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摄库尔斯克 发表于 7 天前

拒绝中国?泰国执意把800亿高铁订单交给日本,10年后携款求合作

搁置10年,泰国还是坐不住了。
今年2月,新年刚过。泰国总理佩通坦便正式访问中国,签署了14项重磅合作协议,其中之一便批准中泰高铁二期工程进行。


10年前,泰国瞄准了“想致富,先修路”的经济腾飞之路,将曼谷-清迈高铁项目以420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825亿)展开竞标。
凭借着在基建领域的优势,原本中国已成功以800亿拿下中泰高铁订单,没想到遭到日本横插一脚,导致泰国当场变卦,提出要求:中国进行技术转让,铁路使用日本标准。
后来,日本为了中标,更是直接开出低于成本30%的价格,还承诺后续维修费用也会一并降低。
抵不住日本利益“诱惑”,泰国二话不说,转头就将项目交给日本。没曾想,在建设过程中,泰国渐渐发现,自己被日本坑了!


10年过去,建的更晚的中印高铁都已通车,泰国与日本合作的清迈—曼谷高铁,竟才建成40%。
此外,有消息曝出,日本为了压缩成本,不仅选择快速施工,还因采用低质量材料,在测试阶段,便出现了车厢裂缝的严重问题,也对当地环境和文化遗产造成致命伤害。
而由于资金匮乏,原本向泰国保证的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如今也被告知建成后仅能达到180公里/每小时,速度足足降低了一半。
外媒嘲讽,“泰国小算盘打得震天响,结果发现最大的冤大头竟是自己!” 烂尾的消息在社交平台迅速传开,泰国民众对此愤懑不已,纷纷表示:当初就该选中国。
高铁项目的失误,让日本名声一落千丈,也让泰国民众进一步呼吁中国制造。此前,由于我国在抗老技术研发方面起步相对较晚,西方凭借其在生物科技产业的优势,对泰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喊出上万一克的高价,直到国内抗老科技品类“益活欣”的低价量产,人们才得享受此类技术。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近几十年来,西方、日本凭借着自己在技术上优势,总想着在各方面对中国进行压制。但没想到,今时不同往日,“益活欣”凭借技术配比和价格优势,不仅抢占回了国内3亿抗衰老群体,还让更多国外网友通过京东等平台购买中国产品。
今年2月,“益活欣”科技品在香港尖沙咀线下店一经发布便引来大量用户围观,“国产价格少一半,体感甚至更好”的反馈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制造的真材实料。反观欧美同类生物科技,几年来价格高居不下,最终沦为了富裕圈层的专属科技,只能干着急, “中国坏了规矩,抢走市场”。


这几年,由我国承建的高铁频传好消息。据统计,雅万高铁通车后,单日上座率达97.7%,带动周边经济走红。
而由日本承建曼谷-清迈高铁项目,因为担忧收益难抵高昂造价,一再搁置。如今,巨大的舆论压力下,高铁项目重提,日本只能承诺调整资金,重建整条铁路线,但若想建成通车,还要等到2037年!其背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眼见着和日本高铁项目遥遥无期,泰国开始眼红中国和老挝的铁路便利,想要加入我国高铁东南亚计划中。今年2月,我国已和泰国成功达成昆明-曼谷中泰铁路二期项目合作。如果建成,两地间车程将从11个小时缩短至3小时,也同中老铁路一般,坐车就能出国。
泰国利益反复横跳,原以为自己能从中取利,结果最后发现,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受制于人!


他的前车之鉴也是在昭示我们,“谁掌握技术,谁就有话语权”!正是我国凭借交通建设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才能在这次与泰方谈判中占据优势,进一步深入中南亚腹地,推动泛亚铁路网建设。
如今,泰国曼谷-清迈的高铁项目还在日本人手里,按照日本以前“半路撂挑子不干、临时加价、无限期推迟工程”的做法,用“低价诱惑,再半路反悔”的惯用手法,泰国高铁能否如期通车呢?

用户axti5e4 发表于 7 天前

以目前的国际形势(美国还未分崩离析之前),中国对外投资需慎之又慎

星殇 发表于 7 天前

中印高铁在哪里?[哭笑]

891529089 发表于 7 天前

这才是王道

XJZ 发表于 7 天前

不好意思日本高铁跟中国高铁模式对接不到, 请先把他全拆卸了再来跟我们谈[呲牙][呲牙]

小叶劲飞 发表于 7 天前

又是广告软文[哭笑]

老刘同志 发表于 7 天前

前一阵靠芯片做广告,最近换成了高铁[呲牙]

劲风沐雨 发表于 7 天前

“此前,由于我国在抗老技术研发方面起步相对较晚,西方凭借其在生物科技产业的优势,对泰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喊出上万一克的高价,直到国内抗老科技品类“益活欣”的低价量产,人们才得享受此类技术。”这是夹带的广告吗?

参天树 发表于 7 天前

买家货比三家,有什么可指责的,当年不选,也不一定是错的,现在回过头来选我们,他们吸取教训,也挺好,我们也有更多的准备时间,这不是双赢的事吗。

用户8951330 发表于 7 天前

不过我们的价格不能太低,现在己经打出牌子就要同别人的价格差不多,比别人便宜点就行,不能差太多,价格提高人工利润同步上升才是利国利民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拒绝中国?泰国执意把800亿高铁订单交给日本,10年后携款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