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试“充公”俄3000亿,法国议会吵翻天,普京警告:敢动手试试?
3月12日,法国国民议会就加强对乌克兰支持的决议案展开审议,焦点之一是如何处置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这一问题已在欧洲政坛引发巨大争议,主张没收的声音日益高涨,而法国政府及部分议员则对此保持谨慎,担忧其可能引发的法律与经济风险。与此同时,基辅刚刚接受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建议,战争形势出现微妙变化,而欧盟对乌援助的持续性也成为各国政府的难题。
3000亿欧元的俄罗斯资产,如今成了欧盟眼中的“救命稻草”,但这笔财富真的能随意瓜分?如果真动手,欧盟是否能承受俄罗斯的报复?
法国国民议会
冻结≠没收,法国议会内部意见分裂
法国国民议会的决议案呼吁欧盟、北约及“其他盟国”加大对乌克兰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支持,同时涉及乌克兰加入欧盟、欧盟是否应完全停止进口俄天然气,以及法国是否应派遣维和部队等敏感议题。然而,争议最大的还是被冻结的俄资产问题。
目前,俄罗斯被冻结在欧洲的资产总额约2350亿欧元,其中大部分存放在比利时的Euroclear清算系统中。法国政府态度谨慎,认为应仅动用这些资产所产生的利息支持乌克兰,而不是直接没收。财政部长隆巴德警告,若欧盟擅自充公这些资产,将破坏欧洲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动摇欧元的国际地位。
然而,包括前总理阿塔尔在内的多名议员则主张直接没收这笔资产,并将其用于加强欧洲防务。独立议员、提案报告人洛朗·马佐里引用“习惯国际法”支持此举,认为在战争背景下,针对敌对国的反制措施可以合法化。
但中间派议员埃尔旺·巴拉南特则持相反态度:“俄罗斯也冻结了我们的资产,我们不应在这个问题上耍小聪明。”这一观点得到了极右翼“国民联盟”和极左翼“不屈法兰西”的支持,他们反对没收资产,并要求删除决议案中关于“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表述。
欧盟敢“抢”俄3000亿?后果比战争更可怕
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是西方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实施的“史诗级”经济战举措。但冻结≠没收,国际法对主权资产的保护极其严格。如果欧盟执意充公这笔钱,等于向全球投资者发出一个危险信号——“只要我们不喜欢你,随时可以抢你的钱”。
这种做法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导致外资大规模撤离欧洲。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已明确警告,若欧盟擅自处置这笔资产,欧元的国际信用将受到严重打击,而欧元本就面临国际市场份额下降的问题——自2010年以来,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从26%降至20%,再来这么一出,恐怕只会加速资本逃离。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并非孤立无援。中国、印度、海湾国家等都对西方此类经济掠夺行径高度警惕。如果欧盟带头开这个“恶例”,全球其他国家是否还能放心将外汇储备存放在欧美金融机构?今天欧盟能动俄罗斯的资产,明天是否也能动中国、沙特,甚至是自己的盟友?
普京亮明底线:敢动手,就别怪我不客气
莫斯科的俄罗斯中央银行总部
面对西方步步紧逼,克里姆林宫已明确发出警告——如果欧盟胆敢没收俄罗斯央行资产,俄罗斯将毫不犹豫地冻结甚至充公在俄的欧洲企业资产。
尽管制裁不断升级,法国道达尔、德国西门子、意大利依尼等欧洲跨国巨头仍深耕俄罗斯市场,其在俄投资总额远超3000亿欧元。一旦莫斯科启动报复性反制,这些企业的损失恐怕将比被冻结的俄资产更为惨重。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反击不止于此。能源供应将成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莫斯科完全可以进一步收紧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加剧本已脆弱的能源危机。与此同时,贸易战的升级也将成为选项,俄方若对欧盟国家实施新一轮贸易壁垒和关税报复,必将拖累欧洲经济复苏。而在金融战线上,俄罗斯可能联合金砖国家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削弱西方金融霸权,撼动欧元和美元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这一连串反制手段对欧洲而言,每一项都可能成为难以承受之重,甚至比俄乌战争本身带来的冲击更为严峻。在这场博弈中,究竟是欧盟敢率先迈出危险一步,还是俄罗斯的威慑将让欧洲裹足不前?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
乌克兰危机:3000亿能解决燃眉之急?
即便欧盟最终决定没收这笔钱,乌克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乌克兰战争已经进入第三年,仅2024年的军费和经济援助需求就超过1000亿美元,而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即便全部充公,也只能勉强支撑乌克兰三年左右。更关键的是,这笔钱不会一夜之间变现,法律程序的拖延将让乌克兰短期内难以受益。而如果战争长期化,欧洲自身经济也将被拖垮,通胀、失业、能源短缺等问题会愈发恶化。
欧盟如今陷入两难境地——不拿这笔钱,乌克兰的财政缺口无法填补;真要下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后果。
更现实的做法或许是继续“冻结”这笔钱,既能对俄罗斯形成经济压力,又能避免破坏欧洲金融市场的稳定。但问题在于,美国的政策已开始转向,特朗普回归白宫后可能大幅削减对乌克兰的援助,而欧洲自身的防务开支却在不断上升。
这意味着,欧盟的“拖字诀”还能维持多久?如果乌克兰战争继续延烧,欧洲的耐心还能撑多久?
可以肯定的是,没收俄罗斯资产绝不仅仅是3000亿欧元的问题,它涉及欧盟的金融信誉、国际投资者的信心,甚至可能改变全球金融格局。如果欧盟真敢迈出这一步,后果恐怕远超它的预期。
欧盟会不会最终冒险走上这条钢丝?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 库尔斯克之前是泽连斯基的筹码,现在情况反转了,司机一句轻描淡写,请问被围困的那些乌克兰精锐部队士兵的性命该由谁负责?就算俄乌达成共识,实现30天临时停火协议,普大帝能让被俄军包围在库尔斯克的那些乌克兰精锐部队士兵大摇大摆的离开?让他们回去养精蓄锐,然后卷土重来?现在的战场态势完全不一样了,筹码不在乌克兰手里。所以小国不要随便选边站队,乌克兰人民选出这样的总统,真的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站在美国星条旗下光环中的泽连斯基,你看他笑容灿烂,光彩照人,俨然一副国际大政客的派头,上演了乌克兰千年等一世的救世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难怪美乌从天上掉下一个30天停火,原来是乌军被包围了,就如普京讲的不是投降就是消灭,那来的司机说的任务完成从库尔斯克撤军,就看普京能否给懂王面子绕了这三千官兵,看来懂王虽恢复了美俄谈判,屁股还是坐在了司机这边。 客观地说乌军在霍克斯克的行动已经失败,剩下的乌军面临被彻底消灭的危险,泽连斯基总统应该是看到这一点,说任务已经完成,虽说是托词,但是现在撤退应该是明智的,能保留一些乌军的生命。就算无法撤退,该让乌军投降还是让他们投降。不要让士兵做无谓的牺牲! 听听演员对俄乌战争的戏词儿吧,乌军在库尔斯克的任务完成了,撤出了,接下来是否也就可以说,乌军取得了全面胜利,可以停火了……唉,演员就是演员。美欧第一个从戏中走回到现实中的人,看来就是那位不靠谱先生了,因为靠谱的人群还沉浸在戏中。 泽连斯基敢于同两个大国之间火中取粟成效甚微我不仅为你的胆识而点赞不以成败论英雄[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小国与大国叫板后果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乌克兰的国威已经达到见好就收胜败乃兵家常事留下几千万火种播撒后世如果意气用事战到一兵一卒网留千古骂名 停火,实际是为美乌争取谈判时间,拖延为美乌军用物资补充提供时间条件 真正能解决俄乌问题的只有双方之间的和平谈判,任何第三方介入,只会图谋利益,所以还是双方坐下来谈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乌克兰将国之不国或民族倒霉。北约自身都快解体了,你非指望哪个名存实亡的组织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