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风云起 发表于 2024-11-1 10:35:20

2018年,乌克兰出口国宝级发动机给中国,为何俄专家要泼冷水?

2018年,一则关于乌克兰将“国宝级”航空发动机D-18T的技术转让给我国的消息传出,瞬间成为国际焦点。
这项合作本该为乌克兰带来经济收益,缓解其国内的经济压力。

然而,面对中乌之间的合作,美国和俄罗斯却一反常态,显得“紧张不安”,纷纷对该合作泼冷水,甚至试图阻止交易的进行。
这背后的原因,并不只是表面上的国际交易,而是关乎美俄对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崛起的担忧与制约。
美俄的全球航空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一直以来,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几乎掌握在美俄等少数国家手中。
美国的波音公司、欧洲的空客以及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在全球航空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尤其在民用和军用航空发动机方面,西方国家长期垄断着核心技术,形成了对其他国家的技术壁垒。
这不仅保障了其在航空领域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赋予了它们在地缘政治上对他国进行技术“卡脖子”的能力。

我国的C919大飞机项目正是为了打破这种技术壁垒,试图在全球民航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2017年,我国C919大飞机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民用大飞机的研发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然而,由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难度极大,我国的C919在最初仍需使用欧美国家的发动机,这也让项目进展充满风险。
只要欧美国家愿意,便可随时通过技术手段对我国进行制约。
因此,自主研发高端航空发动机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然而,研发一款性能稳定、推力强劲的航空发动机绝非易事。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着手进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发展道路异常艰辛。
因此,当乌克兰向我国伸出“技术援助”的橄榄枝时,美俄的担忧随之而来。
乌克兰“国宝级”发动机技术缘何引起轩然大波

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一直以来被称为“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其掌握的D-18T发动机技术曾是苏联航空工业的骄傲。
这款发动机在苏联时期为安-225运输机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至今保持着全球多项纪录。
然而,随着乌克兰在2014年经历了俄乌冲突,失去了俄罗斯这一主要客户后,马达西奇公司的经营情况每况愈下,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
而我国正好在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方面存在技术短板,这次合作对中乌双方来说可谓是双赢。

2018年,乌克兰在“一带一路”峰会结束后,派遣第一副总理库比夫访华,随后便与我国天骄航空公司展开接触,这标志着D-18T发动机技术转让的计划已提上议程。
这一决定不仅让我国航空领域看到突破的希望,也让美俄感到极大威胁。
美国极力施压,背后的意图何在?

美国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害怕我国通过引进D-18T技术加速自主研发,从而挑战其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地位;另一方面,美国对我国技术实力的提升充满顾虑,认为这可能威胁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
因此,美国不仅对乌克兰施加经济制裁,还用尽外交手段试图阻止此次交易。

特别是在C919大飞机项目中,我国若能彻底摆脱对欧美发动机的依赖,甚至实现出口,势必会在国际市场上与波音和空客展开竞争,进而打破其在民航领域的垄断。
这种竞争无疑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因为它不仅关乎经济利益,还涉及到美方对全球航空工业的技术掌控。
俄罗斯的复杂心态

俄罗斯在此事上的立场也颇为微妙。
作为马达西奇的最大客户之一,俄乌关系破裂后,俄罗斯不得不在国内重建其航空发动机生产链,但其进展并不顺利。
如果我国成功引入并掌握D-18T发动机技术,未来俄罗斯可能失去对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出口份额,这对俄罗斯的航空工业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另一方面,D-18T发动机虽在苏联时期被誉为“国宝级”,但事实上其性能在当今的技术标准下已有所落后。
例如,这款发动机的设计寿命仅有1500小时,相较于现代航空发动机显得逊色不少。
此外,由于乌克兰多年来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D-18T已停产近10年,生产线的维护和升级极其困难。
因此,俄罗斯专家公开泼冷水,称这次交易对我国帮助有限,但背后实际上是对失去技术依赖市场的担忧。
技术差距与战略机遇

尽管美俄对中乌合作抱有戒心,但我国对引进D-18T发动机技术的决心却十分坚定。
我国深知,在短期内实现完全自主的高端航空发动机研发依然面临诸多挑战,D-18T的“三转子”设计在理论上对我国的技术积累具有重大价值。
此类技术的掌握不仅能助力我国在现有发动机领域的研发进展,还可能帮助我们在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占据有利位置。

于是,我国斥资200亿元从乌克兰引入D-18T技术及相关生产设备,并通过天骄航空公司向马达西奇提供了2.5亿美元的长期低息贷款。
这笔投资不仅为我国带来了急需的技术经验,更是一次打破美俄技术封锁的尝试。
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如今,我国在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方面已有显著进展。
C919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民航飞机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C919仍需要更高性能、寿命更长的国产发动机。
通过对D-18T技术的引入与消化,未来我国有望在CJ1000系列发动机上实现更大进展。
CJ1000发动机涡前温度已达到1950K,使用寿命更是延长至3000-5000小时,与国际顶尖技术水平接轨。

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自主研发不仅关乎经济收益,更是我国在全球技术格局中的重要筹码。
随着未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若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将彻底摆脱美俄的技术束缚,建立起真正的科技自主能力。
中乌合作的启示与前瞻

中乌航空发动机技术合作给我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然而更深层的启示在于:技术的追赶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未雨绸缪,稳步推进。
当前,美俄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地位依然稳固,我国虽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实现真正的技术独立仍需时日。

未来,我国是否能够真正打破美俄的技术壁垒,逐步实现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全球领先?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条自主研发的道路上,我国不会轻易止步。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w晋 发表于 2024-11-1 11:02:11

我想知道,如果中国真的成功引进并掌握了D-18T发动机技术,这对全球航空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会不会真的打破现有的格局?

dyj 发表于 2024-11-1 11:28:23

D18T是巨型涡扇发动机,用于安124和安225这样的巨型运输机。中国运20已经大批量生产,下一步一定是要开发安124那样的巨型运输机。这个D18T就是必不可少。而且可以变型开发超大功率的燃气轮机,用来推动航母。民航机基本不会用D18T,除非中国给深度改进。民航发动机最早是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最先进。六十年代英国经济危机,大批专家被美国高薪挖走,于是美国的通用动力和普拉特惠特尼后来居上,成为最先进发动机制造商。苏联/俄国发动机一直无法进入国际主流。中国现在正厚积薄发,特别是吸收引进乌克兰马达西奇的技术,若干年后必然成为航发新的一极。罗罗已经衰败,普惠也大不如前。中国航发大有作为。

虎骨木瓜 发表于 2024-11-1 12:12:11

中俄友谊无止境合作无上限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不是盟友胜于盟友

w晋 发表于 2024-11-1 12:19:52

近些年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能突飞猛进除了我们科研人员努力外,乌克兰以及俄罗斯这方面人才引进起了很大的助攻作用。

吾心依旧 发表于 2024-11-1 12:41:15

中国知道美西方卡自己,还筹着C919让他们发证,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中国要有手段:一要拿出C919的关键部件,航发及关键系统;二要卡对方,不发适航证,美航司的波音飞机不要通航中国。

保时捷男 发表于 2024-11-1 13:24:57

还好够远见,提前买断!不然俄乌战争这一对的发动机生产设备绝对被炸毁,包括那艘乌克兰🇺🇦的航空母舰[哈哈]

用户ixxa6v3 发表于 2024-11-1 13:29:11

不反对谁投资。。。

枯荷听雨 发表于 2024-11-1 13:38:11

俄罗斯就见不得咱们好。

用户3877281 发表于 2024-11-1 15:14:42

烏克兰在航空犮动机及航母的领域无意间帮了我国的忙,应当看到这方靣的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年,乌克兰出口国宝级发动机给中国,为何俄专家要泼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