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约谈美企,明确指出中企不做“背锅侠”
最近,沃尔玛这家美国零售巨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事情是这样的:在特朗普政府祭出对华加税操作后,沃尔玛决定把这个“关税大礼包”丢给中国供应商,要求他们大幅降价,目的很简单,抵消因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然而,这一招并没有那么顺利地奏效,因为中国供应商们集体表示:并不接受这一要求。并且沃尔玛也受到了中国商务部等部门的约谈。(特朗普)
沃尔玛要求中国的供应商降价,尤其是厨具和服装这些行业的伙伴,被要求在每次关税调整中降低10%的价格。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于本就利润微薄的许多供应商来说,这几乎是在说:“请为我们免费工作。”这些供应商们直接表示,如果降价幅度超过2%到3%,他们将面临亏损风险,质量也难以保证。
(沃尔玛)
一直以来,沃尔玛凭借其庞大的采购量在谈判桌上总是能占据上风。这家零售巨头的逻辑很简单:我能提供巨大的市场,供应商降点价也没什么问题。但这次不同的是,这种巨大的降价压力已经拉响了警报,很多供应商严重担心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盈亏,还可能损及长期的商业关系。
在这场谈判中,沃尔玛选择与各个供应商单独商议,看来是一场“声东击西”的策略。但这种行动对供应商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他们必须各自面对自己可能承担的降价幅度要求,谈判的压力陡然上升。有些供应商甚至开始考虑调整生产策略,例如从越南等其他国家采购部分零部件,以降低成本。然而,这种改变也非易事,因为任何供应链的调整都可能带来产品质量或供货时间上的新问题。
(美国消费者)
这场纷争其实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缩影。分析人士认为,沃尔玛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违反商业合同,一旦双方闹僵,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也让人担心供应链断裂的风险。而且,如果真的撕破脸皮,美国消费者最终也不会是赢家,毕竟商品涨价没人愿意接盘。
在这样的背景下,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美国政府的单边加税政策,逼得企业只能“内斗求生”。这种做法简直是一种“双输”的买卖,中美企业都是受害者。唯有通过积极的对话、友好的谈判,才能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共同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挑战。如果沃尔玛执意如此,等待它的不仅仅是商务部的再次约谈,或许还有失去众多合作伙伴的风险。
(商务部)
总的来说,沃尔玛试图将危机转嫁给中国的供应商,这是我们绝对不可能接受的,中企不是“背锅侠”,沃尔玛应该擦亮双眼,特朗普的加税措施才是罪魁祸首,如果还要对我们的企业提出不合理要求,那下次应该就不只是被商务部约谈这么简单了。
页:
[1]