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指引来了,为行业明确边界
因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熟人添加为联系人,熟人借贷逾期后被各种骚扰,这是大家现在都很熟悉的现代都市病,这一荒诞现状有望改观。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该指引出台同时还将废止去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体现了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有助于避免行业内的标准混乱和执行困难。
这一国家级规范的出台填补了贷后催收环节长期存在的规范空白,标志着贷后催收行业迈向规范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是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发布的指引,强调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指引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在处理债务人相关个人信息时,应制定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标准、政策和流程。此外,还规定了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联系人沟通时,不得透露债务人的逾期欠款金额、欠款时间等敏感信息。这些规定对于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指引强调,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不应向联系人催收。向担保人等连带责任人催收应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协议约定为限。这一规定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骚扰和纠纷,保护债务人及其联系人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还有,该指引明确了金融机构在贷后催收风险控制中的主体责任。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个人网络消费信贷业务,全面、客观评估借款人的风险指数。同时,金融机构应在贷款合同或服务协议中对与催收相关的关键信息进行突出标识,提醒借款人认真阅读。互联网金融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贷款的源头仍然来自合法持牌金融机构,对于这些正规金融机构来说,贷后催收风险控制主体责任重如泰山,而不能往外一推了之,甚至助纣为虐。
同时,指引还规定了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联系人沟通时应遵循的规范和礼仪,如不得使用恐吓、威胁等手段进行催收等。这些规定如果能执行到位,催收行业将告别“社会人”形象。部分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如果不愿意改正,可能要面临再就业。当然,行业自律管理之外,部分消费者也要提高对贷后催收业务的认知度和配合度,贷款只“撸”不还,甚至以不还贷为荣,也并非一条能走得长远的正道。
文|桂林路 任意放贷,再为催收保驾护航,让无力偿还的人雪上加霜,之前被打倒的地主蒙受不白之冤[哭笑] 还在保护网贷催收吗? 千万不要相信催收,如果真贷了还不起了,明确表示法院解决。因为网贷就是诈骗 俄罗斯外交部透露了普京总统刚刚签署的新法规。普京总统刚刚签署的新法规规定:乌克兰被俄军解放地区的民众,都可以不用归还之前从乌克兰银行发放的所有贷款!换言之,被解放地区的民众不用再归还乌克兰银行的贷款! 暴力催收马上就要被这些玩意干合法了 必须严管监控网贷,严禁暴力催收,严禁泄露个人隐私,严禁联系第三方亲人朋友[奋斗] 能執行到位才是好事,加油[奋斗] 网贷害了一代人 实话实说 网贷就是新社会的黑恶势力,要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