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买了,多家美国牛肉厂被踢出“白名单”后,对华出口量几乎为零
中美贸易战的余波仍在持续,而最新的摩擦点则聚焦在牛肉贸易领域。中国暂停进口美国牛肉,多家美国牛肉厂商因出口资格未通过审核,于3月16日后被踢出了中国的“白名单”。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几乎为零,仅为54吨。前一周的销量也很低,仅为192吨。
这一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了中美两国的贸易流向,还揭示出贸易战中经济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
美国牛肉为何失去中国市场?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规定,进口肉类的境外企业需定期更新注册信息,以确保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然而,多家美国牛肉厂商的注册信息因“超期”失效,未能通过审核。
这导致相关企业失去对华出口资格,中国买家也因此停止向美国供应商下单。
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20日,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量仅为54吨,而此前通常维持在数千吨的月均水平。
消息一出,美国相关行业震惊不已,因为这一出口骤降几乎可以解读为“暂停”。
这不只是简单的贸易技术问题,更是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一次经济反制。
中国暂停进口的原因:经济与政治的双重考量
中国暂停进口美国牛肉的背后,显然不仅仅是食品安全审查的问题,而是中美贸易战中的一环。
分析来看,这一举措更像是一种定向策略,其目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第一,经济压力的传导。
牛肉在美国主要产区,如得克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等地,是重要的农业出口商品。
这些州多为共和党票仓,也是特朗普支持率的关键来源。
限制牛肉进口,不仅直接打击这些州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影响选民对特朗普及其贸易政策的支持。
这种策略将贸易压力转化为国内政治压力,迫使特朗普政府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
第二,供应链的替代性。
美国牛肉并非不可或缺。
近年来,中国从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进口牛肉比例大幅上升。
相比之下,美国牛肉仅占一小部分。
中国还与这些国家签署了长期采购协议,供应链稳定性高。
这意味着暂停进口美国牛肉,中国可以轻松找到替代品,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显著冲击。
美国牛肉行业的压力与农民的不满
对美国牛肉厂商来说,失去中国市场无异于重创。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额达25亿美元,占到中国肉类进口总量的9%,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出口受阻,企业将面临库存积压、价格下跌以及利润大幅缩水的连锁反应。
更大的问题在于农业经济的连带影响。
从饲料供应到生产加工链条,美国的农民已在多轮贸易战中承受了沉重压力。
他们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仅未能带来预期收益,反而让农业州成为贸易战中最大的牺牲品。
这种经济损失进一步削弱了特朗普政府在关键票仓的支持率。
中国市场的调整与全球牛肉格局变化
暂停进口美国牛肉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有限。
近年来,中国已加速推进进口渠道的多元化,阿根廷、巴西等国的牛肉供应稳定且价格竞争力强。
此外,俄罗斯也成为中国牛肉进口的新兴来源。
数据显示,俄罗斯对华肉类出口量近年来增长迅速,成为中国市场的重要补充。
这种调整不仅反映了中国市场的韧性,也显示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灵活布局。
这一举措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战略意图,即通过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削弱美国的经济制衡能力,同时为中美贸易脱钩可能带来的长期风险做准备。
中美贸易争端的持续与未来展望
暂停进口美国牛肉只是中美贸易战中的一个缩影,但其影响远超牛肉行业本身。
从经济角度看,这场争端加速了中美之间的经济脱钩,尤其是在农产品领域。
从政治角度看,出口受阻导致美国农民的不满情绪加剧,这对特朗普政府的选举支持率构成了潜在威胁。
未来,中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板块的矛盾可能进一步深化。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的替代性和多元化策略将持续推进;而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如何恢复中国市场将是牛肉厂商和农业州选民的共同呼声。
无论如何,这场贸易战的激烈程度并未减弱,而是以更加隐蔽与复杂的形式延续。
在全球化与“脱钩”之间,中美之间的博弈仍将是决定全球经济走向的重要变量。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厂商遭重击:对华出口量几乎降至0》 最多也就20多亿美元,没有就没有吧! 就应该这样! 米圣卢拉的牛肉吃不完呀吃不完~~ 福成股份,我只说一次 没啥大用处,德州已经是共和党的铁票仓了 中国美贸易战 打到最后 能绝交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