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给普通人化债,银行疯狂发钱,消费贷是一盘大棋
我断言,今天中国电动车、家电、手机肯定迎来销售高峰。这是因为,国家在慷慨发钱,首次对普通人敞开腰包。消费贷新政,又猛又快,这几十年来用药最狠的一次。这可不是P2P,不是裸条,而是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是几大国有银行全员出动。3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一则答记者问中提到,已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
10天之后,政策落地。上次银行行动这么迅速的时候,还是08年金融危机。在今年两会上,国家金监局局长李云泽在部长通道说,要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延长消费贷款期限。
现在政策大礼包,超出想象。个人消费贷金额上限从30万提到50万,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上限从20万提到30万。个人消费贷的期限从不超过5年,延长到不超过7年。比如招商有银行的闪电贷,贷款30万,年化利率只有2.58%。也就是说,这30万,一年的使用成本,不到1万块。
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银行,齐齐对老百姓开放。我敢说,这是建国之后,你能从国有大银行获得最大额度,最低利率的消费贷了。空前绝后,之前不会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一辈子一次的机会,我们赶上了。
要知道,目前国家多次降低房贷利率,现在也还有3.6%,哪怕公积金房贷,也是2.85%。有大聪明就说了,这么低利率的贷款,我置换房贷可不可以,来回一捯饬,1个点就省出来了。比如买城投债或者股票,只要赚到5个点以上,7年妥妥套利10万块。
当然,理论上,银行是能够监控消费贷流向的。去买车买表了,是去还债了,还是去炒股了,银行是门儿清。
有一个知乎问答说,根据我行后台观察,消费贷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违规使用,用途最多的是还其他机构的贷款,占一半以上。
消费贷你还真拿来消费,你是傻还是当我们傻?有一个高赞评论说,这是国家在替普通人化债。
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是困难时期,地方政府积累了一屁股债,个人也积累了一屁股债。去年开始,中央通过债务置换,地方政府的利息降低了,债务展期了,包袱放下了。地方政府可以轻装上阵了,但个人还背着债呢。
两年前国家给个人消费贷,期限三年,但消费贷到期了,钱没赚到,个人咋办?这不,国家出手,再给你消费贷,额度提高,利率降低。你拿现在的钱,去换之前的贷,相当于国家给你个人也化债了。实际上,金监局的通知,也有“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这一条。这就是监管部门对个人开绿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钱反正在你手里了,你拿来做什么,只要不是违法犯罪,监管部门才懒得管。站在更高的位置,思考更大的格局,才能明白国家这次出手的意义。
经济放缓,是地方政府债务高,家庭房贷高,个人负债高,造成不敢花钱。财政部出手,给地方政府化债10万亿;人民银行出手,把存量房贷利率降低;金监局出手,提高个人消费贷,为个人化债。
这样地方政府才有钱去搞基建投资,家庭才会去买房子,个人才敢上杠杆花钱买车买家电。这样钱才能流动起来,整个经济链条才能盘活。国家煞费苦心,下这盘大棋,你看懂了吗?
还放贷款啊,目前是老百姓没收入,哪来的消费,这样大规模的消费贷,就是又割了一批人啊,等后期还贷是只能当最苦的牛马,关键是提高收入才能改变消费,真正放开市场,政府机构太庞大臃肿,这个衙门管点事,那个衙门管点事,管的太多录取,那还有市场,经济哪能腾飞,没有提高收入,咋消费 现在信用好怕没有多少了,除了那些不需要贷款得人这部分占比很少。现在相当于在没有鱼的鱼池放下鱼食或者在鱼食丰富得鱼池放下鱼食,没多大作用。 政府要是真心为百姓化债,就应该降低政府欠款,弱化地方平台公司职能,把项目真正落实到中小微企业,而不是全部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就四川来说,很多中央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9成9以上都进了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左手倒右手,即便是有中小微企业参与了,也很难收到钱。项目进地方平台公司就去填之前的烂账,美其名曰统筹资金!我们2023年做的项目,100万左右,每次只是付5万,10万,目前2年了,才付了50%,另外一个项目,由地方平台公司当业主(中央专项资金)380万左右,项目做完至今只付了30万,我相信我们不是个例,很多很多中小微企业,就是这么被活活拖死,贷款什么的更困难的套路一大堆!其实中央政策是好的,最关键的还是地方执行情况,资金要真的落实到老百姓兜里、中小微企业手里,那才是真的。也只有这样,钱才能流动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促进消费,提升经济的作用!个人拙见,不喜勿喷[哈哈] 我试了,几个大银行都不通过,说没有住房公积金,我月入一万,不过公司只交了社保,没有交公积金。所以我享受不到低息贷款,以此为准,全国又有多少真正需要的人,能享受这政策,而高净人群,谁又需要这点钱,是不是又在银行系统空转的政策? 20岁-55岁,正常社会中流砥柱的劳动力,除开国企员工,政府部门员工,社会上那一批富人,其余的10个人中,最起码,3个人信用有问题,还有3个人,信用有瑕疵,还有2-3个人背负的贷款极大,也就是十个人正儿八经信用没问题,没有债务压力,最多那么一两个。看看怎么借,借给谁。 都降薪了,家庭收入少了20%左右,银行不是善堂不会发钱,借钱要还的,国家也不会化债,过度消费让普通人欠更多的债,做人还是要守住本心,赚5千花4千存1千,积少成多,健康消费快乐生活。 提振股市才是出路,可能有人说,谁还有钱炒股。问题在于老百姓赚钱的机会必须有。即使炒股人才赚,毕竟钱在流动,在循环。看看老美就是反应快,它已割了一大把。我们呢还在举棋不定。尽管滞后也还是有希望的。经济这东西官僚不得,要流动、流量的. 我可以借,但我不敢借,1.借了不知道干什么,肯定不能傻傻的消费,但不确定什么投资能赚钱2. 最大的原因我42了,天天担心公司裁员,我不确定后面还能不能再找到和现在差不多收入的工作,如果失业后收入明显下降甚至为0,拿什么还今天借的贷款。上有老下有小,还欠着小100万的房贷,离退休还有20年,不敢想[哭笑] 国家能出手为百姓化掉不良银行抽贷及高利贷的不合理利息,为老百姓化掉自疫情以来产生的逾期征信报告,解决百姓私企个体商户真正创业需求而受征信报告影响而融不到资金,能化解此问题中国经济立马就能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