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看世界 发表于 2025-3-10 11:46:41

印度迎来125年来最热2月,农业减产70%,工厂倒闭潮要来了?

今年印度的夏天,似乎来得格外早了一些。对于印度的农民和企业主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天气的变化,更是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
数据显示,今年2月,印度经历了125年来最热的2月,冬季的提前结束直接冲击了农产品的收成和工厂的生产计划,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席卷整个经济体系。
在印度西北部的卢迪亚纳市,尼廷·戈尔(Nitin Goel)家族经营着一家服装厂,专门生产冬季服饰,如夹克、毛衣和卫衣。然而,随着冬天的缩短,他不得不调整生产策略。“我们现在改做T恤,而不是毛衣了,因为冬天越来越短。”他无奈地说,“过去五年,我们的销售额减少了一半,今年更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
更糟糕的是,服装零售商们的采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他们会按订单采购货物,但现在,他们更倾向于“售后退货”模式——卖不掉的货物会直接退回厂家,这意味着所有的风险都由生产商承担。戈尔的工厂不得不降低价格、提供更多折扣来吸引客户,即便如此,销量依然低迷,一些同行甚至已经关门歇业。


高温冲击农业,芒果减产七成

天气的不稳定不仅影响了纺织业,农业也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印度西部的德夫加德镇,广受欢迎的阿方索芒果产量大幅下降。“今年的产量可能只有正常水平的30%。”当地果农维贾达·乔希(Vidyadhar Joshi)忧心忡忡地说道。
阿方索芒果因其甜美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深受市场喜爱,尤其是出口市场。但由于持续的高温和干旱,今年印度的芒果主产区——赖加德、辛杜杜尔格和拉特纳吉里——的产量普遍偏低。乔希表示,由于天气异常,他不得不增加灌溉和化肥的投入,但收成依然不乐观,许多果园甚至提前解雇了来自尼泊尔的季节性劳工,因为根本没有多少果子可采。
除了芒果,印度的冬季作物也受到冲击。小麦、鹰嘴豆和油菜的生长周期因高温被打乱,收成情况令人担忧。尽管印度农业部长乐观地预测今年小麦将迎来丰收,但独立专家们却持谨慎态度。
2022年的热浪已经导致小麦减产15%到25%,而今年的天气状况很可能重蹈覆辙。如果粮食供应受影响,印度这个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可能不得不依赖高价进口,甚至可能会继续执行2022年开始的小麦出口禁令。
水资源告急,食品价格面临压力

经济学家们还对高温带来的水资源短缺感到忧虑。印度北部的水库蓄水量已降至库容的28%,相比去年的37%大幅下降。如果情况持续恶化,果蔬种植和乳制品行业将首当其冲。事实上,部分地区的牛奶产量已经减少了15%。
水资源短缺可能进一步推高食品价格。印度的通胀率虽然在最近几个月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印度央行此前的目标是将通胀控制在4%,但如果食品价格因气候变化飙升,这一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食品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削弱印度的经济增长。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的GDP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消费,而农村经济正受到农业产量下降的冲击。如果农民收入下降,消费能力减弱,那么整个市场的需求也会受到拖累。
气候变化的长期威胁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印度环境与能源智库(CEEW)的研究,印度75%的地区已成为“极端气候事件高发区”,其中40%更是呈现出“气候反转趋势”——原本多雨的地区变得干旱,而过去的干旱区则出现更频繁的洪水。
全球气候组织“气候透明度”(Climate Transparency)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30年,印度因高温带来的劳动力损失可能达到每日5.8%的工作时长,经济损失高达159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4%。这意味着,若不采取积极措施,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受到长期的负面影响。
如何应对高温危机?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印度急需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同时推广农业保险,为农民提供更多保障。此外,种植模式也需要调整,例如选择更耐热、耐旱的作物,以降低天气异常带来的风险。
目前,一些智库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始研究更科学的农作物种植时间表,通过结合气候模型来优化农作物的种植周期,以提升收成。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修复和扩建灌溉系统,也被认为是缓解农业危机的重要手段。
印度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气候变化的威胁正在逐步显现。从纺织业到农业,再到整体经济增长,高温、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冲击已无处不在。如果政府和企业不尽快采取行动,未来几年,印度不仅会面临经济放缓的风险,更可能会因食品短缺和通胀问题,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
可以说,如今的印度,正处于经济发展和气候挑战的赛跑中。而这场赛跑,已经刻不容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度迎来125年来最热2月,农业减产70%,工厂倒闭潮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