响因素
1、 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共振
2015年牛市冲刺:4月央行降准降息叠加“互联网 +”政策,创业板单月上涨22.38%,“一路一带”主题推动基建股爆发。
2018年贸易战冲击: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引发市场恐慌,上证指数4月下跌10.3%,科技板块跌幅超15%。
2020年疫情反转:4月PMI回升至 50.8%,政策加码新基建,半导体、医疗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2、业绩验证与风格切换
2016年供给侧改革:PPI回升带动周期股盈利改善,煤炭、钢铁板块4月涨幅超10%。
2021年碳中和主线:新能源产业链业绩爆发,光伏、锂电池板块单月涨幅超20%,消费白马抱团瓦解。
3、外部环境与资金流动
2019年外资回流:MSCI扩容落地,北向资金4月净流入602 亿元,消费龙头获集中配置。
2022年地缘冲突:俄乌战争推升通胀预期,能源、黄金板块逆势上涨,成长股回调。
历史总结:1、过去10年中,4月基本面驱动的胜率显著高于主题交易;2、行业轮动方面,政策敏感型行业和业绩高确定性板块常成为主线。
三、2025年四月决断将如何“断决”?
1、宏观环境:中美博弈与政策发力。一方面,海外美国关税影响。2025年4月2日美国对华加征对等关税,但历史数据显示,2018年关税加征期间我国经济数据未显著走弱,当前政策对冲或缓解冲击;另一方面,国内经济韧性。2月PMI重回荣枯线上方,3月延续扩张区间,并且这一数据创下去年3月以来的新高;
2. 企业盈利:核心资产与科技周期共振
根据华金证券的盈利预测:据相关机构模型测算,在宏观经济增速目标5%,政策制定CPI目标2%的背景下,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大途径预测,预计2025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万得全A指数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83%、10.85%、8.47%,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95%,基本面增长情况较乐观。
此外,科技方面,科技产业突破。华为2024年净利润增长20%,AI 算力需求激增,国产芯片、机器人等领域业绩验证将决定科技主线持续性。
3.、资金与估值
流动性宽松:央行指出,货币政策有足够空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同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加大货币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促进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
估值有修复空间: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市盈率最高,为160.99倍;创业板、深证A股市盈率分别为56.60倍、36.90倍。上证A股、沪深300的市盈率较低,分别为14.34倍、12.38倍。而市净率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市净率最高,为3.95倍;创业板、深证A股市净率分别为3.41、2.31倍。沪深300、上证A股的市净率较低,均为1.33倍。整体看,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仍有修复的空间。
3、风险因素。一方面,关税风险发酵。美国对华加征10%-20% 关税预期升温,出口依赖型行业(如电子、机械)承压,内需驱动板块更具韧性;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节奏延后、美股调整下的波动风险;此外,AI应用落地速度,相关盈利是否符合预期。而地产链修复进度依旧存疑;
整体看,海外不确定性增加下,4月市场仍有诸多不确定性。不过,国内基本面稳步修复以及政策持续发力下,随着流动性相对的宽松,市场中期向好趋势有望延续。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机会,或是当月市场关注的焦点。
总结:
2025年的“四月决断”将围绕“基本面韧性”与“政策对冲”展开,市场风格或向大盘价值与业绩确定性倾斜。投资者需紧盯市场三大信号:
1、业绩验证:重点跟踪科技龙头一季报净利润增速是否超预期。
2、政策增量:关注四月政治局会议对地产、消费的进一步部署。
3、外资动向:外资若持续流入,消费与科技龙头或迎来估值提升。
在此基础上,建议均衡配置,聚焦三大主线:一是顺周期板块。经济复苏验证(基建、制造业投资高增)+ 政策催化(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二是继续关注调整后的科技成长板块,AI产业趋势(算力、端侧应用)+ 国产替代(半导体设备);此外,跟踪高股息资产。尤其是无风险利率下行以及市场稳定盈利需求提升下,关注银行、电力、红利指数ETF等。 按上证指数统计,没什么参考意义 铁底三千跌不破,钢顶六千够不着... 下跌途中歇歇脚,明天继续调整 ,,,[哭笑][哭笑][哭笑] 川普明天要挥大棒子,我就想知道明天我们大A会怎么走? 决断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没方向 除了牛市那几年,有几年是有表现的?足以说明接下来的几个月真的难 感觉降准降息就快来了,关税落地,肯定好不了,降准降息推出就是看准的时机了。 跌是主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